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丽川
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将于去年5月1日起施行。 新《职业教育法》取得的重大突破引人期待:取消高中毕业后一般就业分流,将让更多人进入普通中学,减少义务教育的“介入”; 明确专科职业教育,中考后补报会有更多志愿选择; 编写专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
其中,“取消小学毕业后一般转业”无疑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 《职业教育法》时隔26年首次修订,将“取消小学毕业后一般转业”作为重要规定。 除了解决实际矛盾的必要外,也是大力推进“有尊严的职业教育”。
“初中毕业分流一般工作”的新政策始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项新政策的实施初期,效果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普及了小学教育,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通过“中技”培训体系的高效运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弥补技能的不足。 人才差距。 当时,专科是“金字招牌”,是很多中学生报考志愿的首选。 可以转移户口普职分流是什么意思,可以承包分配,更何况它对农村尖子生的吸引力。 很多地方的录取分数线甚至低于省重点中学。
但随着相应的“优势”不复存在,中等职业中学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从学生资源、师资、就业前景等方面来看,中等职业中学的情况大不如前。 尽管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硬件和软件略有改善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与职业高中相比,仍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上班已经成为很多中学生的最后选择。 这对儿子和中学都不利。 有的孩子在工作中“放飞自我”,有的学校管理不善,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风波,导致“职校学风差”成为很多人的固有印象。 职业学校招生难,极大地困扰了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
本来,“初中毕业后普遍转岗”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职业教育。 但现实中,它已经成为很多地方解决入学难的“法宝”,并逐渐成为强制性的。 “普工5:5”分流已成普遍事实。 社会恐惧因此得以缓解。 很多人为无法摆脱之前工作的命运而唏嘘、唏嘘。 笔者的儿子几年前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分流,是否“上岸”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影响,长期留在他们的心里和生活经历中。 不仅如此,肉眼可见的“危机”引发了“中考重于中考”的压力,义务教育的“介入”程度舞台已经爆炸了。 中学生的课业和心理负担加倍,是“双减”效应的无形消耗。 只要“一考分开”、“半数上职中”的现状不变,小学生乃至中学生就很难真正让心灵得到休息,真正融入到幸福之中教育和扫盲教育。
“初中毕业后一般工作分流”作为“命运杠杆”的存在是不公平的。 其“一刀切”的属性,将原本可以进入职校的儿子推上了中学,失去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 众多中学生选择权的事实上被破坏,使得“因材施教”的愿望变得模糊、过早地“代”女儿们的职业规划和道路,学校被迫面对“差生效应”。 这些情况是非常有害的。
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8.243万人,2020年毕业48.487万人,这意味着近100万中等职业中学生未能顺利完成学业,过早步入社会。 这些现实令人心碎和不安。
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脆弱。 他们普遍缺乏职业规划的能力,当巨大的落差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往往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因此,呼吁“调整分流比例”、“延迟分流”的声音不绝于耳。
然而,机械响应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新《职业教育法》似乎提出了根本解决之道:义务教育后不同阶段因地制宜,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变“中考分流”为“协调发展”,直击问题或矛盾的“命运”,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方向。
职高与将军高原并不是一对“敌人”,而是相辅相成、和谐共进,这是题外话。 人为制造的“分流困境”措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在尊重个人选择权的基础上,职业教育应被赋予魅力和尊严。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确实始于职业教育本身缺乏魅力,而社会上客观、局部地存在着对在校学生就业歧视的现象,也让在校学生缺乏“尊严”。
全面完整的职业教育,丰富多元化的教育版图,吸引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而踏入学校,从而获得更好、更实际的改变人生的机会,刻不容缓。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亚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日本闻名世界的蓝领现象,是由发达、有尊严的职业教育造就的。
统计显示,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率将达到48%,技能蓝领工人缺口将高达300万人。 在制造业高档化和“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这个数据是悲惨的。 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毋庸置疑的。 其真正加码的点在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建立产教融合的办学体系”。
就目前的规划而言,我们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打破上升通道的“天花板”,建设和扩大专科职业教育范围,让孩子们真正在职业领域学到东西。教育和终身受益普职分流是什么意思,因此更具竞争力和自豪感。
笔者今年实地考察了南京当地的一些学校,亲眼目睹了一些职业中学生精细化、个性化的培养成果。 据报道,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主任、厅长邓云峰表示,2021年四川省高考,已有295万人达到职高线,没有选择报考上的是普通中学,却选择了职业中学。 事实表明,学校吸引力的提升绝不是“不可能”,而是人为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庞大工程,但只要我们从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的高度,坚定“协调发展”的决心,稳步推进职业教育进步,就一定能够改变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教育逐步进入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