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签草鞋轻打马匹,谁怕,一场蒙蒙细雨让你过上自己的生活。 苏轼的一生,犹如一团细雨,飘荡在四海之中,流放的征程,远在千里之外。 黄州、惠州、儋州,从东京汴京市出发,先到广东,再到广州,最远到达广东岛。
一路走来,既有坎坷坎坷的命运,也有人生百味,人生百感,得失,聚散,悲喜,爱恨,很快。 二十一年的流亡,耗尽了苏轼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与好朋友王安石、张惇等一时显赫的宰相相比,苏轼在屯田副使的位置上孤独地死去。 正是不公平的生活境遇,让苏轼的人生如一壶米酒,越发浓郁醇厚。
正如杨绛先生在他的百岁感言中所写,“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获得不同程度的收益,就像捣碎的香料越捣越细。地面,它们的香气越是醇厚。我们曾经多么期盼命运的波澜,到头来才发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人生最迷人的风景,其实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用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头来才发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的确,苏轼的一生就是这样。 经过青涩青年、沉闷中年、孤独晚年三个阶段的磨练,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和把握,是王安石、张惇追名逐利所望尘莫及的。 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写成三首诗,分别论述人生的三个不同境界。
不同的观点来自于看问题的角度
有人做过统计,各个阶段的数学教材中,只有苏轼的诗词被列出次数最多。 记得在初高中的课本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提西临壁》。
“横看,如岭如侧峰,远近高低不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置身于此山中。”
这首诗写得真好。 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一首哲学诗; 用古语来说,就是一首禅诗。 无论是何种题材的诗歌,都不影响它成为流传千年的名家佳作。 宋代大文豪黄庭坚曾评价“妙不可传”。 黄庭坚的意思是,苏轼把你们心里都明白的道理写出来了,只是不知道怎么用散文来表达。
苏轼一生与庐山结缘甚深。 他甚至将庐山视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因此留下了很多关于庐山的诗篇,尤其是《登庐山》更直白:“读庐山,当庐山下县。嘉兴脚下”山中,云峰对虚阁。” 苏轼坦率地表达了对庐山的热爱,他很想深入庐山读书学习,或者在庐山附近做官。
在《题溪林壁》中,苏轼从“横看、侧看、远看、近看”的不同角度,生动地诠释了庐山的不同形态和面貌。 以庐山比喻世间万物,并非如此。 同样的事情,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既不是事物本身的问题,也不是人的问题,而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而引起的变化。
如果你想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你就得让自己跳出这件事。 当局者迷,旁观者迷,处境艰难,人们永远不会做出准确的判断。
真心
苏轼是个善良的人,内心一直保持着那份纯真。 否则,他也不会被司马光、王安石、张惇等节度使朋友不断打压,也不会写出如此洒脱的文字。 读苏轼的诗,常常被这些豁达、乐观、清澈、通透的文字所打动。
公元1084年,苏轼被贬的第四年。 苏轼游庐山寺时,很高兴与寺中长辈们探讨禅理,于是写道:
“溪声是广长舌,山色不就是清身吗?八万四千诗夜来,日后何以为人。”
苏轼一生随儒入世,却精通儒释道三教。 他对禅宗有着深刻的见解。 前两句说庐山河水奔流不息,似佛门广长之舌,可覆三千大千世界; 苏轼果然不凡,巧妙地用了两个佛家典故,然后写出工整的两句。 后两句是赞颂寺院住持,不追逐虚幻的名利,不着书立传,口传禅理,是心清净的体现.
没有什么不同
苏轼临终时,穷困潦倒。 由于一生流亡在外,经常食不果腹,死时身边只有三女儿苏果陪在身边。 他留给苏果的唯一财富,就是一首名为《观潮》的禅诗。
庐山细雨,粤潮未至。 到时无事可做,庐山粤潮下毛毛雨。
这首诗乍看是诗的层次,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禅理,是苏轼一生的缩影和升华。 佛教中有记载,一位和尚说,他三六年前还没有领悟禅机,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后来才恍然大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苏轼表达的不是同一个意思。 庐山的细雨,广东的大潮,堪称世界奇观。 如果没有亲眼见过,总觉得不甘心。 当你真正看到它们的时候,你会发现庐山的细雨和广东的潮水不过如此。
苏轼用这首诗告诉苏果,人生不要有太多的执念,要学会脚踏实地。 这些世界奇观就像人生的理想目标,只能靠每个人的思考才能实现,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 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精华,酸甜苦辣咸才是生活真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