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和成效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教育也在逐步进入一个向“应试教育”告别,迈入“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阶段。它的核心是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因此,创新班级的管理方式是当前班级常规管理下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素质教育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其生源流失很严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也不好,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也有很多。以下是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实施自我管理的一些举措。
一、农村初中学生自我管理实施的举措
(一)“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创设自我管理的氛围
教育的起点是学生、归宿也是学生。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当今社会,管理者的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人翁的地位,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主动承担责任,也即管理者做到“目中有人”。
笔者在担任班级的班主任时,首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很强的,而自我管理的理念就是要倡导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统一化,然后和学生们一起制定班级的公约。在制定过程中,笔者向学生展示班级公约的意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离不开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这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在集体中健康成长的依据。但是它和我们所熟悉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截然不同的,它的形式更灵活,每个同学都是班级公约“立法者”。在“如果有一天我是班主任”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们向老师提供了很多的“金点子”,管理者通过整理形成班级有特色的班级公约。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这个过程,感受到了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在管理着自己。然后我们每个同学在班级公约上签名,最后张贴在教室的文化一角。班级公约是大家的约定,因此人人平等,学生们深切体会到了参与班级管理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自己是班级主人的地位,体现了学生的民主性。
初中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对自我的行为有一定的判断性,此时的他们渴望老师及家长对他们的尊重。显然“班级公约”让他们觉得老师尊重了他们,从心底里接受了这样的管理,这种自我意识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二)“独立的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班级中除了学生的学习外,还有很多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的实施可以由学生独立的来开展。每次活动的开展都要做到有准备,有评比,有记录,有总结,有成果,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应该是帮助指导学生的角色。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的指点;当学生出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和支持。班级活动让学生独立的开展,也不是老师甩手不闻不问,而是要贯穿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支持者、指挥者而存在。这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会得到调动、信心会得到鼓舞,同时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会逐渐的被培养。
初中的班级体中,主题班会是最频繁的班级活动。选好题是活动成功的一半。笔者引导学生从本班的现状和同学的本身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思想,抓住身边的人和事选好主题。我们班的班长黄同学,是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好班干。他动员全班同学举行了“小小爱心,汇成大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