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年中
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简介: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继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按照“两促两创”的办学策略和“开放式办学、责任制管理、自主化教育”的办学模式,围绕达川区委区政府、
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
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继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按照“两促两创”的办学策略和“开放式办学、责任制管理、自主化教育”的办学模式,围绕达川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2013年度德育工作意见和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德育工作的主线,以自主化教育管理为抓手,积极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品行基础。扎实提高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实效,逐步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完善班级制度化管理体系,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中期目标,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具有自主化教育管理意识,大部分学生具有自主管理能力,优秀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先进分子的引导、组织下,做到有教师管和没有教师管一个样。
2、积极响应学校全员校本教科研工程,大力开展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探索德育特色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
3、进一步创新大课间的开展形式和管理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好体育艺术活动,坚持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运动,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提供载体和方法保障。
4、认真落实学校包保责任制并实行责任追究制。以学校第五届三次教代会审议通过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及评价制度》为标准,将各级包保落到实处,并实行责任追究。
5、改进和完善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制度、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以“养成教育”的深入实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为重点,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求真、求实、求细、求效。
7、加强校园文化及班级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活泼健康,文明规范,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育人环境。
8、积极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校园”活动。坚持不懈抓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强化师生环境整洁意识,加大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力度,狠抓环境卫生治理责任制的落实,建立环境卫生检查评比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努力创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9、深入开展德育系列主题教育月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育方法,逐步形成校本教育特色。
10、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一是继续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二是积极发挥两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并组织好本学期的家长会;三是建设好家长学校,为形成教育合力提供方法保障。
11、以创建市级平安校园、市级依法治校先进学校为目标,继续开展法制、纪律、安全、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疏散演练。
12、不断加强共青团建设。认真开展升旗手、班级干部、值日生的培训工作,规范学生干部的礼仪行为,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13、继续稳步推进文明健康、活泼向上、参与面广、成效显著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4、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在师生中树立
“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勤俭办事、艰苦创业”的观念,树立大局意识,积极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使全校师生初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15、继续落实与陡小的结对帮扶活动,让此项活动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三、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紧紧抓住养成教育和学生自主管理两条主线,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与经常性系列教育活动相结合、道德理论教育与活动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的“四个”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守纪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新水平,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水平。
四、具体措施:
(一)完善和健全德育管理制度。
1、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学校包保责任制这一核心制度,坚持完善与之配套的其它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及评价制度》、《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先进班级(班主任)评选办法》等,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克服随意性、盲目性。
2、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以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为核心,完善班级各类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对学生的考评工作,做到每天记载,每周统计公示,每月总结,每学期奖励。逐步形成班级制度化管理,形成学生、班级的有效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二)、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整合德育工作资源,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1、切实转变育人观念。
强化育人为本、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观和质量观,加强学习和对外交流,转变传统的、狭义的、唯分数的、忽视育人的教学质量观,树立全面科学的人才质量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育人质量评价体系,将育人质量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力开展自主化教育管理,积极落实学生素质教育“合格+特长”、艺术教育“普及+专长”的培养目标。
2、落实育人责任。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言行皆育人。把教书和育人双重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把育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工作中和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要加大落实教育质量的评价,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访万家”活动,确保学生一个不少,百分之百巩固率的普及目标。
3、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健全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开好班主任例会,定时间,定主题,通过例会,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法规,学习优秀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经验,加强经验交流,探索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成效的新途径、新方法,激发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思考,创设交流平台,共同商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的处理,分享育人智慧,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
