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差生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王应兰) 本文关键词:神圣,职责,差生,转换,教师
转换差生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王应兰) 本文简介:转换差生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耿马县孟定镇福荣完小------王应兰待优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表现尚好、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差生也声称自己处于第三世界的国度,无人问津的角落。因此,他们便带着世俗的偏见逐渐自暴自弃、散失自信,整日抑郁寡欢、愁眉不展、无心学习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后进
转换差生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王应兰) 本文内容:
转换差生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耿马县孟定镇福荣完小------王应兰
待优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表现尚好、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差生也声称自己处于第三世界的国度,无人问津的角落。因此,他们便带着世俗的偏见逐渐自暴自弃、散失自信,整日抑郁寡欢、愁眉不展、无心学习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后进生,心灵显得脆弱,经不起胡乱碰撞。虽然他们在班上为数不多,但能量很大,破坏性强、影响面广。这些学生尚未转化之前,对学校教育教学起着危害作用。
“差生”形成的原因之多,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的原因,即主要有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所导致;二是主要由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所导致;三是主要由学生的家庭关系、家长素质、家教水准以及周围环境所导致;四是主要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导致;五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接二连三更换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所导致;六是缺乏“爱心”所导致。人们往往把“差生”的形成归结为后五个原因,却很少重视从教育、教学本身查找原因和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班,一所学校,若“差生”转换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学生的总体成绩也难以提高,更谈不上全面推进质量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特别是在在大力发展质量教育的今天,转换“差生”的工作十分重要,不可忽视,而有的人误认为:“抓素质教育就是不管差生,不看分数,少做作业,只要开展好各种活动就行了。”这种看法和说法绝对是错误的。我们深信:减负,不是不要质量,松绑更要有竞争,抓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对于后进生如何管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教育状况。离开了后进生的转换,就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因而转换后进生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如何转换后进生?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就此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差生”的主要表现形式
1.传统的“一刀切”、“统一化”的模式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是形成“差生”的首要原因。延续至今的班级集体授课制教学对“差生”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一个教师面对几千、几百个有差异的学生,而凭借的却是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案,实施的是一个教学目的及要求,采用的是一个教学方法步骤,希冀理想地达到统一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适应者则顺其自然得到正常发展,不适应者则停止前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被淘汰。
2.家庭教育的缺陷。我们有不少的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不懂教育的基本规律,不教孩子做人的基本道理,使孩子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具体表现是:其一,家族行为的不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父母目光短浅,生活平庸,言谈粗俗,甚至热衷于赌博、偷盗、离异等,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使孩子的学习和道德品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二,野蛮粗暴的教育方式。一些父母“黄金棍子出人才”的信条,对子女轻则骂,重则打。导致子女不敢讲真话,胆小懦弱,厌恶学习,仇视教育。其三,父母离异。和睦相爱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温馨驿站,是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相反,充满“战争”的家庭,会歪曲孩子的道德是非观念,在幼小的心灵上投下生活的阴影。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失去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堕落毁灭自己。其四,娇惯溺爱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的娇生惯养、迁就溺爱、,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任性刁蛮的性格。他们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及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责任心、义务感。
