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7填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中国画自古便有一条“计白当黑”的准则。 ,显示的是一种静默的力量,一种空白的丰满。尤其在水墨画中,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胸襟、人品。表示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境界就像音乐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计白当黑”被运用得出神入化作者运用“计白当黑”出神入化A、 B、 C、 D、8假如你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志愿者,请你向来宾解说下面这则广告的含义。(5分)盛会、机会、互惠中国东盟博览会解说: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甲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
2、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
3、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
4、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注萌:芽。具:具备。蜩蝮蛇蚹:这里形容竹初生时的状态。为:做,画的意思。振笔直遂:挥动画笔,一气画成。兔起鹘落:鹘,一种猛禽。兔子一出现,鹘就冲下来捕捉它。与可:文与可,善画竹,北宋有名的画家。1乙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3分)2乙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一般人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不得超过12个字)(3分)3甲文
5、第1段中也有一个俗语表达了相似的意思依样画葫芦的意思,这个俗语是什么?(3分)4对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并分析正确的项是(有几项选几项)( )。(3分)A甲文主旨在于揭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乙文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B.甲文强调了画竹时要讲究用笔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结合的形体。乙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C甲文阐明了用笔与用墨的道理。乙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D甲文批评了孩子们用木炭画竹是一种幼稚可笑的儿戏。乙文批评了一般人画竹不重视“成竹于胸中”的毛病。E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只要能表现出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6、,甲、乙两文都蕴涵了这样的道理。(二)看 戏 叶君健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
7、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依样画葫芦的意思,一粒一
8、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
9、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5找出表明本文主旨的句子。(3分)6第段末句“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中的“烟雾”指什么?“海”指什么?整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6分)7. 第段中的画线句子是描写声音的,歌声本是无形的,作者却把它写成有形的珠子,并且还能从表情、水袖、身段中滚下来,还能在人心里引起回音,还能淹没掌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5分)8. 第两段作者
10、具体详尽地描写观众的表现,有什么作用?(4分)9第段中“这种奇迹”指的是什么? (4分)10请你从文中抄写出一组精彩的排比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6分)三、作文(30分) 童年的生活是天真烂漫,充满乐趣的,社戏竹影里小伙伴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请以“真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第四单元达标测验题一、1A 点拨:“塞”应读s;“宿”应读xi。2. A 幻 B 作 C 戛 D 妍点拨:“幻”“作”“妍”三字因为读音相同,字义不明而误写别字,“戛”因字形相近而误写。3C 点拨:A、B、D三项每项的两个加点词因用法不同,词性及意义也不相
11、同。4(1)幽幽南山 (2)珠缨炫转星宿摇 (3)凡所应有 (4)青草池塘处处蛙5C 点拨:竹影的主要内容说法有误。6. (1)小说 夏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 (2)冰心 飞动的美 (3)众宾客的反应 道具极其简单7C 点拨:要揣摩语境,凭借语感,正确选择。8. 要点:“盛会”隆重盛大;“机会”最好时机;“互惠”互利双赢。点拨:扣住三个词语解释。二、(一)1、示例:(1)成竹在胸(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有主见,有成算。(2)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写字、作画、写文章时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2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3依样画葫芦 点拨:有的地方也说成“照葫芦画瓢”4B C E(二
12、)5. 66岁高龄,仍能创造出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能表现出充沛的青春活力,这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点拨:见第段最后一句。6烟雾:观众发出的热力和空气中的暑气;海:剧场里挤得非常满的观众。句子含义:观众发散出的热力与空气中的暑气都没有消减,所有的人都静悄悄的。点拨: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要品味句子的美感。7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梅兰芳的歌词与表情,水袖、身姿搭配的自然和谐,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听众陶醉其中,便没有了掌声。8作者具体详尽地描写观众的表现,体现了观众对艺术的热情,对艺术家的热爱,更是烘托了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水平。点拨:理解侧面描写的妙处。9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10示例:“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这些排比句,有的对仗工整,有的层层递进,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匀称,感情强烈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