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技术和装备的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成为我部门工作的一个分支。又值新校区的弱电系统验收和室内各项设施和装备建设如火如荼,装备处几位同志在校长室领导下,团结一批教师,迎难而上,努力做好份内外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齐抓共管,重点突破,着力打造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样板校
本学期,区教育局为迎接2013年江苏省中小学技术装备专项督导,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技术装备工作提前进行了专项督导。我部门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认真研读和分解督导标准,制订了周密的分工计划,在几乎一个学期的时间里,专心准备,顺利迎评。
以z主任牵头协调,几次召开专用教室教师会议,严肃认真地布置工作要求,督查工作进度。同时发挥部门协调的作用,明确了图书室的分管主任z,科学室的分管主任z。在资料的准备上,做到网上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和可视化资料两手硬;在分类整理方面做到规范、健全,目录清晰,便于检索;在工作时间的分配上,提出了“白天不够晚上凑,平时不够假日凑”的口号,装备处同志带头加班,努力拿出够标准、高质量的十八类迎评资料盒,区局督导组成员在验收反馈时,明确说明我校三大类(科学室、图书室和信息化)的验收分数有两类是全区最高的。
二、以活动和竞赛为载体,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历来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本学期仅录像课参赛这一类,我部门就先后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了江苏省教研室主办的录像课评比、2013中国教育电视学会优秀教学课例评比等信息技术大赛,合计完成课例12节。这其间,以方晓平主任为主的四人录像小组不厌其烦地架设设备,录像、编辑一体化展开,有力地保证了录像课的专业技术规格。他们的设备专业化、人员专业化,不仅首次承接了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网络直播教学任务,而且屡次受邀援助兄弟学校,录像水准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除此之外,我校历年间都参加了江苏省和全国电教系列的教师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们认为:教师网络教研团队这一活动形式,能够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进一步激发和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是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学期,我们经过教师报名和人员整合,组成了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活动大赛(NOC)的队伍,他们是z分别领衔的数学和英语团队,目前已经经历了初赛,所有人员全部过关,即将参加7月中旬的全国总决赛。学期间,由于我校在教师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上的突出成绩,扬州市教育局电教馆指名要求我校组队参加2013年江苏省中小学网络教研团队竞赛,目前我校已经组成了小学品德和小学美术的竞赛班子,准备参加在8月份举行的省级竞赛。
三、以研究课题为龙头,积极探索电教活动新模式
本学期,我们在分管校长z的领导下,努力进行省教育厅百所“E学习”试点学校的工作。该项工作分设项目指导组、项目实验组和项目支撑组等三个小组,试点方案已获省教育厅通过。在新校区信息化基础建设还未完成之前,我部门汇同项目组实施负责同志z主任,积极摸索“快速阅读”、“语音输入”、“在线检测”等软件,为学习的开展做好准备。目前,该项目已经拆分成四个子课题,分别为
1.“e学习与阅读教学”;
2.“e学习与质量检测”;
3.“e学习与习作教学”;
4.“e学习与儿童发展性阅读”。
我校在常州举行的学习研讨会上做了工作汇报,下学期将正常展开试点项目的研究。
我校申报的中央电教馆及省教育学会两个“十二五”电教课题顺利开展研究活动。相关课题组人员正紧锣密鼓的开展各项研究活动。课题研究中我们着眼于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网站发布,每个课题组成员一学期都要上传“三个一”:一份教学案例、一个教学课件、一篇电教论文,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成果,有记录”。通过狠抓过程管理,争取资料层次化、系列化、最优化,早出成绩、出大成绩,电教课题的研究活动团结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教师,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认真谋划,再推“网上结对”工程的实施
我校网上结对工作历时四年有余,曾经获得过扬州市网上结对先进集体称号,方晓平、韩玉文先后成为扬州市网上结对先进个人。本学期,为确保网上结对目标达成,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校继续坚持并不断增强与小纪、武坚等五所结对学校间的交流互动。我部门以方晓平主任牵头,重点完成了扬州市网上教研平台的分类建组工作。5月中旬,我校专门邀请教育局领导以及兄弟学校校长与技术人员来学校面对面,对照学校网上结对的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网上结对工作,探讨如何全方位围绕扬州市网络教研平台,把学校网上结对与深化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内涵,注重实效,完成目标责任书的内容任务,推进学校网上结对工作向纵深发展。虽然活动资料的上传还没有常态化,但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进展。
五、细推敲,精打磨,学校新网站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