4、开展德育现场观摩活动。对班级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班级常规管理出色、班级文化氛围浓郁等方面有特色的班级,组织全校班主任开展现场观摩学习。
(三)、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1.着实抓好常规教育,以《中等职业学生守则》和《中等职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指导,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要抓实一日常规,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通过多种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同时,要认真抓好常规工作检查,督促、评估工作,建立严格学生值日制度,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督查力度,每天公布检查结果并及时反馈。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2.将继续坚持优秀班级的评比制,常规检查反馈、督促、落实制,针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或倾向性的问题,常抓不懈,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专项性狠抓落实,要求抓一项巩固一项,形成规范,使常规管理达到精致化。
3.抓好“班会”德育主阵地,上足上好每一节班会课。
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设计班队活动内容,设计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做好心理咨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五)继续坚持月德育主题教育。
政教处要按小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统筹规划和安排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法制、安全、公民素质、纪律、身体心理健康等为主题的月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实效。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育方法,逐步形成校本教育特色。
(六)高质量开展校园文体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好“大家唱、大家跳”等文体活动,坚持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运动,进一步创新大课间的开展形式和管理措施,每年有计划、高质量召开一次体育运动会和兴趣运动会。加强各类兴趣社团的管理培训,强化体育、艺术课程的管理和教学,积极组织好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的庆典活动。
(七)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主导,以德育基地为主阵地,以体验社会为目的,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大力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感受自然,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八)、加强安全教育,着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通过举办法制知识讲座、组织学习相关的法纪法规,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提高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利用橱窗展出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知识方面的图片和资料、利用黑板报宣传交通、饮食安全、环保知识,抓反复教育,提高和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学校德育是个永无竣工期的复杂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校将继续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为创建学校的德育品牌,凸现德育成效做出应有的贡献。
月常规教育安排:
九月份:行为规范教育月
1、召开大组长、班主任工作例会,研究探讨和整体部署本学期德育工作。
2、召开学生委员会和值日生工作会议,部署本学期德育工作,提出新学期的工作要求。
3、举行“开学典礼”活动。
4、一年级“新生教育周”活动,召开新生家长会。
5、庆祝教师节活动。
6、管乐队训练启动。
班级活动主题:养成良好习惯
黑板报主题:感谢师恩
祝福老师
手抄报主题:文明习惯知多少
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月
1、开展“在队旗下成长”新队员入队仪式。
2、开展班主任培训和班级养成教育工作研讨活动。
3、结合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4、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结对活动。
班级活动主题:爱国从身边做起
黑板报主题:庆祝国庆
手抄报主题:我的祖国我的家
十一月份:安全法制教育月
1、开展“精彩人生
与法同行”系列活动。
①组织“法律教育周”活动。
②开展“法律知识进课堂”主题班队会。
③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2、举行秋季学生运动会。
3、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
4、结对帮扶工作:两校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增进友谊。
班级活动主题:做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小公民
黑板报主题:法在我们身边
手抄报主题:法律伴我成长
十二月份:才艺展示活动月
1、师生“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竞赛、展览。
2、“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迎新春书信活动。
3、“庆元旦迎新春”师生联欢。
4、结对帮扶工作:开展学生书信交流活动。
班级活动主题:美化班级
黑板报主题:我们这样走向新的一年
手抄报主题:最美的一页
难忘的瞬间
一月份:勤奋好学教育月
1、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经验交流。
2、德育资料归档。
3、进行各类德育考评工作。
4、结对帮扶工作:学生作品交流展览。
班级活动主题:积极备考
黑板报主题:勤奋学习
收获成果
手抄报主题:我爱我的班集体
二月份:传统习俗文化体验月
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二零一三年二月
6
篇2:20XX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本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中等职业学校,情况,报告,全国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本文简介: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0〕35号)的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报送了2010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2010年3月31日,人力资源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本文内容: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0〕35号)的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报送了2010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010年3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成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经整理、汇总、核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659.0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36.40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56%。其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37.72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19.70万人,就业率为96.65%;技工学校毕业生数为121.34万人,就业学生数为116.70万人,就业率为96.20%。(以下统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
就业去向情况: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5.18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7.96%;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数为66.7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2.84%;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数为47.77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19%。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33.37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42%;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18.76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42.09%;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67.57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1.49%。
