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教学实践与应用
刘建礼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江平小学校
摘要:
一、农村学校学生作文水平及评价方式现状
二、实施学生作文自主批阅的深刻意义
三、关于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批阅活动应遵循的六个的基本指导原则
四、《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教学实践与应用》的设计实施思路
五、学校及课题负责人、教师、学生、在专题探索中的角色及任务要求
六、学生作文自主评价评价标准的各学段选择的基本要求
七、语文教师在班级中掌控实施作文自主评价批阅操作的一般流程
八、建立并落实学生作文评价能力实践探索的跟踪统计工作
九、学校对教师在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批阅过程的常规检查考核措施
十、对学生作文自主批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认识问题的补充说明
关键词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作文教改探索;学生自主评价批阅实践探索
一、农村学校学生作文水平及评价方式现状
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与水平,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忧虑与深思的。
在现实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不管是老师,还是教育主管的检查督促,对学生的作文评改要求是不够科学的,检查督促大体是这样要求教师的:当学生把作文写好交来后,老师就必须亲笔从字、词、句、篇、意等各个方面在作文本上写出批语,诸如头批、旁批、尾批、眉批等等要面面俱到,上级检查也是看有没有这些,似乎不这样做就不是认真批改了作文的。对此,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老师喊苦可学生却不领情的做法,这是一种重表面形式光彩、轻实质效果的形式主义做法,这是一种落后的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做法,这是没有抓住学生在作文评价中永远是主体的做法,这是没有认识到作文的主人是学生而并不是老师,作文评改的重点应该是面向学生而不是面向形式检查这个基本事实。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写作的快乐参与度低,缺乏写作文的激情,学生是为完成写作而写作,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角度。文章虚假不真实、照抄范文、作文套路化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作文指导也是缺乏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随意性很大。
传统的单纯强调老师在学生作文本下书面评语的作文批阅方式,所造成的恶果是使得作文缺乏心灵的交融与碰撞,师生间难以有有效的思想的沟通。不仅教师写批语方式劳而功少,而且学生依然厌恶作文。
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基础设施、生源先天不足、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这种现象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生语文作文水平是差距巨大。
农村九年制学校的目前的特点:一至九年级班级齐全,但班级数目少,班额人员小。学习基础差,视野狭窄。学生多为留守学生,被动学习,自信不足,缺乏兴趣。家长由于外出打工造成子女管理放任自流,。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研探索兴趣不浓,教学手段单一,墨守成规居多等,诸多因素不利于发展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既加重了教师负担,又压抑了学生的作文主动创造性。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涉及小学初中九个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与单纯的农村初中或者小学相比,作文教学指导工作就更不易,学生作文水平更令人堪忧。
面对这种局面怎么办?我们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必须要实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