阅读的本质不是看,而是倾听。
要让儿童热爱语文,最好的方法,是向儿童揭示语文的美丽——听见封存在文字里的好听的声音。
一年级是带领学生找到文字的韵律之美,培养语感的关键期,不容错过。
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的一个简单方法:听一听一个孩子不经练习地朗读一篇陌生的文章,看他是否有语感,大致就可以知道他的语文能力了。
《去年的树》过于悲伤,不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
温馨的故事,可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安全和可以居住的——在此前提之下,我们才可能期待孩子对世界抱有热爱的心。
我们期待儿童将来能有的,可以直面丑陋黑暗的勇气,以及为美好而战的力量,只能源于对世界的信心——而这信心,只能来自童年,懵懵懂懂的童年。
是什么使孩子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和灵敏的感悟能力?阅读,是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使孩子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和灵敏的感悟能力,使孩子体验并把握了符号世界(也即现实世界)的完整性、统一性。
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指出和纠正错误有时候是没有用的。要紧的是竭尽全力,让孩子对于美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当孩子对美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些看似难以克服的痼疾,真的可以不治而愈。
随笔: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自然的过程,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方式,很多时候在教育中都是行不通的。比如一个孩子什么事情做不好,教师和家长越盯着他的缺点,他越对自己没信心,越紧张,越做不好。一个孩子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除了上课时的提醒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学习他喜欢的东西,来提高他的注意集中时间和注意力品质,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在其他的方面也会慢慢把这种注意能力运用起来。一个孩子读课文总是磕磕巴巴,语感特别差,让他读十遍也没有大的进步,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引导他去接触、阅读一些他喜欢的儿童故事、儿歌等,通过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语感自然能在这些阅读过程中提高,而流利地读出课文早已不是什么难题了。
朗读的快乐,就在朗读本身,就在此在,就在流淌于朗读时光的纯净忘我的快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生长,更是幸福和快乐。
罗素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拥有幸福的人生。”
蒙台梭利认为“理智的沉静”是幼儿教师必背的优秀品质。
有时候,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剥夺了孩子体验的快乐。工作的价值,在于形成具有丰富精神的个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经历一种精神成长的体验。
当儿童的心理生活升华的时候,他们自愿地拒绝这些无用的外在的乐趣。
那种珍视内在的、沉静的幸福,轻视奖励与展示的品质,大约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定力、尊严和——贵族气吧。
与“日有所诵”相辅相成的,是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平和而润泽的连续性。
背诵不是最终目的,比背诵更重要的,是学会享受唐诗。享受唐诗美好的意境,享受唐诗好听的声音。同样是发生,背诵需要的是动脑,朗读需要的是虚心——是忘记背诵的沉浸。
应该把全副精力一心用于使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时绝对重要的。于是随着现在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未来,未来也就被照顾到了。(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只要坚守信念,梦想到达的地方,足迹终将到达。
人是一点点长大,世界是一点点变化。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的魅力,全在一个“慢”字。如果突变随时发生,如果世界成了化学试验场,如果发展成了模式表演赛,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通过教学,师生一起就现实世界、就学生的生活境况,进行联系、审视和思考——无论这种联系、审视和思考多么幼稚,但它自有其无可比拟的珍贵价值:它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气息、个人的意义和现实世界律动的节奏,它使学生因学习而更加热爱生命。
站在台上,你就是学生眼中的语文,就是该力求让自己成为学生眼中的高山——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一切富有生机的教育,都是双向的。
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的神话——这时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机遇与努力并重——生活原本如此,世界原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