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教学故事
“分数与整数”相乘是数学义务教材十一册第一个单元的一个内容,在备课时,觉得这一节课的知识点不是很难,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就能够掌握的。果然,那天在上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挺顺畅的,学生都能根据算式说出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的推导也比较顺利。但是在巩固练习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3/410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书上的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分子和整数直接约分,但是在书写时好多的学生都把整数约得的数写在了整数的下面导致最后一步计算时把2和5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了,虽然在上新课时我也强调了整数约得的数一定要写在整数的上面,但是没想到自认为讲得很清楚的题目,学生的错误率还是挺高的。于是我又把这方面注意的事项向学生不厌其烦的讲,后面又用大量的习题来巩固,但是班里的徐某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会做对了,一会又写错格式导致计算错误。当时自己心里就开始有点火了,怎么回事啊,这么简单的题目还在这里错,那里错的,是不是成心捣乱了,下面的同学也在议论开了,也学生干脆说,老师再给他出个十几题,让他多做就应该记住了。想想也是,就在我打算让A同学下课到我办公室再补一补时,B却站起来对我说,“老师,其实不用让A到办公室再补课的,我有个挺管用的方法,保证能够做对题目。”“是吗?”我将信将疑的说,大家都知道,B在我们班中初于中下水平,平时的考试也只在七、八十分,她能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吗?就在我怀疑时,只听见她说:“刚才我在做题时一开始也会犯错误,后来想起以前不是学过把整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吗?于是我就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用分数线把分母和分子分开以后,约分时书写格式自然而然就对了,不会再上下搞不清楚了。”这个看似有点“笨”的办法我一开始怎么就没想到呢?怎么就光顾着把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一定要硬灌给学生呢?接下来,我又出了两题类似的题目,全班同学只有两个同学做错,都是算错,没有一个人再犯刚才的错误,连A都高兴的在下面喊“这么简单啊,都做对了!”这件事给我的触动挺大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方法是不是一定是最好?有时当教学上遇到瓶颈时,我们有没有弯下腰去,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真的就一直处于被动“灌输”的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