3.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形成“差生”的一个因素。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重文化知识传授,忽视逻辑思维训练,重视成绩成果渲染,忽视平时教育过程,重视模仿照搬,忽视能力培养,重视智力培养因素投资,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大讲特讲,灌的多,学生缺少多练难消化,或者只满于对某一内容的会解能算,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潜移默化,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陷。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感召下一直片面追求升学率,每年都只是那么几个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能继续进行再教育,忽略了多数学生的发展,这些学生升学无门,就悲观失望,自甘落后。其次,教师的主导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后进生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态度生硬,有的甚至厌恶、歧视后进生,把他们看成班上的“害群之马”,撒手不管,听任自流。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再则,学生主观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学生意志力非常薄弱,遇到困难便停止不前,当学习中的困难堆积如山时,成了他们不可跨越的障碍,导致在下坡路上越滑越远。
4.缺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学生抱有“智力低下”的偏见而不重视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弊端是形成“差生”的一个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反应比较迟钝、接受能力差,则需要教师反复讲读几便。学生还是听的糊里糊涂,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较差,同学和教师就认为这些学生“智力低下”,不可救药。于是看见这些学生不是摇头就是摆手,对他们不抱“一线希望”,甚至撒手不管,使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属于一种“特殊地位”。这是各校一些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长此已久,好多学校好些教师都在全力以赴的抓教学质量,抓升级、升学率的提高。其诀窍是严把“三关”,即:一是入学关。刚入学是一年级新生得通过“口试”、“数数”、“听写”、“辨色”等几道关口,否则“没门”。二是训练关。大搞“题海战术”,如课堂训练、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家庭作业等,使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里不能自拔。三是考试关。什么“单元测”、“模拟考试”、“小考”、“中考”、“会考”、“统考”等等,
仍然挥舞着“考试”这条棍棒不放。学生受到压抑,非智力因素得不到发展。
我认为,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形成的一股“合力”,而智力因素是学习的操作运转系统,这是人类获取知识、消化知识、转换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意志、情绪、性格等)则是学习的平衡调节系统,他对人类起动力、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可以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保证学习上的成功。
可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兴趣广而高,而毅力明显不足,有的进取心强,而情绪极不稳定……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把握机遇,因人施教,扬其所长,补其之短。只有这样,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难,要转换差生也不难。
5.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腐朽的不良诱因也会渗透到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的心灵中。在思想上、行为上毒害着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也就逐渐多了起来,从而使这部分学生滑进后进生的行列。
二、转化差生的对策
1.要转变教育观念,变“教”为“导”,确保“差生”的转化工作顺利得以实施。这不仅仅是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过去,不同程度的破了程式化教学,批评了“讲风太盛”的积弊。目前,把学生当做容器的“填鸭式”教学之风,虽还时有所见,但已有所克服。可是,仍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其一,备书不备人,备“教”不备“学”,老师的备课笔记,只不过是“教参”的翻版,长此以往,仍有形成新“程式”的可能;其二,某些地方,“一问到底”代替了“一讲到底”。两种倾向,两个弊端,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目的。以为,单纯传授知识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适应力,就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怎能担当起建设文化,创造未来的重担!在教育教学中,又怎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怎能转化“差生”的教育工作呢。
实践证明,学生接受知识是有意义的接受还是机械的接受,决定于“教”与“学”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并且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同时还能较好的预防“差生”和转化“差生”。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去探寻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把握最佳结合点,确定理想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过程。还要注重运用直观建立表象,注重逻辑推理,弄清来龙去脉。这样有利益大面积提高学生质量,有利益转化“差生”工作。
