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小论文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略谈
周青玲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法指导
[内容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时候,激发兴趣非常关键,巧借课本资源,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推荐阅读材料,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对读物的兴趣,近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正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作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可见,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
语文的许多能力不是靠直接传播和简单模仿获得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领悟,逐渐积累而成的。因此,学习语文光靠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求知的需要,学生不读课外书籍,阅读面太窄,语文素质肯定难以提高,有鉴于此,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新增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的数量,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开展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而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媒体抢占了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时间,电视剧、动画片对学生的影响远比经典文学作品的影响大,小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偶尔有一点时间兴趣来阅读,也是随意的,盲目的,没有人给予必要的指导,收效甚微。现在市面上的课外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鱼龙混杂,如果不加选择地盲目阅读,造成的后果也不堪设想。而小学生正处于阅读的最佳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急于想开拓自己的视野。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也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此,我也不由得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因为应试教育,依然存在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忽略课外知识的积累现象。或者,已经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指导,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多读多读,只重视学生读的量而忽略了读的效果,学生的兴趣迟迟提不起来,造成阅读短文、习作练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学生语言的积累较少和知识面的狭窄。试想,没有平时的厚积又怎能要求学生薄发呢?
鉴于以上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谈一点粗略的看法。
一、利用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探究,在了解和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语文课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要介绍与课文的背景、人物、故事等相关的文章内容,或创设悬念,或巧设问题,激励学生下去寻找,阅读,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