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40.5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5.53%;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77.76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4.20%;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4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27%。
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11.9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9.26%;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9.1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53%;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68.66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3.21%。
二、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划分的19个专业类别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19个专业大类的就业情况如下(按就业率排序):
表1
十九三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专业类别
毕业生数(人)
就业学生数(人)
就业率
交通运输类
264119
261982
99.19%
加工制造类
1449547
1417913
97.82%
信息技术类
1125332
1095796
97.38%
财经商贸类
539804
521909
96.68%
旅游服务类
254515
245633
96.51%
石油化工类
60083
57937
96.43%
轻纺食品类
98585
95021
96.38%
能源与新能源类
62142
59484
95.72%
土木水利类
136891
130672
95.46%
医药卫生类
431196
410695
95.25%
农林牧渔类
222147
211334
95.13%
其他
182448
173358
95.02%
资源环境类
50603
47999
94.85%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99025
93220
94.14%
教育类
152768
143551
93.97%
文化艺术类
175872
164484
93.52%
休闲保健类
20084
18781
93.51%
司法服务类
23386
21424
91.61%
体育与健身类
28603
25812
90.24%
合计
5377150
5197005
96.65%
从专业分类看,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交通运输类,就业率高达99.19%;其次是加工制造类,就业率为97.82%;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处于就业率的平均水平以上;旅游服务类、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其他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上。
从毕业生数量看,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为144.9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6.96%;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为112.53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0.93%;毕业生数最少的是休闲保健类专业,毕业生数为2.01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37%。
从就业学生数量看,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为141.79万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7.28%;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09.58万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1.09%;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休闲保健类专业,为1.88万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0.36%。
三、各地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各地情况看,深圳、广东、宁波、江苏四地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其中,深圳毕业生就业率为98.52%,广东毕业生就业率为98.33%,宁波毕业生就业率为98.17%,江苏毕业生就业率为98.0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市)和单位共14个。其中,兵团、大连、厦门、河南、安徽、上海、湖南、天津、四川、福建、江西、浙江、青岛等13个省(区、市)和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湖北毕业生就业率为96.70%。
青海、陕西、北京、云南、广西、重庆、辽宁、山东、河北、贵州等地的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海南、吉林、甘肃等地的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
宁夏、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西藏、新疆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下,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说明:1.各地数据均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2.统计时间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9月1日。
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抽样调查
2010年11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德育与职业指导处在广东省惠州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湖南省株洲市、四川省成都市的71所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开展了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抽样调查工作,委托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研究人员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一、全国四个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一)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2010年,71所被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年级入学时人数为55771人,毕业学生数47375人,学生巩固率为84.95%。
2010年,71所被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总就业学生数46619人,就业率98.40%;对口就业学生数35906,对口就业率为75.79%。
在就业学生中,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学生人数为42975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90.71%;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3644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7.69%。
(二)就业质量基本情况
表1
2010年全国四个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基本情况总表
1年及以内
1-2(含)年
2-3(含)年
3年以上
起薪≤1000元
1000元<起薪≤1500元
1500元<起薪≤2000元
起薪>2000元
享有三险一金
享有五险一金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人数(人)
占就业学生比例(%)
四个城市
17466
40.64
15170
35.30
4681
10.89
2573
5.99
4205
9.78
20447
47.58
11581
26.95
6781
15.78
22286
51.86
10863
25.28
2010年,71所被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的人数占就业学生比例(“就业学生”即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学生,不包括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92.82%,签订一年以上就业合同人数占比52.18%,起薪在1000元~2000元之间人数占比74.53%,享有劳动保险人数占比77.14%。
1.签订就业合同期限情况
2010年,71所被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7466人签订1年及以内期限就业合同,占就业学生比例40.64%;有15170人签订1~2(含)年期限就业合同,占比35.30%;有4681人签订2~3(含)年期限就业合同,占比10.89%;有2573人签订3年以上就业合同,占比5.99%。数据表明,签订1年及以内期限就业合同的人数所占比重最大,签订1~2(含)年期限就业合同的人数所占比重次之。