2.要为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获取成功的喜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改革传统的“统一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既有智力的差异,又有知识上的差异,还有非智力的差异等等。其次,要完全相信凡在本校学习的学生都是能学好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智力差异因材施教。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对接受比较慢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对他们进行达标性测试,让每个学生都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让有关学生量力而行,迈小步前进,同时对一些“差生”更要采取先慢后快,先低要求再逐步提高要求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补缺”的方法,通常教师对学生的补课总是补在后,其实同样花时间不妨补在前。这就要求教师在授新知识前,先给这些差生讲一讲,或者先做某些知识的铺垫,这样他们上课时能听懂、能学会。总而言之,我们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概念,只不过是成功的程度、收获的大小不同而已,但对每个学生来讲,这个“成功”的激励作用是同样令人陶醉,因此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也可称之为使每个学生能获得成功的教育。
后进生比一般的学生接受能力差,获得的知识较为零散,会出现知识的断层现象。所以,对每个后进生要进行查缺补漏,精心辅导。在学习上他们对词语不理解,对课文读不通,修改病句等一些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根据每个后进生知识基础,都应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加以个别辅导。这些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朝夕间形成的,转化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艰苦而复杂的工作。在转化过程中的“反弹”现象,教师切不可丧失信心,应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这样,后进生的转化,一定会取得实效。
3.理解和尊重学生人格。我们都知道,当父母的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既疼爱身体健全的孩子,也疼爱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通过母爱,减轻孩子的痛苦。教师应当用慈母般的爱去与后进生沟通心灵,理解尊重他们。当他们亲近、信赖你时,他们就会把你的要求和教育认为是出于好意的劝导而乐意接受。而反之,师生之间无法沟通,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充分理解后进生,清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后进生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很多缺点和错误,但他们是涉世未深的孩子,抑制力薄弱,感情起伏大,思想尚未定型,小缺点小毛病反复发作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可塑性强,要做好转变工作,是需要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要有耐心、找出后进的原因,善于理解他们,给他们以信任、鼓励和勇气,逐步清除自卑心理。常言说:“情通而理达”,不理解他们,师生之间的冲突,又怎么能受到教育效果。
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以诚相待,使之树立起信心,逐步克服缺点,用心灵赢得心灵。对他们应有人格上的尊重,充分挖掘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教师要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作为突破口,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使之产生成功感,树立上进心。使一方面的成功“迁移”到其他方面,有量变到质变。教师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应给予充分关怀和尊重。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只有想法设法变换学生的角色,才能全面性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才能树立差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在班务会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当当小教师,不当让好学生来当,而且让差生也来试一试。让差生既享有督促别人的权利,又给予上台汇报、演讲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悟出自身的价值,分享“一视同仁”的乐趣,品尝集体温馨的滋味,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
4.贴近交流,显示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条教育原理一直为广大教师所津津乐道,经常作为教育学生的有效办法,差生长期受到冷落和歧视,对于批评、说教早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对他们来说,更多的需要是爱、关心、别人的尊重,以及教师的贴近与交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主动给予他们爱,从各方面关心、尊重他们,进行理智的交流,使他们不再对教师敬而远之,而把教师当做值得信赖的朋友。在此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教育、循循诱导,效果与前则大相径庭了,这便是“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深刻内涵。
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做到耐心说教。在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中,应做到不间断、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也是考验教师对差生是否具有耐心的一个标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95%左右差生的不良习惯、品性已经处于定型或半定型状态。就是教师再费心机,对差生说服教育,他们只能保持一段时间。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不能急于求成,立竿见影,要能平心静气、顺应规律、遵循反复,对差生耐心教育。我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差生在学习或思想上出现反复,我总是立即找他们倾心交谈,讲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为人的准则,慢慢地开导他们,耐心地启发他们。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慢慢学生也就爱上自己所教科目,并取得良好成绩。
