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学年的教学我们深刻认识到技术课程的理念、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对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和课程实施水平至关重要。
一、我校通用技术课面临的现状
1、观念有待转变
虽然课改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不论是直属中学还是面上中学,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对于通用技术这门没有列入高考范围的科目,对于这门课怎样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认识也还停留在劳动技术课上。因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压力实在也大,所花时间也多,所以他们也没有在通用技术课上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
2、配套设施跟不上
我校还没有设立专用教室(正在筹建),至于配套的仪器实验器材也无从谈起,这就无疑为教师上好这门课带来很大的难度,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热情也就不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学生也学得很枯燥。
3、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存在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演用一门普通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当遇到动手时,就穷于应付,教师的思维和理念跟不上,也就无从谈起为学生建立技术的思维和理念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使这门课的系统性也达不到预期目的,也就是忽视这门课的设置初衷。
4、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由于对过去劳技课的理解,就是动动手,领着学生“做”的课,目标还停留在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观念、创新、素质的培养,也就谈不上设计,分析产品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更谈不上了。
二、课程理念的感悟
1、技术课程新在何处
一是目标新,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从普通高中的性质、特点、任务出发,回归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进行目标定位,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交流与处理,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构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这在培训之前是感受不到的,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迁移能力的发展,为每位学生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内容新。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内容的设置,实现了技术课程形态的历史突破,是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的标志之一。
技术课程内容以模块为基本单元。课程内容既包括那些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未来科技走向,具有可迁移特征的内容,也包括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有利于课程实施和学生选修的内容。
三是实施策略新。在条件上采取“只提要求,不明确规定载体”等策略,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的空间。教学上,注重学生全程参与,亲身经历,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等,力求实现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评价上,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证书制度。
2、通用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的建立
通用技术课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造的精神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注重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到所能理解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技术信息,从而领略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意义,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明确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通过对基础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的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一、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二、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三、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四、创造性想像、批判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五、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
目标的明确,使今后的课将不再停留在劳技课的基础上,而是有目标地从以上五个目标上去追求,从而改变过去教学的盲目性,模糊性和随意性。
四、教学方法的感悟
教学活动中“度”的把握: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们感受到: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探究,而教师则在一边观望。到底教师应该在这一教学领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认为:“法”的含义有二,除了教学的方法,手段,策略以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也可延伸为一个“度”,即标度。课程所确定的目标,不管教师如何教,教法如何,都应以目标为基本准则。另外在完成目标的教学任务之后,条件许可下,也可适当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这就涉及到一个“度”的掌握的问题。
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受本身知识面的影响,其研究问题的深度不会太深,事物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学生还不能较好地体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一个尺度,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引导,适当提示。例如:在进行《设计方案》的教学中,学生设计凳子的方案很多,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的各有千秋,在鼓励学生获取成就感受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凳子背后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情感态度和时代背景。经老师的提示学生将很快提出:石凳、雕花凳,上马凳等等,许多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时代背景,并对其结构型进行研究,而且兴致也极高,课堂气氛活跃。由此才真正发挥出学生本身的创造能力,及文化技术素养,使课堂教学目标可以顺利实现。同时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技术课的目标,以免上成一节有关凳子的欣赏课,失去了这个“度”也就失去技术课的目标了,成为一节非技术目标的课。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们的感受是非常多的。以上只是我们对所处的现状的一些认识和这门课的思考。通用技术这门课是否上得很“技术”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努力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