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小学班级管理经验文章班主任做事四个原则

班主任论文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说,一个成功的人不但要会琢磨事,而且要会琢磨人,假如他还会琢磨钱,那就更了不得了。作为一名班主任,钱可以不去琢磨,但是人和事,却是非琢磨透了不可,否则就难以管理好班级,更难以教育好学生。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就是要在做事之前,先把所做的事与所教的人琢磨透,让每一件事都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使所做的事在学生身上产生最好的教育影响。多年来,我一直奉行4个做事的原则:
一、从学生最容易做到的事做起
什么样的事学生最乐意做?最容易做到的事。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心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于是,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向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努力达到“优秀”的目标。而事实上,过高的要求一旦超出绝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所及,就变成了一句美丽的空话。作为班主任,我将“合格”作为学生努力的第一目标,也是做事的第一目标,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得到,都能达到“合格”的底线。有了全体学生的“合格”,才可能迈向第二目标“良好”、第三目标“优秀”,乃至从“优秀”迈向“卓越”;有了全体学生的“合格”,“班集体”对每个学生来说才有“家”的感觉。
刚接班时,学科老师常常抱怨班级里有一批学生不肯认真做回家作业,尽管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多次,甚至严厉地教训了几回,仍然不见起色,一篇课文的单词默写错误过半成了常事,错得越多订正越多,学生越不愿意认真订正。我思虑再三,建议变一次性集中默写为多次分散默写,每次只默写10个单词,对于容易出错的,反复默写,直至全部默对。于是,我班规定:每次默写达到“合格”就可以不做抄写作业。这个要求显然人人都可以做到,老师和学生皆大欢喜。尽管每天都要默写,尽管每堂课都有默写,但是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之后,所有的学生都乐意默写,都乐意做作业了。实现了“合格”这个目标,学生就有了上进的信心和动力,他们不再觉得老师的要求高不可攀,也不再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减”是为了“加”,将那些过高的要求“降”下来,正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更好地“升”上去。琢磨透了这样一个道理,再大的教育难题,再难办的事情,或许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其实,人不可能一步登天,但可以逐步登上理想中的那个“天”。从最容易做到的事做起,就是给学生一个进步的台阶,一个登“天”的阶梯。或许在我们老师看来应该做到的事,很简单的事,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却常常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蹲下来看孩子,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琢磨事,就能判别哪些事是学生容易做到的,哪些事是学生需要努力做到的,哪些事是学生将来才能做到的。如此,我们既减轻了学生的“包袱”,又卸下了自己身上的“包袱”,不再为学生的“做不到”而苦恼了。
二、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做事方式
计算机老师教学生练指法,设计了一个游戏程序,把机械、枯燥的指法练习变成了“冲关”游戏,学生居然乐此不疲。同样一件事情,我们老师和学生选择做事的方式往往不一样。学生更注重做事过程的情趣,有趣有劲的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反之就会觉得有负担;我们老师则更注重做事的效率和效果,用最简便的方式又快又好地做完。选择适合学生的做事方式,可以把事做好;选择学生喜欢的做事方式,则可以不但把事做好,而且可以把“人”做好。
刚开学时,一年级的学生常常由父母送到学校门口,甚至送到教室里,替孩子放好书包,拿出学习用品,才恋恋不舍地站到窗口,迟迟不肯离去。谁都知道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但怎样让家长在校门口止步,让学生自己背着书包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明令禁止是下策,惟有学生自己愿意,并且能够自己独立上学了,家长才会放心,才会放手。我在班会课上让学生讨论:怎样才是一个好学生?在上学这个问题上集中讨论,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独立背着书包进校园的才是好学生。于是,我们约定这一周里谁能这样做,就评他“好学生”。结果,第二天,班级里绝大部分的学生到了校门口就自己背好书包,说什么也不让父母进学校,因为他们都想成为好学生。我对那些独立进校园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夸奖他们长大了、懂事了。没有强制,也没有说教,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都像得到了命令一样,在校门口告别。
教育有一定的强制性,有些事需要学生必须做到,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做到了。教育给予学生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当作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好事还要以好的方式去做,才有好的效果。对学生来说,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变换一下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做事方式,或许可以让我们本来有些严肃的教育面孔变得亲切一些,可人一点。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