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长期谋划。形容蓄谋已久,存心去干某件事。处心,存心。积虑,蓄谋已久。 属于贬义词
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假烟、假酒、假药,处心积虑的坑害群众,扰乱市场。
我家隔壁的老大爷...天天处心积虑的...逼大白公鸡下花花蛋~
造句长治久安 踌躇满志 处心积虑 组成一句话非常急
踌躇满志的总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处心积虑,不辞辛苦,终于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处心积虑”该怎么用好?
“处心积虑”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出错频率较高的成语。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不了解其所出典故,忽略了这个词内在隐含的感情色彩。结果是贬词褒用。一篇宣传某国企厂长的文章中写道:“这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自从他当上厂长后,经过三年处心积虑地经营,终于扭亏为盈,走出了困境。
”作者用“处心积虑”目的本为突出厂长为企业复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但是用了这个词不仅没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反而让读者产生误解。一篇批评家长过分干涉孩子自由的文章说:“家长处心积虑,孤注一掷,不惜牺牲孩子童年的欢乐而换来的所谓成功,其实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家长们的行为固然不值得称道,但是用“处心积虑”来形容家长因为望子成龙所付出的心神劳累,显然也有点偏颇。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得从“处心积虑”的来源说起。
《左传》中记载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历史郑伯克段于鄢,说的是郑庄公和他的弟弟共叔段之间的恩怨故事。
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是逆产,这在古代被视为不祥,所以他的母亲姜氏很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庄公即位以前,姜氏屡次向庄公的父亲武公请求立共叔段为君,但未得逞。庄公即位以后,姜氏又多次为了共叔段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郑庄公仍都答应了。 大臣都劝说他不能过于纵容其母和弟,但庄公似乎并没放在心上,直至最后共叔段起兵谋反,庄公将叛军一举击败,流放了母亲,逼走了共叔段。
这段历史《梁传隐公元年》也记录下来,并评论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 处心积虑成于杀也。”意思是说,郑庄公虽然知道自己的弟弟共叔段怀有谋反之心,却有意纵容,其目的就是要杀掉自己的弟弟。这种故意放纵其实是一种阴谋,蓄谋已久,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谋算以达到目的的行为就是“处心积虑”。
在这个成语的含义中自然隐含了贬义的感情色彩。
厂长为企业走出困境需要智慧和谋略,但不是阴谋,所以不能用“处心积虑”。家长为孩子即使方法欠妥,但其出发点肯定也不是坑害孩子,当然也不能说是“处心积虑”,这里如果换作“殚精竭虑”就比较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