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必须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深化已有的理论认识,再用以正确地指导实践。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识,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核心。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首先,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强调指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依然是我国最大的实际。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要抓好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靠发展;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靠发展;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因此,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巨大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面对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发展壮大自己。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其次,要明确发展归根到底是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从根本上说,经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决定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为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各方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九点六,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已经达到24.66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但人均仅二千多美元,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党的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提出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一目标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再次,要明确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只有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的快速增长。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把握好发展中“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强调的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但是,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能全面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硬道理。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我们既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努力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努力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要明确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明确以人为本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执政为民是各级政府的崇高使命。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就要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第三,要坚持共同富裕,把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各项办事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