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明明”是人名?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 余乐平
《看电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我在读课文时没有发现什么难理解的地方,然而在课堂上,却与孩子们出现了不经意的一幕:
课上,我让孩子们自由读完第二小节后,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段说了谁是一个足球迷?说完,课堂上立马小手如林,当然,这也是我意料中的事。一位孩子站起来说:“文中告诉了我们,爸爸是个足球迷。”我微笑地点点头,我正要鼓励他答对时,有一部分孩子仍还积极地一边举着小手,一边嚷嚷:“不对、不对,爸爸和明明都是足球迷。”“明明”?我从他们的回答中听到这么一个名字,谁是“明明”?我有点疑惑不解,请了其中一个孩子回答:课文中就是这样写的:“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一听,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把这里的“明明”弄成了人名,认为是文中的“我”的名字。看着他们满有道理的样子,该如何处理呢?我灵机一动,决定把主动权还给他们。于是就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笑着问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会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这里的“明明”认为是课文中的人名。现在,请大家来讨论讨论,这里的“明明”到底是不是人名?于是,我给了孩子讨论的时间,此时课堂气氛高涨,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争得面红耳赤。一阵激励的争论后,有孩子起来回答:“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因为后一个“明”字不是轻声。”我让大家仔细看看,发现这个字拼音果然是二声。“你真会发现!”我鼓励了他。我又让孩子们举例说说像“明明”这样的名字:贝贝、欢欢、迎迎……,不错,这些名儿后一个字都练轻声,有道理!其他的同学也在点头,刚才的那部分孩子渐渐地安静了。“请孩子们再想一想,还有没有理由来说说这里的“明明”不是人名?”我接着又问。又有孩子回答:“如果这里是人名,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在“爸爸”后面停顿长一点,然而这一句读的时候比较快。”“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我欣喜地说。她读完后,又引导全班孩子齐读了一次,果然分出了真假。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在教学设计上没有预想到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特见解。面对这样的问答,我们不应该直截了当的否定,更不应该摒弃,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个他们,大胆地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去讨论、去思考、去发现,变曲为直,灵活地去纠正。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更精彩的亮点,还给孩子带去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