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故事教育方法
[摘 要]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因而就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形成了一种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是基于消除师生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迷信,回归“科学自我”的理念;一方面是基于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模式对我国小学科学课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科学故事”,“科学自我”,做科学,启示
许多研究表明,我国的科学课教学与美国有很大区别。而与此对应的是,我国学生的科学习惯和科学素养也与美国的学生有很大差异。我国学生素以知识掌握的数量之多和其熟练程度之高而著称于世,而美国的学生却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见长。我国在国外的留学生要等导师为其布置研究课题,而美国学生却善于独立寻找研究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研究。虽然在我国的学生中也不乏出类拨翠者,但从普遍的角度来说,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吸取其长处,然后再结合我们自己的优势,促使我国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美国小学科学课“课堂上的科学故事”案例二则
案例1:冰
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早晨,因为在两天前下了一场大雪。低温使一切都变得冰冷,冰雪覆盖了所有的一切。
住在本地的威尔森先生一早就起来,准备好以后,就向他任教的小学走去。他看到许多冰棒倒挂在屋檐,在初升的阳光照射下放出光辉,很让人喜爱。于是他伸手打断了其中几根较长的冰捧并将其带入他的三年级教室。
学生们在厚厚的冬装之外还另加了丝巾、手套、和棉帽,陆续来到教室。他们都坐到自己的坐位上。完成学校早上例行的事务以后,威尔森先生来到教室窗户外窗台前,在那里他放置了早上拿来的冰棒。
他把这些冰棒拿给学生们看。问道:“你们看我是从哪里找到这些东西的?”
孩子们大叫着说早上他们到处都看到过这些东西。有的学生注意到曾在树枝上看到倒挂的冰棒;有的曾在屋檐上和遮阳蓬上看到过。还有一些学生今天早上似乎没有看到任何冰棒。但使大家都感到兴奋的是威尔森先生已经把这些冰棒带到了课上。他描述了他如何伸出手去到较低的屋檐下漫漫地将其弄下来,试图不让它们断掉。
接着,威尔森问道:“你们在这些冰棒上到底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的回答各种各样。“它们很长”,“它们是冷的”,“它们是坚硬的”,“它们是尖的”,“当它们融化时就要开始滴水”,“如果你用它刺人,就可以对人造成伤害”,……
“现在,让我们趁它还没有融化之时,对它进行我们的探索”,威尔森说道:“你们的问题是什么?从这些冰块中你们想要发现什么?”
一些学生想要知道它融化之后能流多长,其它同学则想要解决下面的问题:
“如果现在让它融化掉,那么它的重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它们融化后,颜色是否会发生变化?”
“它们融化后我们能否把它们再恢复成现在的样子?”
“它们的味道怎样?”
……
然后具有同样兴趣的学生便三五一组地组织起来,找相关的研究工具,积极地投入到对所提问题的探索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