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潜能生的转化
很多时候老师们会感叹,教育一批学生都不如教育几个典型孩子那么费事。不是吗?大部分学生,我们即令即行,如果共同制定了班规,孩子多会依照规定行事,可总有那么几个“刺儿头”,他们会接二连三犯错,刚刚叫过来处理完毕,俗话说那感觉还烫乎乎的,没多少光景,他们就又犯事儿了。看起来他们不知所谓,无视纪律,有时候,这几个头没有及时引导好,还会影响一大片,甚至祸害整个班级。老师们提起这几个学生往往恨得牙痒痒,巴不得他们能从眼前消失,真可谓恨铁不成钢啊!但其实,我们知道,这些学生屡屡犯错并非他们的本意,事情往往有更深层的诱因,我想今天就重点谈谈班主任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潜能生的转化。先来给大家讲个案例,然后我们试着反思这个案例,看看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我班有个孩子王某某,在入学第一天我就领教了他的非同一般。排位置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挨个儿坐下了,只有他一个人在那儿转悠,睁着大眼睛东看看西看看,又不像是真的在找座位。明明有位置空着,我用手势示意他先过去坐下,他却说:“我没有位置坐。”我只好亲自把他领到空位上安置好。这时刚好一个曾经和他共同参加过校外学习的学生的家长进来说:“啊!王**!叶老师,你要注意着点,这可是根“硬骨头”,他和我孩子一起参加校外学习的时候就发现了,有点与别人不一样,他会在教室里旁若无人地随意走动,老师说他都没有用!”我笑着点点头说:“我已经领教过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的个性展露无疑。比如上课“开小火车”,轮到他的时候,他常常会反映不过来,别人提醒他后,他也不会站起来,即使老师威逼利诱也没用,他是决不会站起来的,不管你怎么哄他,劝他或是唬他。好几次下课数学老师就跟我说:“王**这孩子还真不一样,非常执拗。”有几次上课,他还无缘无故在教室的过道上绕上一圈,也不管其他同学异样的眼光,也不管老师叫他,最后自顾自绕回去。中午在校就餐,他因为玩而误了吃饭时间是常有的事,要是碰上饭菜不合胃口,那是一口也不吃,任老师如何苦口婆心或是严厉批评,他就坐着不动,一副无辜相,或者干脆站起来离开。我打电话给家长反应这一情况,家长却一派淡然,觉得好像这没什么大不了一样,最多也就是在电话里对他说:“你不吃饭是不行的。饭一定要吃的。”我真是有心无力。无奈之下,我把家长请到了学校,家长也只是温和地问他:“老师说的你听到了没有?啊?以后要按老师说的去做。饭要吃的。”我当场就听闷了,难道是我的教育方式不对,我得由着他顺着他,求爷爷告奶奶似的围着他。对于这个孩子,我真是“望之兴叹”,打不得骂不得,简直无从下手,只能将就着能做多少是多少,道理都说在前头,他不听也没法!
一次,我带着其他学生到了餐厅之后,发现他又不在其中。最后有学生过来报告说“王某某正在操场的跑道上玩”。我气不打一处来,跟他说过多少次就餐纪律,他还是这样贪玩误事,于是我大步流星地赶往他玩耍的地方,只见他正趴在地上看什么东西呢。我气呼呼地跑过去把他拉起来:“你怎么又不按时吃饭了?”“我刚刚发现了一只死老鼠,我想知道它是怎么死的,是楼上掉下来死的呢?还是被猫咬死的?或者还有别的。”看着他天真无邪的表情,我当场愣住了:“这孩子,脑子还真会动,有着一股子研究劲儿!”于是,我牵着他的小手到餐厅,边走边和他说,陪着他一起吃完饭,然后再让他去玩。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关注他,有机会,便会和他聊聊,中午吃饭的时候,下意识地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自己的身边,上课只要他举手,便尽可能地请他发言。渐渐地,我发现他开始亲近我了,和我说些生活上的事,排队的时候还故意凑过来牵我的手,别的老师的话他很少听但却挺在意我的话。我又经多方了解到,原来孩子的爸爸妈妈关系不是很好,孩子很多时候是爷爷奶奶家住一个月,外公外婆家住一个月。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觉得苦了这孩子,总是呵护着他,由着他。也许这就是他那些“臭毛病”的成因了。性格孤僻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正常家庭的熏陶,而我行我素则是长辈们长久以来惯的。这反倒让我让我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平时的执拗并不是公然和老师叫板,而是他确实在坚持自己的想法却又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这也让我更加怜惜他,我想,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造成他这样的个性是大人的错,我要给他更多的关爱。
我知道他的自尊心极强,因此每当碰到他觉得尴尬的事,我便会为他打圆场。正如一位着名教育家所说,人的自尊心是前进的动力。我就像呵护那初生的芽一样呵护着他的自尊心。因为他性格孤僻,不易交朋友,我便故意抓住一些小细节经常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让他觉得在大家心目中他是个好孩子,也帮他树立威信,让他好交到朋友。而当他犯了错时,我则假装生气地一瞪,向他示意“这样可不好”。慢慢的,他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能基本遵循学校的秩序,也能认真听课,还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但要转化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他还是时不时犯浑。
一次中午就餐,他又一口不吃准备站起来走了。我想,这次得给他点颜色看看了,我假装火冒三丈,狠狠地瞪着他,一把把他拉过来,差点把他摔到地上,这下他吓傻了,愣愣地看着我。我还是继续把他拽过来,按到椅子上,然后厉声说:“吃!”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大概觉得这次是真的惹老师生气了,便飞快地扒着饭,我并不正眼看他,只让他感到我的凛冽。待到他基本吃完了,这时我才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开始和他讲道理。突然,他的眼圈红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他的头,我想他是知道错了。果然,以后的时间里,他开始悄悄地融入校园生活中去了,不再像个置之事外的“独行侠”。有时偶尔不对路了,我们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他就会意了,还颇乐于动脑,争取上游呢!
反思以上案例,对于潜能生的转化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1.教师要善于欣赏孩子,才会爱孩子
教育源于爱,但爱不可能凭空而来,老师也是人,老师不是神。看到那些自私自利、好吃懒做的小朋友,我们也会觉得心寒。有时看到一个孩子说了又错说了又错,真会气得火冒三丈。可是老师之所以为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每个孩子,我们没得选择,更不可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那么,学会欣赏每个孩子吧,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个学生身上会有他可爱的地方。只有抱着欣赏的眼光,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才能爱孩子。以上的案例中,正是因为学生观察死老鼠的这样一件小事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其实是个很好学的孩子,上课出这样那样的状况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学习故意捣乱。发现了他这一优点,我才会打心底里喜欢这孩子,去探究他表现背后的成因,找到问题所在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