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谈教学上流行语

教学上的流行语
生活中,每年的春节晚会都会诞生流行全国的语言,如“你太有才了”,“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传说”,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流行语。
几年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流行语是“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无法考证,这句话是哪位教师最先在课堂上提出来的。可以肯定,这句话在全国的小学课堂上相当流行,因为我在很多的地方都听到过。
最近,我到郑州参加省教科所组织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到全国名师窦桂梅团队中张华毓老师的一节课。课堂上,有一句话很时髦,每当她引导学生朗读时,总是说:“把这种感觉送进去,再读出来。”这句话,不是她的首创,我在别人的课堂上也听到过,但在一节课中,这句话她说的最多,达到了近十遍。
“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这句话所包涵的理念有哪些?一是尊重学生。体现了师生平等,所以用“请”。二是体现自主学习。每个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可能是一样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就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三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把这种感觉送进去,再读出来。”这是朗读的一种方法,即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
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很多教师没有深刻地理解理念,而只是表面的模仿,生硬的套学,不能与自己的教学特点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结果是不伦不类。例如,有的教师也“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可当学生都默读课文时,老师怕课堂显得不够热闹,又叫学生出声读书。“把这种感觉送进去,再读出来。”这句话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感觉怎么“送”进去呢?
由此,我又想到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全国都在学习,但真正能学得好的,又有几个呢?模式尚且如此,何况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句话?当然,这种理念应该学习和推广,只是在运用时,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环境的特点,使其本地化,达到通俗化,以及表达上的多样化、灵活化。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首创的是天才,灵活的是英才,模仿的是蠢材。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