2.毕业生就业起薪情况
2010年,71所被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有4205人起薪不高于1000元,占就业学生比例9.78%;有20447人起薪介于1000元和1500元(含)之间,占比47.58%;有11581人起薪介于1500元和2000元(含)之间,占比26.95%;有6781人起薪高于2000元,占比15.78%。数据表明,起薪介于1000元与1500元(含)之间人数所占比重最大,接近就业学生数的一半;起薪介于1500元与2000元(含)之间的人数所占比重次之,超过了就业学生数的四分之一。
3.毕业生享有劳动保险情况
2010年,71所被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享有三险一金的人数为22286人,占就业学生比例为51.86%;享有五险一金的人数为10863人,占就业学生比例为25.28%。数据表明,享有三险一金的学生占比最多,超过就业学生数的一半。
(三)毕业生获得资格证书情况
2010年,71所被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4067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85.85%。
篇3: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普通类)(四星级)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普通类)(四星级)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星级,细则,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普通类)(四星级) 本文简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普通类)(四星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标准评定等级及说明达标(A)不达标(C)学校总体概况Ⅰ领导班子Ⅰ|1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普通类)(四星级) 本文内容: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普通类)
(四星级)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标
准
评
定
等
级
及
说
明
达标(A)
不达标(C)
学校总体概况Ⅰ
领
导
班
子
Ⅰ
|
1
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管理能力。
同时符合:
1.办学思想端正,依法治校,办学行为规范;
2.学校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3.校级领导成员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开拓创新,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4.领导班子1/2以上成员有高级职称,主要成员任现职前从事教育工作满3年;
5.群众满意度高。
有下列情况之一:
1.不符合A等级中第一项;
2.A等级第3、4、5项中有2项不符合。
校
园
Ⅰ
|
2
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50亩,建筑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
同时符合:
1.校园布局科学,环境整洁;
2.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50亩;
3.建筑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
4.校园设施无安全隐患,近三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有下列情况之一:
1.校园占地面积少于135亩;
2.建筑面积少于4.5万平方米;
3.校园设施有较大安全隐患,近三年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
学校总体概况
Ⅰ
校企合作
Ⅰ
|
3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模式和特色,校企合作思路明晰,成效明显。
同时符合:
1.形成2个以上有区域和专业特色的办学模式;
2.所有专业均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3.30%以上的专业实行“订单培养”;
4.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
5.至少有1个与主干专业相关的校内企业;
6.所有专业均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建设。
有下列情况之一:
1.1/3以上的专业未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建设;
2.A等级中第2、5项中有1项不符合。
办学特色与
社会声誉
Ⅰ
|
4
1.学校整体和主干专业均具有明显特色,在省内外同类学校和专业建设中形成品牌效应。
2.学校在相关行业和职业界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3.创业、创新、创优等工作成效明显。
4.凝炼具有职教特色和本校特点的学校文化。
同时符合:
1.学校整体和主干专业均具有明显特色,在省内外同类学校和专业建设中形成品牌效应;
2.学校在相关行业和社会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3.创业、创新、创优等工作成效明显;
4.凝炼具有职教特色和本校特点的学校文化。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学校整体和主干专业未形成明显特色和品牌效应;
2.学校在本地相关行业和社会声誉不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较低;
3.未形成具有职教特色和本校特点的学校文化。
师资队伍
Ⅱ
专任教师
Ⅱ
|
1
1.师生比1︰16~20。
2.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占5%。
3.“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0%以上。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50%以上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5.主干专业具有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创意论坛中获奖的教师或团队。
6.具有若干名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或若干个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团队。
同时符合:
1.师生比1︰16~20;
2.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占5%;
3.“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0%以上;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50%以上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5.至少有2个以上主干专业的教师或教师团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获奖;
6.有2个以上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或教师团队。
有下列情况之一:
1.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低于90%;
2.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低于60%,“双师型”教师低于专任专业教师的60%;
3.无教师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
兼职教师Ⅱ
|
2
外聘实习指导教师60%以上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
同时符合:
1.从社会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中聘任的兼职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20~30%;
2.外聘实习指导教师60%以上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
有下列情况之一:
1.从社会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中聘任的兼职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比例低于15%或高于30%;
2.外聘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的比例低于50%。
师资队伍
Ⅱ
培养培训Ⅱ
|
3
1.具有国家或省级教学名师。
2.每年有30%以上专任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达10%以上,有教师参加出国培训。
3.建立名师工作室,有省领军人才培养培训人员。
4.每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8%以上。
同时符合:
1.具有专门的教师队伍建设及其培养培训规划,每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8%以上;
2.所有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达2个月以上;
3.每年有30%以上专任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其中10%以上参加省级以上培训,有教师参加出国培训;
4.有省领军人才、国家或省教学名师后备人才,并建立了名师工作室。
有下列情况之一:
1.每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低于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6%;
2.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达2个月以上比例低于90%;
