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信息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谢军辉
(大悟县夏店镇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中小学各学科面临着全面整合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怎样应对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克服“纯技术化”倾向,淡化“学科本位”让学生感到真是学有所用;二、按照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所以要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要使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育教学工具,而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课程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面临着课程的全面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要与其它学科全面整合,怎样应对信息技术教育,本人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克服“纯技术化”倾向,淡化“学科本位”。
按照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的“双本体观”,信息技术可以分两个意义独立的本体。什么是双本体观?它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认为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一个是技术取向的部分,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本体。
大众信息技术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其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通过大众的参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重朔;基于大众信息技术的信息文化反而超越狭隘的“技术”成为更上层的建筑。因此,大众信息技术映射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技术的教育,已经上升为关于素养要求的教育。
对于技术取向部分,是大众文化取向部分存在的基础。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大众信息技术的存在。我们以前的计算机课主要就是技术取向部分,计算机教育具有偏面性,过分强调技术的教学。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向教育信息化转变,信息技术教育应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技术本位,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倾向。例如:健盘、鼠标的学习可结合打字游戏、纸牌等进行,让枯燥的内容娱乐化,达到娱教于乐的效果。画图软件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们将自己最心爱的照片进行扫描,利用画图的工具再对照片进行编辑,最后将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进行交流评比。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也轻松地学会了画图软件的使用。Word的学习可与校报或班级小报的编排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真是学有所用。
二、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按照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和生活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绝不可能把现在教学内容与若干年以后的实际生活、工作需要对应起来,即使是“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