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感言:难忘的两次飞跃
1993年7月至2000年9月,我任桥黄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这七年中,桥黄中学先创建省重点中学,接着又接受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后,我一开始就花大气力狠抓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班子搭建好后,大家埋下头来抓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聚精会神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994年9月,我们隆重地举行了建校70周年的庆祝活动。来校参加庆祝活动的原省教委副主任zz同志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江苏已有省重点中学一百所,省教委决定在2000年之前再新创一百所省重点中学。听到这一消息后,我当即意识到这对桥黄中学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十分严峻的考验。
学校校长室、党支部发动广大教工围绕“为什么要创省重点”这一中心话题深入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识到,全省要新创一百所省重点中学,这对桥黄中学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极好机遇。有位老教师在全校教师大会上激动地说:“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就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丧失了机遇,不进则退,成为落伍者,就会被后人唾骂!”认识统一了,共识形成了,力量凝聚了,思路清晰了。在“争创省重点”这面旗帜的引导下,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争创活动。
1、制定规范。
学校制订了《桥黄中学教师行为规范手册》和《桥黄中学教师忌言忌行手册》,下发了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系列文件,使教师对自己的责、权、学、教、言、行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和更具体的标准。
2、树立榜样。
在每年的教师节前夕开展一次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立各个层次的师德标兵,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使教师学有典范,赶有先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3、强化教育。
坚持理论学习与师德活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师德知识培训相结合,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二是灌输与活动相结合,在认真抓好师德知识灌输教育的同时,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效果,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4、营造环境。
一是搭舞台,经常举办各类教学比赛活动,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选送教师参加培训,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教师施展才能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抓奖惩,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教师的奖惩力度,使优秀者得到实惠,平庸者受到处罚;三是送温暖,帮助解决部分教师的生活困难,为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教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扎实有效的师德建设带来校风、教风的根本性变化,广大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创”工作呈现出喜人局面。
对一所校龄长、校舍落后的老学校进行改造,使硬件达标,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先后请泰兴设计院、东南大学设计院的设计人员,来黄中实地察看,认真制定了校园改建规划,然后由市建设局审议,最后交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
不到两年时间,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想方设法,东筹西借,建了实验楼、二号教学楼和行政办公楼,使校舍面积基本达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最困难、最棘手的是解决三百米跑道的操场问题。
对照省重点中学的标准,黄中缺少三百米跑道的操场。而早在1960年,黄中就曾请示教育局,要征学校东边一块地作操场,市局同意了这一方案。到1995年时,黄中当年的报告、教育局长的批示、以及局计财科给黄中汇款凭据、征地手续等,我们都找到了。所有材料都证明,黄中当时确实征了东边一块地作操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学校所在的池南村通过镇政府又反过来向黄中借刚征的这块地种蔬菜度荒,后因十年“xxx”,黄中一直未能收回这块地。1995年时,这张借条我们一并找到了。借助争创省重点的强劲东风,从1994年开始,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百折不挠地开展了收回土地的工作,跑镇土管所、镇党委、政府;跑教育局、土地局、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周折斡旋,政府协调,1995年底,市长常务会议上作出了“尊重历史,承认现实,适当补偿”的决定,黄中才得以将借出去的土地收回。然后立马建石驳岸,填河填沟,好不容易在验收前整理出一个有三百米跑道的操场。
1996年11月份,省教委验收组到黄中验收省重点中学,黄中以较高的得分,实现了由普通农村完中升格为省重点中学的理想,实现了桥黄中学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教工是学校的主人。任何时候,对待教工都必须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1996年11月份顺利通过了省重点中学的验收后,学校决定立即着手解决好教工的“安居”问题了,兴建了八十大套教工宿舍楼。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全校教工的积极性。
就在这个时候,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一个重要文件:国家教委要在全国建一千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创建一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