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颁布以后,我校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德育原则,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与行为规范培养教育主题,努力构建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学校德育体系,不断创造贴近学校实际、贴近社会需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内容,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德育氛围,大力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一、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一学年来,全体教师积极构建德育工作新思路,自觉建立做学生良师益友的思想,关爱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在德育工作中投入情感。班主任、教导员通过家访、家长会、通讯媒介等方法和途径,与学生家长建立了育人桥梁。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实践,涌现了一批工作踏实、方法独到、教育有实效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
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一学期来,政教处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三月 “学雷锋”活动,开展卫生清扫和爱绿护绿活动。“三八”妇女节组织学生打扫教师办公室,通过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既充分展示了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实际行动,又是一次次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内化教育。
2、学校还举行了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将民族精神培育与读书活动紧密结合,学生们积极读爱国主义书籍,写爱国主义文章。通过读《托起心中的太阳》一书,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征文教育。
三、继续深化德育管理,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日常行为
1、学校日常德育管理坚持抓实抓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着力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以高一军训、宿舍管理、班集体建设、广播操等工作为载体,加强了对学生纪律观念的培养,教育学生摒弃校内外各种不文明、不安全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由于学校师生数激增,目前因校园拥挤而产生的学生行为违规现象时有,这是一种客观现象,还需要全体教师重视,对学生行规教育必须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抓苗头、抓典型,切实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给予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和改进。安排优秀学生汇报各班班集体建设特色,通过橱窗展现各班集体创建特色,以学生教育学生,更贴近学生的思想的学习生活实际,发挥了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