总之,要让“差生”能随时聆听教师公正的评价:“你能学好!”从而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我能成才”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情趣,产生学好的动力,也要为他们提供“我能学好,我能成才”的机会,不断为他们创设成功环境,让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才能为整个教育铺平道路,要使差生得以转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一个坚持”,即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疼爱差生。其次,要做到“两个允许”,即允许差生转化过程中有反复、有异常,允许差生对教师的批评进行辩解、进行申诉。第三,要做到“三个待人”,即做差生转化工作必须以诚待人,使其宽心;以情感人,使之动心;以理服人,使之舒心。第四,要做到“四不”,即不把差生拒之门外放任自由,不讽刺挖苦另眼看待,不掏老根跟踪追击,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第五,要做到“五要”,即教育者要有信心和耐心,再差的学生面前不摇头不松劲;再乱的班级不撒手、不放弃;要有毅力,下定决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争取胜利;要方法对头,查出病因,理清病理,讲究“医术”,对症下药,学习差的多辅导,表现差的勤引导;要严格要求,春风化雨,严而有格,严而有信,环环紧扣,循序渐进;要严于律己,身先士卒,无私奉献,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好服务工作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如何培养双差生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双差生的自信心 本文关键词:自信心,差生,培养
如何培养双差生的自信心 本文简介:如何培养双差生的自信心所谓“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及遵守纪律都比较差的学生。当然,对这些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现在都不以“差生”称之,而代之以“学困生”或“后进生”,近来,有人又提出以“潜能生”称之,即有潜能可挖的学生。怎么称呼,笔者不想讨论。为了方便,我还是从俗吧。一般说,对于双差生
如何培养双差生的自信心 本文内容:
如何培养双差生的自信心
所谓“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及遵守纪律都比较差的学生。当然,对这些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现在都不以“差生”称之,而代之以“学困生”或“后进生”,近来,有人又提出以“潜能生”称之,即有潜能可挖的学生。怎么称呼,笔者不想讨论。为了方便,我还是从俗吧。一般说,对于双差生,同学是人见人畏,唯恐避之不及,老师是头痛惋惜,往往不得其法,家长则是无可奈何,随所欲为。而这些做法及态度更加加剧了双差生的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去年我们班有一名男同学叫胡明原,15岁,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最后一名。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曾经因学习上的事对老师撒过谎。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
胡明原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他属于借读生。他的父母都是开出租车,平时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胡明原交流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期这样,胡明原也不再有实话对父母讲。总之,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胡明原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这三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
父母期望值过高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胡明原的父母都属于聪明能干的人,他们在工作上都很成功,对胡明原的要求很高,希望他成绩优异,出人头地,为父母挣面子。但五年来,胡明原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让他们很失望。但他们又不能承认现实,还为胡明原请了一个大学生做家教老师,仍然希望胡明原能提高成绩,为他们家争光。而这五年来是胡明原的童年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他性格、交往意识的形成期。他需要父母爱护、关心,需要父母设身处地、从他的角度提要求,需要父母对他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而胡明原的父母不针对孩子的实际,一味地提出高要求,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与需要。这一切使得胡明原长期处于孤独之中、高压之下、悲观之间,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缺乏理解,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自卑、压抑心理。
2.
由于胡明原总是达不到父母最起码的要求,他们倍感丢面子,对胡明原的教育方法非常粗暴,只是单纯的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这导致他总是在父母的严厉喝斥下生活、学习,内心非常苦闷,而且无处诉说,长期这样必然形成他孤独漠然的个性。这种性格进一步阻碍他交往的需求,导致他很少主动与人沟通,语言能力发展不足,这样,他更难与人交往,更加孤独、压抑。
3.
集体的排斥
胡明原所在的班级,大部分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很机灵、活泼、性格外向。胡明原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考试不及格,题目做错,早读迟到……,甚至,老师说今天有一个同学作业做错了,全班学生会异口同声说是胡明原。这种歧视导致胡明原自卑、自闭,排斥在群体之外,他不愿、不敢,也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作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
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于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胡明原父母为孩子减压,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我把胡明原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胡明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胡明原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调整对他的辅导方法,建议他根据胡明原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减轻胡明原的心理压力,为他能轻松地面对学习,面对交往奠定心理基础。
