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中国好声音对教育启示

谈谈“中国好声音”对教育的启示
  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抒发着人间的沧桑,岁月的流淌,心灵的感悟,或伤感惆怅,或铿锵有力,或温情婉约,或热情奔放,或嘻哈搞笑,都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为一种需要的存在,就无所谓绝对的高低、好坏之分。就好比有人重口味,喜吃辣,有人好清淡,喜清爽,有人爱甜食,喜甜品,如此种种,各为所需,不一而足,只要适当,都有益身心健康。
  随着第四季“中国好声音”的谢幕,“鸟巢”的冠军之战最终花落民谣歌手张磊身上。导师那英的学员已连续三年夺冠。对于五音不全、缺少音乐元素的我而言,很难从乐理、乐感的专业角度去评说,作为门外人,我更多从直觉及情感的认同上去“品头论足”一番,至于是否站得住脚还是胡说一通,权当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与表达。
  诚然,张磊的民谣温情舒缓,似乎诉说着一段温绵不绝的佳话,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容易勾起人内心的一种情愫,《梦一场》、《异乡》、《旅途》,听上去旋律轻柔悠扬,如潺潺溪水,慢慢淌进游子、北漂一族及更多人的心底,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心灵上的共鸣。这很符合国人的审美价值观,不偏不倚,不冷不火,不快不急,舒缓伸展,说到底还是温敦、厚实、含蓄、内敛的中庸文化背景下的国人精神的写照。但是否可以说其余四位歌手的唱功不佳、实力不行呢?我看未必!陈梓童被周董一直看好,在网络上人气较高,唱功确实不错。贝贝作为峰暴代表队征战,在摇滚乐上有她天然的野性与狂热,且在网络人气上有着众人之上,居临巅峰的优势,谭轩辕虽说外形气质与理想的艺术明星气息逊色了些,但作为哈林玩音乐的代表来看,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至少透过声音,情感的表达更直接、更自然、更率真,甚至有“返老还童”的天真无邪、青春烂漫在其中。他们四人也是一样“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奋战,坎坷曲折,艰难杀进总决赛,其间也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心酸与隐痛。
  我在想:既然好声音面向中国大众,立足于民间,让有志于歌唱的人来成就梦想,就不应该仅仅只有最终的一个冠军。笔者抖胆,能否设立几个“最佳”或“特别”奖?不用说安慰,至少对那些草根精英歌唱的一种高度认可、接纳、激励,为他们走上音乐梦想的道路架一把支撑的梯子。
  不同的歌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不同的教育姿态,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从好声音中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些启示:
  一、好教育应该充满通达的温情
  好的教育就如同那英的经典名曲《心酸的浪漫》、《征服》、《一笑而过》等,透露出她直率,爽朗的个性,同时也不失女人的细腻和坚韧的包容力。她的学员张磊的民谣,虽说没有她风格的求新求变,但也是小溪流水般,涌进人们的心田。好的教育也应如此,率真,洒脱些,细微,包容些,缓慢,温情些。不能将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对待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待学生的教育,就应该真实质朴,不玩虚,不造作,更不能欺骗,当然善意激励式的谎言例外。对待学生的关怀就应从细微之处着手,小教室,大天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向学生传达着不同的教育信息,如何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场景,往往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有包容之心,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可塑性强,不能因为其一时一地之错而臆断,消极的评价,负面的影响将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好的教育应以帮助者的姿态介入,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让学生因教师的包容而有所悟,有所触动,乃至心智有所丰富及成长。好的教育应该是缓缓流淌的溪水,滋润学生的心灵。它应努力摒弃因急功近利带来的无端惩戒与伤害,更不能冰冷无情,要慢些,再慢些,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温情。如那英的《春暖花开》一般,让温暖之花绽放在教室,在校园,在孩子成长的记忆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