3.所有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但平均少于1个月。
教
科
研Ⅱ
|
4
1.近三年20%以上教师的职业教育教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2.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成为省、市中心
教研组成员。
同时符合:
1.近三年有20%以上教师的职业教育教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2.有2名以上省、市教科研中心组成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
1.近三年,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刊物发表的教师比例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5%;
2.无市级及市级以上中心教研组成员。
专业
与
课程
Ⅲ
专业设置
与开发
Ⅲ
|
1
具有能引领行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新兴专业。
同时符合:
1.形成对接行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实现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专业与社会需求吻合度高;
2.具有能引领行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新兴专业。
有下列情况之一:
1.近两年新开办和调整的专业80%未经过专业设置调研;
2.无新兴专业,学校专业设置陈旧,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需求。
专业建设Ⅲ
|
2
1.主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不少于专业总数的1/2,所有主干专业均形成专业群或专业链。
2.主干专业均成为市级以上示范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在3个以上。
3.专业文化建设有特色、有影响、有深度、有示范作用。
同时符合:
1.主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不少于专业总数的1/2,所有主干专业均形成专业群或专业链;
2.有毕业生的专业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3.有3个以上省级示范专业或品牌(特色)专业;
4.专业文化建设有特色、有影响、有深度、有示范作用。
有下列情况之一:
1.主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少于专业总数的1/2;
2.超过10%的有毕业生的专业未达到合格标准;
3.省级示范专业或品牌(特色)专业少于2个。
专业
与
课程
Ⅲ
课
程
及
改
革
Ⅲ
|
3
1.形成有机融合、配套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
2.实施5门以上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
3.具有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与教材。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取得有推广价值的重要成果。
同时符合:
1.形成有机融合、配套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
2.实施5门以上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
3.具有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与教材;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取得有推广价值的重要成果。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实践性课程教学时数的比例低于总课时的50%;
2.体现校本和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少于2门。
技能竞赛Ⅲ
|
4
1.师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2.师生参加技术创新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3.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设有技术创新活动室。
同时符合:
1.师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2.师生参加技术创新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3.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设有技术创新活动室。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学校近三年来未开展师生技能竞赛活动;
2.近三年来无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和创新大赛中获奖;
3.学生毕业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比率低于95%;
4.学校无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实训
实习
基地
Ⅳ
校内实训
基地建设
Ⅳ
|
1
1.实训基地设施先进,除具备教学功能外,还具有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生产性功能。
2.有2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
同时符合:
1.各专业大类均建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场地、设施较先进,满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生实训要求,实训开出率不低于95%;
2.实训基地设施先进,除具备教学功能外,还具有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生产性功能;
3.有2个省级以上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实训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生实训要求,实训开出率低于90%;
2.实训基地功能不全,70%以上的专业不能承担技能鉴定;
3.只有1个省级以上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校
外
实
训
实
习
基
地
建设
Ⅳ
|
2
1.所有专业均有对口、稳定、符合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2.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率达70%以上。
同时符合:
1.所有专业均有对口、稳定、符合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2.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率在70%以上。
有下列情况之一:
1.主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不对口比例在20%以上;
2.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率低于60%。
实训
实习
基地
Ⅳ
经费投入
Ⅳ
|
3
主管部门对学校经费投入保障到位,根据需要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同时符合:
1.生均公用经费符合省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关于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苏财教【2010】297号)的要求;
2.学校经费不被违规抽调挪用,对省级以上财政支持的项目经费足额配套,及时到位。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学校经费被违规抽调挪用;
2.对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经费的配套低于80%;
3.生均公用经费低于省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关于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苏财教【2010】297号)规定标准。
实训实习基地管理运
行
Ⅳ
|
4
管理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维护水平,管理制度完善,具有优美的专业文化环境和职业环境,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同时符合:
1.实训基地管理维护人员配备到位,管理制度健全;
2.实训基地布局安排合理,流程设计科学,设施配备齐全,性能先进适用,且环保安全,实训工位充足,环境整洁有序;
3.管理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维护水平,管理制度完善,具有优美的专业文化环境和职业环境,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实训基地设备不齐全、不先进,工位不充足;
2.未形成一定的专业文化环境及职业环境;
3.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出现过安全责任事故。
设施条件
Ⅴ
图书音像资
料
Ⅴ
|
1
1.馆藏图书10万册,其中专业图书不低于50%。
2.有100座位以上的电子阅览室。
同时符合:
1.馆藏图书不少于10万册,其中专业类图书不低于50%;
2.有100座位以上的电子阅览室。
有下列情况之一:
1.馆藏图书数量、专业图书数量少于A等级数量的90%;
2.电子阅览室座位少于90个。
仪器设备Ⅴ
|
2
生均仪器设备值5000元。
同时符合:
1.生均仪器设备值5000元;
2.每年有设施设备更新和维护保养经费投入,设备完好率在90%以上。
有下列情况之一:
1.生均仪器设备值低于A等级的90%;
2.设备完好率低于85%。
设施条件
Ⅴ
信
息化
建设
Ⅴ
|
3
1.推行电子校务,创建数字化校园,建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和校园通讯系统。
