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 >> 培训总结 内容页

东北人为什么不好惹?

当代社会,人们对一个群体产生认知,有两大来源:一是靠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得出结论,二是从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里接受信息。


不幸的是,这两种渠道都在促进大家对东北的刻板印象。


先来说生活中的直接接触。


人们都是自己认知边界的囚徒,很多时候会有“周围即世界”的错觉。当生活中接触到的东北人给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时,你便很容易推导出“东北人都不怎么好”的结论。


而恰好,不管你是哪里人,遇到东北人的概率都很高。


因为第一,东北人太多了,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不算蒙东,只是东三省,总人口就有1亿零九百多万人(109513129),比任何一个其他省份都要多;


第二,在外的东北人太多了。九十年代国企改制,下岗潮席卷全国,而全国下岗工人中有四分之一在东北。本地转型期消化不了这么多劳动力,他们只好外出寻找机会。


而转型期漫长,一直到现在,东北地区人口流出依然严重。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从2013年开始,东三省连续7年净流出,7年合计外流164万人。这也就造成了有些人调侃的“除了东北,哪儿都是东北人”的情况。


第三,在外的东北人太容易被辨认出来了。无需多说,一开口,口音就会帮我们自报家门。


第四,在外打工的东北人里有大量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最多的服务产业,如餐饮、零售等。


如此一来,东北被暴露在外的几率,以及给别人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象的几率就比其他地方的人大了不少。


再来说,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东北话几乎是喜剧里最常见的一种语言。陈佩斯老师曾经说过,喜剧里一个基本的观演关系就是,要让观众觉得他自己比演员高一等。


东北话本身就有种朴实感,且调门高,适合舞台表演,而且东北人又确实比较有喜剧天赋,因此东北话成为喜剧届最忠爱的一种语言。而在小品、喜剧里的不断出现,反过来又强化了大家认为东北话“搞笑、朴实”甚至是“有点土”,以及“说东北话的人不如我”这样的心理感受。


这种逻辑被扩散到了日常的很多角落。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想要标榜自己“有趣”的时候,最简单一条捷径就是“说东北话”。


某音上,一些说东北话的帅哥、美女的视频评论区,全是“可惜不是哑巴”。而这些网红自己也往往把这当做和其他颜值类网红区分开来的特色。


明星上综艺节目总被要求学说东北话,就是因为大家觉得东北话“好玩儿”,并且东北话“土”,和明星的高冷能形成反差感,让人觉得没有架子,平易近人。


本无恶意的表演逻辑,把东北话、东北人和“土”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风靡全国的东北剧,如从早期的《刘老根》、《马大帅》,到现在的《乡村爱情》,故事场景基本发生在农村,不免带给观众一种东北现在还人人都坐在炕头的感觉;


场景发生在城市里的东北剧,如《钢的琴》、《白日焰火》、《无证之罪》等,也往往突出的是东北的寒冷、荒凉,或作为衰落的老工业城市的“赛博朋克”感。


简言之,影视剧中的东北,从不以单纯的“现代城市”面貌示人,它必须以某种符号形式出现。不断提醒着观众,1.“东北”是不同的;2.这种不同不是简单的差异,而是某种程度的落后。


除了影视作品外,网络也为东北被地域黑提供了场所。


前面有提到,“周围即世界”是偏见产生的温床,那网络是让我们周围的世界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


很多人觉得我在网上能看到很多新闻,远在地球另一边发生了什么事儿,我在家里躺在床上就能看到,阅尽天下事,我见识更广了。但实际上,见识多了不等于你的思维会更广阔。很多时候,网络其实只是在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偏见源源不断输送养料。


有一个术语叫“信息茧房”,我们每天在网上看很多东西,某手、某音、某条、某站,这些大公司花很多的多钱雇很聪明的人,设计一个算法,就是为了让你看到的东西都是你喜欢的,这样你才能把更多时间花在这个软件上。


我们越相信什么,就越能看到什么,越看到这些,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越有自信。


我们因此被困在自己固有的喜好和认知里,就像蚕被困在茧里一样。


你在网上给“东北衰落了”的内容点过一次赞,之后就会看到无数“东北经济不行了”,“东北人都有问题”的推送。


这本质上不是你的错,是资本和技术的问题。但长此以往,对东北和东北人的地域黑,很容易会在你的头脑中占据阵地。


最后,说了这么多,再来说一说东北自己的问题。


第一,东北被歧视,最直接的原因是穷。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这本书里说过一个观点,大家尊重有钱人,不是尊重他们的钱,而是认为有这么多钱的人本身会有某些高尚的品质。更进一步的,财富甚至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记忆。


对东北以及全国很多经济落后地区的地域黑,背后的逻辑正是如此。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其实决定因素是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时代发展的滚滚浪潮。


农业时代让位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进入互联网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一直繁荣,财富的转移,很多时候依靠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进程。


可是这些东西,很多时候人们看不到,而只把原因归结到地方人民的品性上。认为穷的地方之所以穷,是因为那里的人懒惰、不思进取,富的地方之所以富,是因为那儿的人脑子灵活又勤劳。


建国之初,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被大力宣扬,全国人民都知道东北人民和河南人们勤劳朴实、踏实肯干、有担当、有作为。


近几十年来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地区产业转型还在阵痛期,经济发展落后于东南沿海各省,于是河南人一下子变成了骗子、小偷;东北人一下子变成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没能力还脾气暴躁的代名词。


经济上的成功者将异己的东西统统都归为落后与野蛮,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止是差异,还成了差距的体现,人们有意识地删除了东北建国初的辉煌形象 ,强化了对东北文化中缺点的记忆。


第二,东北人对某些地域黑标签并不排斥。


这一点可能有争议,但确实是我自己作为东北人的一个观察。


关于东北的地域黑有很多,其中“好斗”这一条,以各种形式的表述存在。


极端一些是“东北人都是黑社会”,温和一些的是“东北人普遍脾气爆、不好惹”。


实际上,东北地区的犯罪率并不高。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的报告,2015-2016年,全国涉黑犯罪案件量最高的省份排在前五名的依次是:广东、河南、山东、湖北、江苏,一个东北省份都没有。


“东北人都是黑社会”这一点不攻自破,但东北人普遍脾气爆、不好惹这一点,却没有那么好澄清,因为很多东北人自己也在承认这一点。


和“河南人都是小偷”、“福建人都是网络诈骗犯”这种直接指向法律和道德层面的指责不同,“不好惹”似乎只是一种脾气性格的归纳,而且没有直接的伤害性。甚至于,还会因为与文明社会深藏在人们心底对合法暴力的崇拜暗和而受到东北人自己的宣扬。


在传统性别观念盛行的时代,东北男人对这一标签不置可否,甚至暗自骄傲,因为这表现出他们“有男子气概”;在女性权力意识崛起的当下,东北女人将“不好惹”视为东北地区男女平等的一种体现。出门在外,有“不好惹”这三个字傍身,对于一个人来说也并不是坏事,因为不好惹就意味着,没人敢轻易欺负你。


所以当我们坦白面对事实,会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东北人自己也是部分标签建造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