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信件分拣机的喜与忧 本文关键词:分拣,信件
自动信件分拣机的喜与忧 本文简介:自动信件分拣机的喜与忧------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据悉,我国邮政要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即用机器代替工人分拣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设邮局作为一个企业引入自动分拣机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在我国及大多数国家的邮局,这一假设不成立,而是社会效益为重)。自动分拣机能否达到这一目的,涉
自动信件分拣机的喜与忧 本文内容:
自动信件分拣机的喜与忧
------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据悉,我国邮政要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即用机器代替工人分拣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设邮局作为一个企业引入自动分拣机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在我国及大多数国家的邮局,这一假设不成立,而是社会效益为重)。自动分拣机能否达到这一目的,涉及到两种重要概念: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当不增加投入(生产要素)就不能再增加产出时就实现了技术效率,换言之,技术效率是产出既定时投入量最小或投入量既定时产出最大。当不增加成本不能在增加收益时就实现经济效率,换言之,经济效率是收益既定时成本最小或成本既定时收益最大。技术效益是生产中投入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不涉及产品与要素的价格,经济效率是生产中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涉及产品与要素的价格。
企业利润最大化,既要实现技术效率,又要实现经济效率。技术效率是基础,没有技术效率就谈不上经济效率。但只有技术效率而没有经济效率,也谈不上利润最大。
假使某邮局引进一台自动分拣机,只需一人管理,每月可处理10万封信件如果用人工分拣,则处理10封信需要50个工人(少一个工人都不行),这两种情况都实现了技术效率。经济效率涉及到价格,处理10万封信件,无论用什么方法,收益是相同的,但成本不同。设分拣机一台为400万,使用寿命10年,每年折旧40万。设年贷款利率为10%,每年利息为40万,再假设分拣机每年维修、用电、人工费用为5万元,这样使用分拣机的成本为85万。假设每个工人年工资为1.4万,50个工人共70万,其他支出为5万,这样人工分拣的成本为75万。在以上条件下,使用人工分拣成本低。所以,人工分拣实现了经济效率,而用分拣机没有实现经济效率。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两种生产方法都达到了同样的技术效率,那么使用哪种方法能实现经济效率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发达国家,资本设备便宜而劳动工资高,使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法(用分拣机)是合适的,但在发展中国家,资本设备贵而劳动工资低,如果使用资本和人工能达到同样的产品或劳务质量,还是使用劳动密集型方法(人工)更为合适,更何况还能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因此盲目大量的装备、盲目追求自动化、机械化,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谁为奢侈品税付出代价
------弹性与税收归宿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游艇、私人飞机、珠宝、皮革、豪华轿车等这类奢侈品征收新的奢侈品税。支持这样税的人认为,这些奢侈品全部有富人消费,这种税也必然由富人承担。向富人收税以补助低收入者,平等又合理。但实施之后,反对者并不是富人,而是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和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这项税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为什么这些不消费奢侈品的人反而反对这项税呢?这就涉及到弹性与税收归宿问题。
我们知道,直接纳税人并一定是税收的最终承担者,如果税收直接由纳税人承担,这种税就是直接税,例如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如果税收并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而是可以转嫁给其他人,这种税就是间接税,如营业税。间接税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分担,谁最终承担就是税收归宿问题。当对一种商品征税是不时,这种税由生产者承担还是由消费者承担,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所以税收归宿问题要根据弹性原理来分析。
就需求价格弹性来说,当需求价格弹性越小,说明价格发生变动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很小,即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依赖性很大,反之亦反。因此,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上升设,需求量减少有限,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相反,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上升时,需求量可以大幅度减少,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就供给价格弹性来说,当供给越缺乏弹性说明当价格由于税收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减少有限,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反之,富有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供给也减少,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总之,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而供给价格弹性越小,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需求价格弹性小而供给价格弹性越大,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游艇这类奢侈品正属于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这是因为,这类商品并非常生活必需品,而且替代产品多。当这类商品由于税收而提高价格时,消费者可以用国外旅游、盖更大的房子、打高尔夫球这类同样高档的消费来代替,即使没有合适的替代品,不消费这类奢侈品可以把钱作为遗产留给后人。所以,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需求富有弹性,但生产这类商品的企业短期内难以转产其它产品,供给缺乏弹性,税收实际落到了生产者身上。生产这类奢侈品的企业不但要承受税收,还要面临需求量减少引起两种后果:一是企业不得不减少产量;二是企业不得不降价,这就餐使这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得不解雇工人,本来这些行业的确工人大多属于低收入工人,是这种“劫富济贫”的政策要帮助的对象,结果反受这种政策之害。生产奢侈品企业的所有者与工人深受高奢侈品税之害,又承担了绝大部分这种税。所以这种税并没有受到富人反对,美国国会迫于压力在1993年取消了这种奢侈品税。
税收归宿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考虑需求弹性和攻击弹性来征税,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打在宝玉身上,痛在贾母身上”的事经常发生。因此,在开征一种新税或提高原有税率时,政策决策者一定要慎重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