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班主任已经一段时间了,在班级里总会发现几个特殊的的学生,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事生非去攻击同学。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他们没有太大的改变。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治呢?通过我的思考、实践,找到了矫治攻击性行为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案例
案例(一):男生叶某,平时特别喜欢欺负同学。比如在各类比赛中有谁胜过他,他就会怀恨在心,暗自不服,无端找人麻烦,惹是生非。谁在一些小事上不经意与他发生冲突,他就以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既给其他同学带来了伤害,也使他与其他同学不断疏远而孤立无助。
案例(二):男生于某,因其父母平时工作较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教育,他在校学习成绩中下,言行举止不够文明,造成同学都不愿和他交往,人际关系较差,学习生活中常有下列行为: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发笑的恶作剧,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他毫无不悦。课间还无故欺负其他同学。甚至还鼓动其他同学结帮打架,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感觉他的存在。
二、具有攻击性行为学生的特征
所谓攻击性行为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常表现为:
(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常常喜欢在同龄人或异性面前显示自己是多么英勇的男子汉。
(二)爱惹事,自控力差,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时常乱发脾气。这类孩子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原因
(一)家庭因素
1、家长素质、部分家长自身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在家中经常大发雷霆。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的行为,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性格上的缺陷,行为上的过敏。
2、专制型、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如有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不是循循善诱,而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打骂孩子。天长日久,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无处发泄,就会转嫁到别人身上,逐渐形成攻击行为。
(二)心理因素
1、情绪、行为出问题。一般来说,有情绪问题的学生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多动症的学生因冲动、自控能力差,当情绪稍激动,就头脑发热,与人发生争吵或动手打人。
2、心理发育不成熟。这类人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挑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
3、自卑。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一旦产生自卑感,他们就会与人争斗来作为补偿。
(三)社会因素
中学生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常会受社会上一些不法青年的负面影响,如果没有人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些孩子,他们就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此外,暴力影片,暴力电玩游戏也会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孩子经常看暴力影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增加人在仿真情境和真实生活中的攻击性思考、感受和行为。此外,笔者认为,玩暴力电玩游戏要比电视和电影中的暴力镜头来得更有伤害性。
四、对策
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影响了他人的生活和学习,而且还会影响自生的发展,延续到青年后期,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困难等问题。更严重的是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必须予以矫治。
(一)悦纳、疏导
所谓悦纳就是既要接纳他人的优点,又要接纳他人的缺点,容人所短,聚人所长。所谓疏导就是要以坦诚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帮他分析现实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讲清道理,指明方向,找出补救的方法,让他冷静地接受。
案例1中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所以同学都疏远他,使他觉得孤立无助。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先接受他的不足之处,每当学生在我面前告他状时,我先不着急着批评他,而是把情况记录下来,在同学面前挖掘他的闪光点。他的书法不错,我就经常表扬他,而且把他的作品贴在书法园地上,让学生欣赏。有时他的作文写得比较好,我就让他读给全班同学听。我还让他负责班级的领水工作,他总是认真完成,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他的闪光点不断地呈现在同学眼前。渐渐地发现同学们告他状的次数少了,由一星期多次,变为3、4次,2次了,同学和他玩的次数多了。我抓住机会,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记录本让他看。肯定了他的进步,同时又帮他分析原因,让他明白只有处处表现好,同学们才会接纳他,亲近他,他才会受到欢迎。通过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极少看到他攻击同学的行为。
(二)干预、转化
所谓干预就是老师采取措施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产生。所谓转化就是采取情感导入,沟通心理获取同学通过调查,我认为对案例2中的孩子确诊须十分谨慎。针对他产生攻击性的原因,我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首先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我同他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辱骂、踢打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不能一味的放纵,要跟他多讲讲他们那时的学习生活的艰苦,让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禁止孩子看暴力影视片,或者帮他分析,提高他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他们学习、模仿片中的积极行为,批评攻击行为。我多次进行家访,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