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文章来源: 谢佩芳 上传时间 :2013-04-06 23:27:50 点击:次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今天我认真听了张红老师的“高效课堂”竞赛课“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总的感受这是一节经过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的课。从老师的课件准备到学生的各个年份的年历卡的准备,都体现了张老师对这节课的重视。从问题情境开始,到学生自主探究,直到找到规律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张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学会用歌诀、拳头记大月、小月的方法;熟记每个月的天数;初步知道置闰的根据;学会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最后还知道了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有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听完课后,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设计情境导入才是高效的。
众所周知新授课前的情境导入设计无非是三个意图:第一,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第二,为探究铺设台阶或分散新授的难点;第三,通过复习,由旧引新。张老师的课设计的是“问题”情境导入,即“有一个抢劫犯拿着1971年2月29日出生的身份证出境时,立刻被警察抓住了,问‘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样直接以问题情境开始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但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这个目标并未达到。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三个:第一,这个情境是为了迎合教学需要“伪造”的;第二,看似有趣的情境,但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知识范围;第三,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数学的两条教学原则来分析,一条是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原则;一条是数学的严谨性与教学的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逐步抽象演化出来的,只有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只有在遵循这两条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设计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课堂所需要的。
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让学生“把爸爸、妈妈的生日圈出来”。根据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生日普遍不了解的现象进行教育:爸爸、妈妈把我们哺养长大,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体贴爸爸、妈妈,孝敬长辈。不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同学回家后问清他们的生日,在日历上圈出来。小学教育无论是什么学科,都是要为每个孩子一生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不但包括智能,还包括情感、意志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联系学生日常行为实际进行“做人”教育,这样孝敬父母,关心别人的传统美德就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渗入到每个纯洁的心灵之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持之以恒,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一节课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或以后再为,本是教学的自然之道,你的课堂,你做主。”最后引用这段话作为共勉。
今天我认真听了张红老师的“高效课堂”竞赛课“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总的感受这是一节经过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的课。从老师的课件准备到学生的各个年份的年历卡的准备,都体现了张老师对这节课的重视。从问题情境开始,到学生自主探究,直到找到规律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张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学会用歌诀、拳头记大月、小月的方法;熟记每个月的天数;初步知道置闰的根据;学会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最后还知道了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有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听完课后,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设计情境导入才是高效的。
众所周知新授课前的情境导入设计无非是三个意图:第一,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第二,为探究铺设台阶或分散新授的难点;第三,通过复习,由旧引新。张老师的课设计的是“问题”情境导入,即“有一个抢劫犯拿着1971年2月29日出生的身份证出境时,立刻被警察抓住了,问‘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样直接以问题情境开始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但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这个目标并未达到。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三个:第一,这个情境是为了迎合教学需要“伪造”的;第二,看似有趣的情境,但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知识范围;第三,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数学的两条教学原则来分析,一条是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原则;一条是数学的严谨性与教学的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逐步抽象演化出来的,只有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只有在遵循这两条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设计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课堂所需要的。
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让学生“把爸爸、妈妈的生日圈出来”。根据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生日普遍不了解的现象进行教育:爸爸、妈妈把我们哺养长大,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体贴爸爸、妈妈,孝敬长辈。不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同学回家后问清他们的生日,在日历上圈出来。小学教育无论是什么学科,都是要为每个孩子一生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不但包括智能,还包括情感、意志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联系学生日常行为实际进行“做人”教育,这样孝敬父母,关心别人的传统美德就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渗入到每个纯洁的心灵之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持之以恒,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一节课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或以后再为,本是教学的自然之道,你的课堂,你做主。”最后引用这段话作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