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九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有感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感,第九届,学科,整合
参加第九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有感 本文简介:参加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有感沈阳市第五十中学生物学教师:曹婷婷唐山,这个城市的名字被大家熟知,是因为它是座经历过苦难,浴火重生的城市,而今年9月24——26日,它却与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学术年会紧密相连,这次盛会就在唐山开平隆重召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
参加第九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有感 本文内容:
参加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有感
沈阳市第五十中学
生物学教师:曹婷婷
唐山,这个城市的名字被大家熟知,是因为它是座经历过苦难,浴火重生的城市,而今年9月24——26日,它却与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学术年会紧密相连,这次盛会就在唐山开平隆重召开。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这次全国级别的优质课大赛,激动之余不免紧张。回顾两个多月来的录像课拍摄、决赛这几天的反复磨课以及最终的现场比赛,感想很多,收获也很多。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确保了大赛的顺利进行。他们为大赛做了充分的准备,宣传资料从书刊到光盘,当地政府也是积极参与,对于远道而来的参赛老师及观摩的老师,他们的接待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考虑周到,从接站到安排住宿,再到平时的全程陪同,一直到返程时为我们参赛教师专门委派的接送车辆,都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了他们对教育的积极支持和高度重视。我们就是这样感受着教育的神圣与崇高。
全国各地这么多的老师来参加比赛和观摩这样的大赛,其目的就是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提高有效教学的目标。亲身比赛,真实的影响了我的教学思想,特别是提高了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在开幕式上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更是让人受益匪浅。
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是电教馆田主任、赵老师,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申老师为我们都做了细致的指导,做了精心的准备,准备课件、言语表达到学会放松,避免紧张,每个环节争取都做到滴水不漏。生物学科被分在理科综合组参加比赛,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和综合实践课。我第二个上场比赛,在充足准备的前提下,站在讲台上说不到两句话,我就开始渐入佳境,紧张的心情开始放松下来,顺利流畅的完成了我的说课展示。最后专家对整个优质课比赛的展示做了点评,理综组评委重在一下两个评价标准:
一、教学设计基本理念是否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包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否得到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得到关注和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是不是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否明显。
二、信息技术整合点的应用是否合适、准确,反对为了应用而应用信息技术。
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参赛教师各个身手不凡,他们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对于课堂的掌控以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运用,让人充分体验到了课堂教学的赏心悦目。尤其是同题异构现场课的参赛教师,把一堂同样教学内容的物理课,上出三堂风格迥异的风格,让我深受启迪。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都有其自身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教师应从现代教育技术中精心选择那些最有助于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技术手段,既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育技术手段加以选择。今后,我将努力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
篇2:观《谏逐客书》有感
观《谏逐客书》有感 本文关键词:逐客,有感
观《谏逐客书》有感 本文简介:观《谏逐客书》有感近读《谏逐客书》,略有感触。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的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远见,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治国用人路线。文章
观《谏逐客书》有感 本文内容:
观《谏逐客书》有感
近读《谏逐客书》,略有感触。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的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远见,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治国用人路线。文章表现的不分区域,任人为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一开头,李斯就表明自己反对逐客的观点,但措辞并不尖锐。他没有说逐客是“陛下之过”,而是委婉地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既表示自己不认同,又没有让君主难堪。
然后,李斯引用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用贤士而强国的例子。引例实在,具有代表性。在引例后,他适时地写道“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李斯由所引之例得出的结论便是秦若要强国,不能不纳客卿。而强国,称霸天下正是秦王所追求的,这一开始的话便已说在秦王的心坎上了。
再往下,李斯大篇幅地描述了秦王喜爱他国珍宝,运用反证说明秦王并没有完全抵制他国之物,由此过渡到如今逐客之况。文笔顺畅,合乎情理。李斯指出若是只重声色珠乐,轻视人民,这就不是驾驭诸侯,使四方臣服的方法了。虽然是指出秦王不当之处,但语调平和。虽然没有锋利的话语,却又一针见血。此段最后的焦点又集中到了称霸天下这一点上。
往下一段,李斯更说得巧妙。一句“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就能有效地勾起秦王的忧虑。逐客就等于让别国壮大力量啊,这是一心要称霸的秦王绝不容许的。即使秦王开始时有多么坚决,此刻也不得不动摇了吧。
最后,李斯写道“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表明逐客会令秦国处于危境。在说明的逐客的结果同时,又间接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我反对逐客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因为这对秦国是不利的啊。这就引导秦王从李斯所希望的角度去看这篇文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
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
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反观我们现在的人力资源政策,依然有很大程度上的缺失。特别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就存在很大的不平等,以高考分数为例。城市本地学生的分数只要达到重本线以上就能轻而易举的安心读书,而别的城市和偏远山区的学生超过当地重本线一百多分还要挤破头颅才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读,试问这公平吗?还是说他们的素质真的比不上这些高贵子弟!大汉卫青是干什么的,养马卒,可不照样立丰功建伟业,这些例子比比皆是。个人愚见,不管是底层的农民还是白领精英,只要有德有才或一技之长都应一视同仁。
再者应给予一定的奖扶政策。
这一点不是说没有金钱的诱惑就没有人才的献策,这只是对有功人士的奖励而已。
我们且看美国,美国从建国到发展成世界头号强国,只花了二百年不到时间,这和美国的人才政策时息息相关,美国是移民国家,有这些人才所追求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和吸纳人才的政策。正是美国的移民政策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才的包容和优越的待遇,让源源不断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的聚集荟萃于此。从改革开放后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截至1995年底,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生共25万人,回国的有8万人,有16万留在国外,60%的在美国拿了绿卡。那么可以想象,从1995年后到现在,中国又有多少赴美留学学成后留在了美国。古时尚有“赏罚分明”,我们现在也应该接力这种美德。
正如李斯所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脱离群体都无法生活下去,况一企业,况一国家!