通过给家长写信,学校联系薄等方式,建议家长对胡明原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胡明原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胡明原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胡明原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我还鼓励胡明原家长把心中对孩子的爱说出来。我了解到尽管胡明原父母对他要求很高,也很严格,但他们都是非常爱胡明原的。而这一点,胡明原却毫无感觉,这也是造成他封闭、自锁的原因。因此,我建议胡明原父母能把心中对孩子的爱与关心用语言表达出来,让胡明原知道。并以此唤起胡明原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体谅,融化他们家庭中的坚冰,也促进胡明原地与家长交往的重新认识,并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胡明原交往自信心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胡明原在集体中找回自信,学会交往。
首先为胡明原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他的同桌。这样当胡明原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胡明原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胡明原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我还鼓励“环保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吸收胡明原参加假日小队,发挥胡明原在小队活动中的作用,让胡明原爱劳动这一优点得到大家的认可,帮助胡明原找回自尊,恢复信心。
我还注意到胡明原没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一开始,暗示班内好同学和后进生交朋友,互相帮助。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促进胡明原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
利用队会、班会、晨会等恰当时机,引导同学明白像胡明原这样的学生,自卑、压抑、怕交往的心理形成是长期的结果,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胡明原,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他的进步,帮助他从封闭走向交往,从自我走向群体,以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
在胡明原接受全班同学的帮助,逐步改变原来的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有一次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老师批评了他。他又开始疏远同学,回避老师。他的同桌,他的伙伴,有点泄气了。我及时引导大家懂得:要想帮助胡明原树立交往的信心,我们自己首先得充满信心,这样才有助于他对自己充满希望。这一说法不久便得到证实,那天,语文课上,有一道题比较难,没有人举手,我看出胡明原有想发言意思,便喊他回答,果然是对的。全班同学自发地热烈鼓掌予以表扬,胡明原当时没有喜形于色。但中午休息时,主动与周围同学交谈,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在全体师生充满信心的期待下,他又回到了我们中间,又走上了自信交往之路。
3、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个体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通过激励的方法,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帮助胡明原树立交往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奋斗目标,要确定短期能见效的目标,这样,他们在不断取得一个个交往成功的满足之后,就能激发起一个个新的成就感,从而培养起交往的信心。对胡明原这样的后进生,我帮他制定一学期的总目标,同时结合本学期学校开展的“自我命令”成绩表,把大目标从“与家长交往”、“与老师交往”、“与伙伴交往”、“与陌生人交往”四个方面按周制定小目标,月与月之间逐渐增加难度,采用大目标,小步子,不断通过自我命令,自我激励,培养自信。
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作用。后进生自卑之处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胡明原也是这样,他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不知道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我建议中队召开“闪闪的星星”中队主题会,在中队主题会上,大家争相发言,指出胡明原的优点,如爱劳动、忠厚老实、爱帮助人、文静、不打架……胡明原听了大家的发言非常激动。课后,他对同桌说:“我没想到,我还会有这么多优点!”在中队会的最后,我趁热打铁,鼓励胡明原在发扬原来优点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优点,并对他交往方面提出新希望。这样,通过帮助他挖掘自身的优点,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积极性高涨,为赢得集体的承认,他在交往方面更加主动,更加自信。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促人努力。对胡明原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赢得他的信任,使得心理辅导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同时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胡明原这样自卑、压抑的学生唤回自尊,找到自信,也是激发其交往自信心的突破口。这学期的一天早读,胡明原又迟到了,我询问原因,他说因为火车挡道。上学期他曾因为这个原因经常迟到。我犹豫了,难道他又撒谎了,我想这一学期他从未迟到,我应该相信他。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叫他注意调整时间,果真,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也因为老师对他的信任,师生关系明显改善,师生之间交流明显增多,这一系列变化都是信任所催化的。
