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小学2014新学年工作总结
--涤故更新化秋实
2014学年,是杨梅小学扎实工作、力求创新的一年。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学校以务实创新为动力,科学管理为主线,继续推进“文化滨小、特色滨小、精品滨小”的建校目标,着力关注“特色滨小”的创建,努力在学校发展的多个方面形成滨小独有的特色,打造滨小这一教育品牌。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这涤陈出新的一学期实践与反思总结如下:
1、以“学习”为路径,打造“新”管理团队
一个优秀的引领团队能够使整个学校步调一致,高速的发展,而这样的团队有其内在的特点:会学习、会交流、会创造性地工作。这样的一支高素质的中层队伍,就越发能体现出学校运作的潜能和效率。因此,我校在这一学年开始,致力于打造合作团结创新高效的班子领导集体,具体做法如下:
(1)构建扎实有效的班子学习模式:切实发挥班子学习的主动性,采用轮流主持的方法,先选择一个合适的管理主题进行学习,然后根据这一主体进行典型案例研讨。并将日常观察所思形成小案例汇报,由大家共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反思,在思考中领悟管理的艺术,在交流中增进合作。
(2)试行管理月记交流制度:要求每位中层能对自己在一个月中所做的工作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对这些工作进行自我的评价,并在每月一次的中层干部例会上进行交流,接受大家的监督与评议。学校根据工作实绩,对每位中层工作进行月评定。
(3)开设管理人员网上信箱: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性化,学校除开设校长信箱外,各科室都设立信箱、留言板,直接接受教师的各种建议和要求,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提高管理的效率及透明度。
(4)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建设:学校把教研组组长、团队负责人、办公室主任队伍的建设作为基层管理队伍建设的重点,完善聘评制度,真正让滨小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有荣誉、有地位、有实惠,让优秀的教师争做学校的一线管理者。
(5)严格月工作反馈制度:认真执行各科室月工作反馈,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共计解决基层上报事件21件。形成了上下一心,合作和谐的新面貌。
(6)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学校与教师签订“师德责任状”、双拒责任书”。
围绕“追求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的师德教育专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广泛开展“诸暨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积极参加街道有关论文评选与教育局关于“人文精神”讨论活动,出期刊两期。认真学习十七大文件和十七大党章。在校园网专题播发“十七大”文件解读。
党章修改解读,加强对新老党员的自我反馈教育,回顾入党历程,思想现状,制定未来规划。
加强行风建设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教师满意率调查、行风评议问卷调查及“三评”“五联”活动,提升学校的形象,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地取得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各项调查满意率达99.9%以上。
2、以“适合”为标准,建立“新”评价模式
学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用反思的眼光看问题,发现我们的一系列评价模式已“陈”,不适应或者已可以被淘汰。要使学校继续以较大的步伐发展,必须从整体提高教师的素质出发,满足多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因此,开学初学校就对教师评价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教师读书文化的夯实。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是专业发展的根基,我们通过读书推荐、读书汇报、读书沙龙这“三读书”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让滨小的教师养成饭后茶余与书为友的习惯。
(2)教师考核制度的新调整。从原来的8条评价标准下调至6条,使得考核项目更集中,更公平。同时,教师可以对其中的项目进行自我目标选择,更有利于发挥特长,集中精神。一学期下来,该学校评价成为教师工作的新动力机制,为教师的新发展的注入有效动力。学校呈现出“花开得像花,树长得像树”的一番“欣欣向荣”景象。
(3)个别化培养的力度的提高。制定个别化培养计划。刚加入滨小教师队伍的蒋仙霞老师,我们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培养方案,方案拟定了合适的发展愿景,详细的操作策略以及优先的学习平台。使得她能够通过机会营造、外出学习、专家引领等方式很快适应学校并能够在学校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特色教师、特长教师。果然,短短的一学期,在这样的操作模式中,蒋仙霞老师获得诸暨市综合实践优质课一等奖,人文精神比赛二等奖,家长满意率100%等业绩。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将将此项工程逐步稳妥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