2.教师人均一台计算机,并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
同时符合:
1.建有覆盖学校主要教育场所的100M主干校园网,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每5人不少于1台;
2.建有学校网站;
3.50%以上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
4.推行电子校务,创建数字化校园,建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和校园通信系统;
5.教师人均一台计算机,并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
1.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较低,无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点播系统;
2.生机比低于每6人1台或师机比低于每4人3台;
3.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教师比例低于90%。
体
卫
艺
食宿设施
Ⅴ
|
4
1.有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
2.学生生活设施条件较好,环境优美。
同时符合:
1.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有能满足学生运动需要的球类场地、风雨操场;
2.有室内体育、文化、艺术活动场地;
3.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饭厅座位数不少于常年在校就餐学生人数的70%。
有下列情况之一:
1.无标准田径运动场;球类场地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要;无室内体育、文化、艺术活动场所;
2.生均宿舍建筑面积、饭厅座位数低于A等级的90%;
3.卫生设施和人员配备未达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
学校管理
Ⅵ
学生管理
Ⅵ
|
1
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实施情况好。
同时符合:
1.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健全,实施情况好;
2.有心理咨询室。
管理机制、队伍、制度未落实,学生管理状况差。
教学管理
Ⅵ
|
2
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本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研究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健全,实施情况好。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研究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管理制度健全,实施情况良好。
有下列情况之一:
1.教学计划未充分体现教改成果;
2.教材使用不规范;
3.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校管理
Ⅵ
后勤管理
Ⅵ
|
3
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后勤管理规范》,本校的校园管理、资产管理、膳食管理、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管理等方面管理制度健全,实施情况好。
校园管理、资产管理、膳食管理、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管理等制度健全,执行规范,实施情况良好。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师生对后勤管理普遍不满意;
2.近两年出现过食品卫生责任事故,或财务、纪检管理中有重大违法违规现象。
实习管理
Ⅵ
|
4
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数量足够、素质较高;实习管理制度健全。
同时符合:
1.有健全的实习管理机构;
2.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数量足够、素质较高;
3.实习管理制度健全;
4.实习管理规范,成效显著。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实习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足;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效果一般;
3.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够对口;
4.违反教育部规定,推荐学生参与可能危害学生生命及身心健康的顶岗实习活动。
学生培养
Ⅶ
全
日
制
在
校
生
人
数
Ⅶ
|
1
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3500人以上。
同时符合:
1.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三年年平均达3500人;
2.三年巩固率平均不低于95%。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三年年平均低于3000人;
2.三年巩固率平均低于92%。
学
生
素养教育
Ⅶ
|
2
1.学校普遍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
2.学生职业行为规范。
3.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同时符合: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工作有地位、教学有要求、人员有保证、活动有载体、经费有保障;
2.学生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就业创业、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明确,措施落实,制度规范,成效明显;
3.积极开展音体美卫教育,学生社团活动丰富;
4.学校普遍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学生职业行为规范;
5.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德育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2.德育工作经费不充足;
3.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学生当年就业率低于90%。
学生培养
Ⅶ
双
证
率
Ⅶ
|
3
1.近三年毕业生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4级以上证书或有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无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达95%以上。
2.10%的毕业生取得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3级证书或两个以上4级证书。
同时符合:
1.近三年毕业生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4级以上证书或有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无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达95%以上;
2.毕业生取得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3级证书或两个以上4级证书的比例达10%以上。
有下列情况之一:
1.近三年毕业生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4级以上证书或有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无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的比例低于90%;
2.毕业生取得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3级证书或两个以上4级证书的比例低于5%。
三
创
能
力
Ⅶ
|
4
有校内创业基地,在校学生创业有典型。
同时符合:
1.学生“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培养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
2.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并获奖;
3.学校建有专门的学生创业实践场所,有学生创业基金,开设创业项目,有一批成功创业典型。
有下列情况之一:
1.校内无固定的学生创业基地;
2.在校学生无创业典型;
3.无学生在省级以上创新大赛中获奖。
社会服务
Ⅷ
社会培训
Ⅷ
|
1
具有本校培训的品牌、特色项目。
同时符合:
1.有社会培训专门机构、责任目标、实施计划、特色项目;
2.近三年年均培训人次与学历教育人数相当;
3.有不少于1个的品牌培训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有下列情况之一:
1.社会培训无健全的机构和完善的实施计划;
2.培训人次低于学历教育人数的90%;
3.学校的社会培训未形成品牌和特色。
技术服务
Ⅷ|
2
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改造和产品生产;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教下乡,有品牌特色项目。
同时符合:
1.学校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或名师工作室,或创新工作室;
2.有计划地开展两项服务,有品牌特色项目,近三年有5个以上社会服务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
1.学校未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或名师工作室,或创新工作室;或建立了相关工作室但没有开展相关的活动;
2.近三年社会服务项目少于2个。
注:评定等级分为达标(A)、基本达标(B)、不达标(C)三个等级,介于达标(A)与不达标(C)之间的为基本达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