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教育心得做关心学生心有心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可以问心无愧,甚至骄傲自豪的说出:我们爱我们的学生,的确,在我们教师这一庞大的队伍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教师兢兢业业的耕耘在教育的一线,很多时候甚至会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家庭以及年幼需要照顾的孩子,这样的无私奉献、敬业的精神,也许在其他行业并不多见,但在教师的队伍中却十分的普遍,他们都是我们教师队伍中最普通的一员,是值得我们骄傲和学习的楷模,然而与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是我们自认为对学生的爱,却并没有真正的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甚至有的时候孩子们对我们的害怕远远大于对我们的喜欢,其实这也许并不难理解,在素质教育被呼吁多年,仍然无法落地的背景下,应试教育依然在学校占有巨大的市场,学生的成绩成为了家长和社会评价学校、老师的重要依据。
于是我们的一些老师起早贪黑,拼命的为学生补习着各种作业,在这些老师看来自己所做的都是为学生好,学生终有一天会理解,这样的工作状态下,老师也十分的辛苦,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要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放学后依然不会得到丝毫的休息时间,培优补差,问题学生的教育、家校的沟通,同样让教师如同陀螺一般的旋转,而所有工作时间之外的劳动都是教师自愿、无偿的额外劳动,按说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和学生的理解,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付出持感激的心态,大多认为教师挤占了属于他们的时间。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们不能苛责我们学生的不懂事,也许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我们的“爱”多是强制性的为学生制定各种各样的要求,并强迫学生去遵守,虽然这些做法对学生的未来具有益处,但因为生硬,没有温度,反而拉远了师生之间心灵上的距离,也许时候,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俯下自己的身子,做一名关心做关心学生“心”的有心人。
曾经我们的耳边不时地回响这样的话语:老师这样付出都是为你们好,学习好才有好的将来。而孩子们则是低着头,目无表情的听着,这样的教育语言,其实很难触动孩子们的心灵,看似高大上,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即使你为他们描绘再好的未来蓝图,对他们来说依然遥远,触不可及,他们更关注的是课下时间能够玩些什么?一包小零食、一瓶饮料就足以让他们开心半天,高高在上的说教,短期内看似取得良好的效果,从长远来讲,却并不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也许我们换一种思维,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心灵的触动,以朋友的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他们,尊重每一名学生,坚持积极地正面诱导,少一些简单粗暴的训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对他们的关爱,温暖他们那一颗颗麻木的心灵,在教室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用爱搭建、用心沟通的桥梁,放下自己自以为是的权威和架子,亲近学生,以和蔼的语言,谆谆善诱的教导,化解学生内心中的戒备和隔阂,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对于教师来讲,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种教育技巧的开展,充满温暖和人情味的心灵上的交融以及师生彼此之间的感动,用我们的关爱温暖他们冷漠的心灵,用自己的一片真心融化他们麻木的神经,寻找学生生活与教育的结合点,用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去说服他们,从而促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见识的狭隘,这远比我们一味的说教来得实在,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我们不应该简单的进行处理,粗暴的话语,也许是我们冲动之下,随口而出的语言,但对孩子们心灵上的伤害,却是长久性的,更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仅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变本加厉,产生逆反的心理,和老师对着干,这样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用平和的心与孩子们交谈,结果就会截然的不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为“和风细雨式的说教”,两者之间,究竟哪一种教育的效果会更好,我们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教师和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应该成就彼此的幸福,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做关心学生“心”的有心人,也许我们的教育真的会大不一样!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