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一段难忘的岁月
——追忆我在桥黄中学任职的两年半
我是1979年初调任桥黄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职务的。当时“四人帮”倒台还不到三年,桥黄中学作为“xxx”中远近闻名的“重灾区”,xxx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很多。县委领导经过慎重研究,认为我经过“南征北战”,在全县每个重点学校都担任过领导职务,又有在文教局工作的经验,到黄中去工作,是个合适的人选。
县委与我谈话时,对黄中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务必尽快xxx,提高教学质量;务必使这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重新放出光彩。
肩负领导的重托,深感任重而道远,我决定立即来桥黄中学走马上任。我向陪同前来的文教局、宣传部、县领导和黄中的老师们表示:要以“桥黄决战”的精神,做好桥黄中学的工作。
(一)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
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大力整顿,事业在召唤我们xxx。经过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弄清了在当时诸多复杂的矛盾中,教与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教师队伍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
首先,从抓教学入手,透过教学,去发现和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把三尺讲台当作检验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工作态度以及政治、知识水平的阵地,并以全面深入的听课为突破口,把握整个学校工作的命脉。
(1)普遍听课。我在进校后的第一个月,所有教师的课都听了一遍,我和副校长z同志,各听了70多个课时。同时分头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听取反映,然后集中上下两头的意见,对全体教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情况摸得清,问题就抓得准,解决问题时也就能有的放矢。
(2)有目的地听课。我曾集中时间,连续三天听了一位老师的课。第一次听课,我就发现他未曾备课。他见我没吭声,心存侥幸,又不听朋友劝告,仍不备课。不料我又连续听了他两天的课,他彻底露馅了。事后,他很后悔,感到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训。
(3)听比较课。即分别听一个平行班几位老师所教的同一篇课文,进行比较。如《糊涂僧判断糊涂案》这篇课文,我听了20多节课,做了一次小结,表扬了有关同志,指出了不足之处,大家非常佩服。
(4)组织听研讨课。为提高写作课质量,我发动语文组教师搞了一次“阅读——写作——批改——评讲”一条龙的研讨试验。先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接着做一篇同样体裁的作文,选出其中一篇,在课堂上让学生集体修改,然后由教师讲明主导意见,再让学生写作一次,教师再评讲。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解决学生写作无话说,作后只看评分、不研究改笔的毛病。承担这项任务的闾福康同志做得很到位,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5)巡视式听课。上课时沿着教室前的走廊巡视,检查教与学的情况,看有无缺席、迟到现象,纪律、秩序如何,上课态度是否认真等等,对教师、学生都起到一定的“警示”和促进作用。
另外我还布置各教研组确定专题,一人开课大家听,普遍开展教研活动。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不仅对全校的师资质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思想教育,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学上来。那些工作责任心不强的人,也有了“招架”、“畏惧”之心。学校教学秩序很快转入正轨。
第二,思想建设是业务工作的保障
针对黄中当时派性未除、人心不齐的状况,组织大家反复学习《遵循周总理遗愿,纪念周总理》《团结起来向前看》等文章,联系实际,开展讨论。讨论中,大家回忆到学校在“xxx”前团结一致、工作蒸蒸日上的情况,联系当前人心涣散、纪律松弛,升学率低迷的现状,深感有损桥黄老区的形象,有愧老区人民对我们的期望。讨论后,又组织大会发言交流,大家统一了认识,一致表示不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
当时全校有教职工80多人,思想表现各异,这就要求思想工作必须过细。我在普遍接触、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先后和30多个教工促膝谈心,对几个思想障碍较大的同志还进行了重点走访。有一个为以前的工调而留有怨气的外语教师,年刚40,就准备辞职回家踏三轮车。我和他几次谈心,最后一次在他家院子里谈到深夜10点多钟,我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他终于被我的诚意所感动,当即表态,愿意排除杂念,积极工作。从此以后,该同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家中有人生病住院,他也不肯请假,与以前判若两人。
为了做好有影响的关键人的思想转化工作,我不仅与之谈心,还通过其亲眷、朋友、妻子帮助解决思想问题,先后使六个同志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如有一个年纪轻、能办事、活动能力较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同志,有时工作比较随便,我为要他能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积极作用,不仅与他个别谈,还请他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与他谈心两个多小时。结束时,他满身大汗。我说:“这是高热退后的必然现象”。他很快端正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要搞好学校工作,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同样重要
五十年代,由于学校与周边群众有矛盾,曾发生过震惊全县的“藕池岸事件”。“xxx”期间更是矛盾不断,积怨越来越深,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我到职后,走访基层干部和当地知名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和群众一起劳动,与群众交朋友,很快化解了矛盾。当地干群由衷地说:“黄中领导有事和我们商量,我们应当全力支持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