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一课时教学设计与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一课时教学设计与思考

  ----紧抓数量关系突破常规思维

  课前思考:

  像例1这种类型的实际问题比较适合列方程解题,此类题目如果用算术方法解题往往思维难度比较大,而用方程解题,其中的数量关系就不容易混淆,本节课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体会到用形如ax+b=c、ax-b=c的方程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是比较好的办法。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1—2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答解方程:你有那些方法?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X+16=19.28.7+X=10X-10.2=3.8X÷2.5=2

  2.3X=6.956.2-X=14.236.8÷X=9.2

  (二)教学例1

  1.谈话引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包括著名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相应图片)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小黑板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

  2.提问:每句话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启发: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相关文字下作出标志,说明这句话很重要)你能找到吗?

  3.引导学生观察找到的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揭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谁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你会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吗?(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说明方法)

  6.引导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你能认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中哪个环节很重要?用方程解这种应用题找等量关系时,题中哪句话最关键?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根据这句话再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呢?你能根据这些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你认为几个等量关系及列出的方程哪个简单而且便于理解?

  解题时要用便于自己理解而且简单的方法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如果让你画图表示它的等量关系并列方程你会吗?请你试一试。(小结: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方法,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启发思考:这个一 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做练习一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样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3.做练习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4.解方程:

  4X+12=521.74-2.3X=0.3620X÷2=12030X×2=60

  5.看图列方程(略):

  6.下列两个问题你准备分别各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

  大米的袋数比面粉的2.3倍少40袋。

  (1)面粉20袋,大米多少袋?

  (2)大米52袋,面粉多少袋?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五)课堂作业:练习一3、4、5、6。

  教学反思

  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首先复习了五年级下的解方程,学生对于解方程的格式已学会,解这类稍复杂的方程也很快能接受,所以在教学时我花了一些时间在让孩子找一找,说说应用题的等量关系上,交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围绕“这道题讲了哪几个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让学生说说。一堂课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不足之处:由于对解这类方程的方法格式强调不够,有少数学生解答时格式不规范,需进行个别辅导。

TAG标签: 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