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近日公布
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课程
九年新增教学时数总计9522小时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及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为统筹统筹、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规划(2022年版)》实施,省教育厅对我省现有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标准(试行)进行了对比对比。 选取16个城市的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数据统计和研究,重点关注新旧课程方案和政策的比较、各科课时设置、学段教学等。 开展对接等8个专题研究、论证并征求意见,形成《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在课程设置上保持课程类别、学科名称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一致。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我省义务教育课程统一设置九年制,按照“六三”学制安排。 每个学年有 39 周。 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 九年来新开班总数为9522人。 小学每节课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
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艺术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开设本地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安排哪些课程?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在学科安排上,国家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
一至九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 初中阶段教授历史和地理。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可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可以选择英语、日语、俄语等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
科学课程开设在一至九年级(初中开设物理、化学和生物)。 信息技术在三至八年级独立提供。
艺术开设一到九年级,其中一到二年级包括歌唱、音乐、造型、美术; 三至七年级侧重于音乐和艺术,融合了与舞蹈、戏剧(包括歌剧)和电影电视(包括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内容。 ; 8至9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包括歌剧)、影视(包括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必须至少选择两门课程。
一至九年级开设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跨学科研究学习和社会实践。 团队活动在一至九年级的班级提供,内容由学校安排。
三至八年级提供本地课程,每周安排 1 至 2 节课。 本地课程包括哪些内容?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地方课程分为生命教育、热爱家乡、科技创新、学段衔接等方面。
课程实施
艺术、体育总课时占比超过法律、英语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还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的要求,明确了各科目的等级,对教学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全面开设国家课程,特别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不得随意增减上课时间被允许。”
根据《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2022年秋季一年级至九年级实施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年级至八年级秋季实施信息技术课程。 2023年秋季起,其他科目从一年级开始实施,2024年秋季起,从七年级开始实施,确保相应年级各科目总课时符合要求。
安徽商报记者了解到,从九年来各科目的安排和总课时比例来看,语文仍然是所有课程中占第一位的科目,占比20%-22%其中,数学占13%-15%,体育与健康10%-11%,艺术9%-11%,道德与法治6%-8%,外语6%-8%。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教材课程合计占比14%-18%。
鼓励学校每天上一节体育课
在学校课程规划方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健康课; 学校可以利用课间、课后服务等时间,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 安徽商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 2022年秋季学期,芜湖市教育局出台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在建立学阶段衔接教育机制方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重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教育,坚持零点教学,根据学生认知提供合理教育。 、情感、社交和其他发展需求。 设计课程。 除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入学适应期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也设置入学适应期,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梯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习方法,切实解决小学过渡到初中遇到的诸多课题。 、内容多、难度高、要求高等问题。
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跨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提出要促进全面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学习目标,“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历、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科内部知识的融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避免知识结构松动、综合创新能力弱化。”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综合课程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式、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能力。 “每门课程应利用不少于10%的课堂时间来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每门课程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应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加强作业来源、批改等全过程管理。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省《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课程教学改革坚持素养导向,紧紧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深刻认识课程教育的价值。 探索大概念、大单元教学,课程教学必须实现从“以知识技能为导向”到“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真正转变。
在教育评价方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 充分利用大数据评价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探索学生学习状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新方式。
近年来,提高工作质量备受关注。 《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对运营来源、设计、安排、纠偏、分析、反馈、指导等关键环节的全流程管理,严格执行“一科一补”的作业选择政策。提高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科学设计探索性、实践性、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鼓励分层作业、灵活作业、个性化作业布置,有效减轻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