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校讯通让家校结合教育更流畅

“校讯通”让家校结合教育更流畅
大悟县阳平镇阳平小学李春花
摘要:
校讯通是家校沟通的互动平台,是有效完成家校联系的全新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增进与老师感情交流,与家长亲密沟通的有效桥梁;对家长来说“校讯通”是家长获取在校信息实时手段,是获得家庭教育帮助的有效渠道。用真诚与爱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力求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强调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方面的责任,二者需要相互配合、补充。而在“校讯通”软件能够有效实施的今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无缝对接,让家长、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常态化、人性化,这样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孩子培养成为符台国家教育目标的人才。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校讯通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辩证关系。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家庭教育既是家长的有意识行为,也是家长无意识的影响过程。无论在教育范围、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学校教育是在一定民族、国家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进行的,以民族、国家的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过程。学校教育是经过了专业性训练、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水平的教师对学生集体形式的精加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化、规范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品质修养、健康心理、创造能力等。这种集体式的教育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都比家庭教育规范。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老师和家长有相同的出发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希望学生成才,能为社会出力。这就决定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等方面是一致的,即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建设者。虽然二者在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有很大的差异,但这正需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共同端正对教育的认识,提高教育的技能。教育工程不是任何一方可单独完成的,需要家长行动起来与学校老师配合,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完成教育的各项任务,使孩子能全面健康地发展。所以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教育工程的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家长对孩子常常是“雾里看花”,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不能客观理性地分斩。由于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长不看孩子的实际情况,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只凭主观臆断,以主观主义教育方法对待孩子,往往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同时,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康成长。
三、校讯通简介及运用。
“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是一套可以有效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从官网的简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校讯通”的特点之一即是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拉近老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因各方面的原因,在没使用“校讯通”的时候,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是比较少的,除非有特殊情况。这样,家长平时是比较难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学校的一些要求的,同时,学校平时也不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沟通上有困难,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做到有针对性,使教育效果打折扣。而“校讯通”就可消除沟通上的困难,及时互通信息,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一)温馨提示,温暖人心
现在的家长工作繁忙,常常疏于对孩子照顾,这时可以发挥校讯通温馨提示的作用。家长工作繁忙之余用手机给在校的孩子发条留言短信,孩子便可通过留言机查看家长留言短信。天气变化,气温升降了,发一条短息提醒家长及时给孩子添、减衣物;放学迟了,发一条短信告诉家长不要担心;疾病流行时,提醒家长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场合;学生到(离)校了,发条短信告知家长。这样一条简单而平实的短信所流露出的父爱、母爱,体现了孩子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和我说他的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了,因为老师经常用“校讯通”发送表扬的短信。他说其中一条短信是这样写的:“您的孩子在校表现优秀,请家长多多鼓励。”接到短信的家长难掩喜悦之情,下班后急急赶回家,静静地等待孩子回来。孩子回来后,他兴高采烈地对孩子说:“女儿,老师表扬你啦!你要更加努力学习,再接再厉哦!”女儿听了,高高兴兴地从书包里拿出日记本,写下了日记。从她的表情里,家长看到了开心与自豪。
(二)使家校联系细致化、常态化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领悟能力强,学东西很快。但有些学生就是不认真,上课开小差,喜欢和同学讲话,布置的家庭作业还不能按时完成。即便每天放学再三叮嘱,仍有几个学生不能及时完成。自从开始使用“校讯通”,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每天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完成的作业通过“校讯通”发短信给家长;而家长也可以通过“校讯通”向我们反映孩子的问题。一来一往,就能清楚掌握孩子的情况,家长和老师也能互相配合一起帮助孩子。以前要想和家长沟通得等到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而现在可随时实现,期末评语、考试成绩、学校通知……都可以通过“校讯通”准确地通过手机发送到家长手里。“校讯通”让家长与老师间的沟通变得细致化、常态化。
(三)“校讯通”打通了学生、老师、家长三者相互沟通的渠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问题已经变得多元化与差异化,每个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之中,不仅仅要面对学习上的诸多问题,还要与老师互动,与家长沟通。
事实上,“校讯通”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可以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学生在家庭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有什么不便当面提出的问题,可通过校讯通与老师交流。这样就直接打通了学生、老师、家长三者相互沟通的渠道。那种经常以忙为托词,无法顾及到孩子成长的家长,以及因班级学生人数太多,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老师,校讯通直接为他们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这样一来,感情的交流也变得更加融洽和畅通。
结束语: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家长必须认清孩子也是人。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人,成长中的问题不要放任自流或大惊小怪;孩子是终将走向社会的独立的人,要按社会的标准去培养孩子。目前,不可否认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教育的误区,这需要家长理智地分析和对待,更需要与学校老师之间更多的交流,全方位的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多元化,把网络引入为教育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必然现象。
总之,“校讯通”对学校来说,是实现家校联系工作的有效手段;对老师而言,是家校沟通的互动平台,是有效完成家校联系的全新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增进与老师感情交流,与家长亲密沟通的有效桥梁;对家长来说“校讯通”是家长获取在校信息实时手段,是获得家庭教育帮助的有效渠道。用真诚与爱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力求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