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我授完柳宗元的寓言故事《种树郭橐驼传》。上周,我在一个学生的周记里发现了一篇“有感于斯文”的文章,其片段如下:
“……班主任好繁临班,若甚怜焉,而卒以烦。旦暮来而呼曰:‘促尔读,勖尔学,督尔考,早做而作业,早济而资料。’吾侪辍息以劳吏者,又何以自学而高我业耶?若是,则与橐业者其亦有类乎?……”
读罢,大笑;顷刻,汗颜。
好一个“以橐之道,移之理生,可乎?”的拷问,彻骨的刺痛感,逼得我抚卷深思……
初为人师的我,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颇高。在管理班级上,自认为处处为学生考虑,时时为学生着想,真可谓“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早晚到班督读,中午驻班促学,自修更毋庸赘言,似乎要把学生“钉在时间的刻度里”学习。为了提高本班成绩,我甚至还提出了“三空白段自救原理”:充分利用中午、晚读前和自修后的空白时间进行补差自救。
虽然我“爱之恩忧之深”,但我们班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发微于斯,倏地发现:我限制了制学生的自由空间,忽略了他们的成长规律。没有向郭罗锅那样做到“顺其天以致其性”。作为鲜活的个体,学生应该有自由时间和空间,他们自有其成长规律。过分的扼制只能导致学生抵制学习意识滋长,甚至激发厌学的危险情绪。
痛定思痛,我决定向郭罗锅学习!学习他那“其置也若弃”的管理理念,以期达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境界!
为了给学生搭建自由平台,构建实现他我的舞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正尝试走从“多管”到“少管”甚至到“不管”的路线,努力实现从“有我之班”到“无我之班”的转化。首先,建立班委执行委员会,让学生真正“自学自治”。学委、体委、劳委、纪委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引导他们步入良性循环状态。学生管理学生,自有其优势,学生最了解学生,学生生活在学生中间,来自学生的管理想法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我甘愿做班级管理的“多余人”,仅起引导和辅导作用,不干扰他们的正常秩序,不破坏他们的良性“生活态”。其次,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积极向学生传输“君子慎独”意识,助其积淀人文素养。尽力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样”:老师在与不在一样、课堂自修一样、考试自习一样。藉此,促其形成道德自束的潜机制,培养自律意识。
仅愚雏见,奢求指正。
感谢那位学生,感谢你那令我深省的追问!
严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