在班级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为胡明原提供表现机会。帮助他找回自信,赢得与同伴平等相处的机会并获得交往的快乐,激发起努力向上的勇气。因此,在集体活动时,我总是设计他能独立完成的活动让他参与,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同学的夸奖。课堂上,把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他,暗示他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引导他充满自信,充满希望去面对学习,面对交往,面对将来的人生之路。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胡明原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对父母不再报“喜”不报“忧”。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他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毕业考试,语、数、外三门均获得了“良”,一举从差生跃入中等生行列。
4
篇3:行为偏差生个别辅导方案
行为偏差生个别辅导方案 本文关键词:偏差,辅导,方案
行为偏差生个别辅导方案 本文简介:行为偏差生辅导方案一个班级集体如果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较高的学生素质,良好的班风,那么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都能得心应手,但是,每个班级中往往总会有个别学生,由于道德上的偏差,各班级的管理和教学成绩拖后腿,其实每个学生的本质是善良的,只不过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原因造成学生在思想上的落后,
行为偏差生个别辅导方案 本文内容:
行为偏差生辅导方案
一个班级集体如果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较高的学生素质,良好的班风,那么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都能得心应手,但是,每个班级中往往总会有个别学生,由于道德上的偏差,各班级的管理和教学成绩拖后腿,其实每个学生的本质是善良的,只不过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原因造成学生在思想上的落后,学习态度上的怠慢,品德和纪律上不良行为,自控能力差,学习方法和行为差。
提高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可关注学生行为偏差也不可忽视,转变行为偏差已成为教育者的重要责任之一。
开学的第一天,我照例到新接的班上认识学生。点名后,发现班上的黄安同学还没到回到教室,我就问班上的同学:“以前他也是经常迟到的吗?”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对
!”我话刚一问完,门外一个声音打断了课堂上的安静:“报告,我迟到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黄安……之后的课堂上的三十多分钟里,我还发现黄安不光经常迟到而且话还很多,基本上是我说一句他也要插嘴一句,这让我很是头疼。于是,我找到以前教黄安的班主任符老师了解情况,得知这个学生作风自由散漫,目中无纪律,一直都令老师头痛,是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压着心中的怒火,耐着性子对他讲了许多大小道理,而他则站在一旁毫无反应。我几乎是哭笑不得地又问了一句:“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认为,我跟你说的是废话?”他站在哪里一言不发,我只好把他赶回了教室。
从开学后的几个星期里,他可是从来都不让我省心,有时下课没两分钟,班上的同学就跑来报告,老师:黄安打架。
有一次,我上数学课,他又开始话多了,而且说的都是与课堂无关的内容,这让我的可无法进行,我几乎是上三四分钟的课,可又开始讲话,我说打开课本第2页,他要问:“哪里呀?老师第几页。”我让学生做题,被人都安安静静地做,可他还找不到在哪里。又问:“老师,第几题啊?”整节课,我说什么,他都要重复问我,开始我觉得只是无奈,但是问多了,我再也按耐不住要发火了:“黄安,你怎么回事呀,别的同学都认认真真听老师讲,只有你,老师每说一句,你就要重复问一句,你不能认真听吗?”但是这招不管用,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星期,我想,照这样下去不行,不仅影响老师上课,还课堂纪律,得采取什么措施才行。
记得还有一次,他还跟班上的同学说,“我一点儿也不怕数学老师”,听了班上学生的反映,这让我哭笑不得,这就是典型的问题学生,真拿他没办法。我只好再次找到他二年级的班主任向她讨教方法,她说:虽然黄安这个学生的问题很多,但是管他要有方法,你安排一些是让他管理,他会很认真去做的,这样也许他会有所转变。我决定采纳符老师的建议。但是像他这样,应该安排他做什么呢?我突然想到,让他负责班里的牛奶发放,还真别说,他做得有模有样,我又经常表扬他,慢慢地,我发现他上课也不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了
看到他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手,起初他有点无所适从,后来也就慢慢地接受了,我还看到他的嘴角露出淡淡的羞羞的笑容。虽然黄安上课不再说话了,可是又有问题来了,不写作业。有时做了,可是写的字不成字,特别的潦草。所以这次把他叫来谈话,他的态度明显变了。我拉着他的手说:“这几天,老师在课堂上看到你很专心听课,有时还举手发言,这么聪明的头脑,老师相信你是有足够的能力把作业完成的,能做得到吗?”黄安可能没想到老师会表扬他,只见他眼角闪动着一点泪光,随即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表示答应了我的要求。
这孩子果真说话算话,之后他每天基本上能完成作业,尽管作业错漏百出。我不但在班上表扬了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帮他纠正做错的题。那段时间,他上课没有搞恶作剧了,下课也不再找同学的茬儿了,科任老师以及班上的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而我也对他的转变沾沾自喜。
这样的情形没有维持很久。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校长通知我到他的办公室。原来黄安多次“命令”一个三年级的同学变着法子向家长要钱回来给他用,终于被家长发觉了,经审问,知道这都是黄安一手策划的“勒索事件”。家长非常震惊,就到学校来投诉,他们表示如果不把这件事处理好,将很难放心把孩子放到这里来读书。我一听,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得到校长的同意,我把黄安的家长请到学校来。黄安的爸爸听了事情的经过,怒不可遏,手起巴掌就打,:“你这小子,让你来读书的,你来这学校干坏事?”我本能地冲过去,护住黄安,说:请你冷静点,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转过头,严肃地对黄安说:“黄安,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黄安显然被这场面吓坏了,他睁大惊恐的眼睛,战战兢兢地说:“我只是想叫他要点钱买零食吃。”说着,他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三年级学生的家长说:“我相信黄安以后不会再犯错了,我们应该相信他,也给他一次机会,好不好?”看到大家都同意了。我苦笑着,痛心的感觉盈满我的心头。