当然,不同的阶级层流对人才的定义各不相同,各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也就不同,各取所需,共同进步。虽要广纳,但切勿盲目,正确选择正确对待,又有合理的方针,定事半功倍!
篇3: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本文关键词:有感,青年,选择,职业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本文简介: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摘要:根据青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表达的观点显示出他理性的思维,出众的人格,深远的目光,并从中获得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启示。关键词:选择职业理想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是一个为全世界人民奉献的伟人。在马克思众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本文内容: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摘要:根据青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表达的观点显示出他理性的思维,出众的人格,深远的目光,并从中获得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选择
职业
理想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是一个为全世界人民奉献的伟人。在马克思众多有高度思想深度的著作中,我却选择了这样一篇写于他中学毕业的论文。这是马克思青年时代的作品,其中虽然没有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跟后来的著作相比语言也稍显稚嫩,但是仍给人以鼓舞的力量,读起来也很能让人产生共鸣,传递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
文章开篇提出了自然赋予我们“选择”这个权利,而我们如何选择,怎样才能使我们趋于高尚,马克思提出了他的观点: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职业。接下来,他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职业:
1.
不要贪慕虚荣,不要争名逐利;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性分析。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所欺骗,受幻想所蒙蔽。”虚荣常常会给人幻想和光辉,追逐名利只是带给我们一时的快感,只是感情上一时的满足,而感情上的冲动不能持久,面对影响我们一生的重大抉择,我们必须运用理智。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刚刚中学毕业的马克思就是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稳重的青年人,他冷静的看待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斗争,并提出要理智的对待问题,不能被一时的激情冲昏头脑,他还不爱慕虚荣,淡泊名利。这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苦苦纠结的问题,马克思却目光坚定,目标明确,实为难得。
2.
考虑自身体质,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切忌妄自菲薄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存在。”青年人有一腔热血,渴望刻苦己身做出一些成绩,常常会忽视自身能力的限制而盲目蛮干。这里马克思并不是没有勇气的表现,而是目光深远,考虑问题周全的表现。试想一个蛮干的人常常从事超出他能力之外的工作,他能做好吗?他并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会遭到打击和失败,会产生对自己的自责和怀疑,这样对他自身的人格塑造也没有好处。
3.
选择能使我们有尊严的职业
选择能使我们有尊严的职业能让我们高尚起来,更能激发我们作为主体的创造性,而不是像奴隶和机器一般劳动,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价值。
4.利他利己相结合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青年人在习得知识毕业后常常会想选择一个对自身如何有利的职业,一切思想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很少想过对他人的影响,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恶性竞争和在位只为自己谋福利的腐败事件。利己与利他并无矛盾,利他却能让我们变得高尚,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价值。“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青年时的马克思已经有为人民献身的思想萌芽了。
如果马克思只是单单写这一篇表决心指方向的文章,谈理想谈人生谈的天花乱坠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话,这篇文章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后人也许只会把它当做一篇励志文来读。但是,马克思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他的思想!而且做得更好!青年时的马克思本可以选择高新高社会地位的工作让自己衣食无忧,但他最终却选择了一条为人民斗争的革命道路,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为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成为了一个高尚而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虽然这篇文章仅是马克思中学时代的毕业论文,当时的马克思还没有表现出他的价值观和深刻的思想,但准确而平实的语言却道出了他坚定的思想。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们,择业是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抉择,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如何去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和他人又能做出怎样的贡献,这是读了马克思这篇文章后我们需要深深思索并从中获益的。我们不能只做一个利己的人,要为我们的社会奉献出我们的光热;我们不能做目光狭窄争名逐利的人,要目光深远。
参考文献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王珏
《对择业与就业的思考》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年9
月
第
23
卷
第3
期(
总第
57
期)
陈玉君,黄利秀
《青年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教学与研究
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