这件事后,我深感自己的工作没做到家。是啊,之前我只单纯地认为黄安只是一个顽皮、贪玩导致懒学习的学生,只是一味在学习上关心、约束他,而忽略了引导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一刻,我决定彻底改变黄安。让他不再是问题学生。
二、心灵“创可贴”:
1、走进家庭,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结合,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已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要想解决黄安的问题,还要从他的家庭入手,主要是通过家访、电话以及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大半年下来,我共家访2次、电话多得记不清了)我耐心地向黄安的父母解释,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做父母的没有尽到责任,而不能归罪于孩子不听话。现在,应以一种悔罪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看到他不顺眼就破口大骂或痛打一顿,那样只能使孩子更憎恨自己,得不偿失。经过几次沟通,他父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定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做法,配合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2、安排职位,激励上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体会到这样一个真理: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此我首先要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老师同样也在关注着他的进步。针对他经常违纪,但在班级却有较强的号召力,我决定把分管发放牛奶一职交给他。宣布的那一天,他首先一愣似乎不敢相信,然后朝着我微微一笑,似乎在告诉我:我一定把这份工作给做好。两个月下来,我发现班级牛奶发放得仅仅有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对自己的要求还不高,主要在任课老师的课堂上,时时还有乱插嘴、搞小动作或不给个别老师好脸色的现象。于是我又找机会与他交谈,在肯定以前成绩的基础上,让他找前段时间存在的不足。谈话中他也跟我说了许多心理话,并表示今后更以身作则,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在班级中树立更好的威信。
激励是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手段。激励好比汽车长途运行中的加油站,途中必须不断地加油,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后进学生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取得的成绩不那么明显,更需要鼓励、喝彩、加油,激发其发奋点,使其持续保持积极向上状态。
3、创设环境,和谐交流。
被虫子侵蚀的小草,需要园丁格外的医治与呵护。黄安同学也同样,他多么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关爱。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才会乐于进步。我知道他是不喜欢老师在大庭广众下公开批评他,所以每当我发现有过错的时候,我都悄悄地请他到我的办公室里,每次特地为他准备了凳子,让他与我面对面,然后我再心平气和地指出他的错误。我也知道他希望老师多多表扬他,于是我抓住一切机会,对他进行表扬,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4、加强对话,走进心灵。
在我的眼里,学生还小,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很丰富。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洞察其变化和发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育人,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作为班主任,我们总是希望通过谈心对话,沟通师生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
黄安和个别任课老师有对立情绪,经常顶撞老师,这曾经让我烦恼。为这事,我找过他多次谈话,当我每次与他面对面时,我真的好想训他几句,可每次我都压抑住心中的怒火。因为我清楚的记得魏书生说过:“如果学生的大脑忙着接受训斥和处罚的信息,也就无法静下心来,裁判心灵中旧我和新我的论战。”面对这样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的做法是耐心倾听他的解释,他见我态度诚恳,不知不觉中,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倾听完后,我了解症结所在,便诚恳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及其危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既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恰到好处地维护了他的自尊,从而拉近了我跟他之间的距离。之后,他为了给我面子,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收敛了一些。
三、教育效果
经过努力,黄安同学从令人厌恶的学生,变成了令我不讨厌的学生,成为班中受人欢迎的同学。尤其是自从他当牛奶发放管理员后,成为我的得力助手。他本人在课堂上的纪律也比以前好多了,与老师顶嘴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平时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随口骂人的现象也大大减少,积极为集体做事,劳动卫生工作特别积极。不可否认,他有了进步,我也由衷为此感到高兴。
班主任在帮助学生时,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塑造,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健全,毅力的培养,动力的激发,在帮助方法上,要注意疏导、引导,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关爱之心来打动学生,以宽容之心来包容学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爱”是教育的核心。“不让一个掉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教育的责任,是爱的极致!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