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漯河市,河南省,职业教育,电子电器,申报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申报书 本文简介: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申报学校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名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主办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教育体育局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Ο一三年五月-9-填报说明1.学校类型:公办中职1、公办高职、民办中职、民办高职,公办中职2(公办中职1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申报书 本文内容:
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申
报
学
校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专
业
名
称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主
办
单
位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教育体育局
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Ο一三年五月
-9-
填报说明
1.学校类型:公办中职1、公办高职、民办中职、民办高职,公办中职2(公办中职1为中专和职业中学,公办中职2为技工学校);
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包括办公、教室、实验实训场所、图书馆、体育馆(风雨操场)等的面积;
3.自筹经费:包括专项经费、学校培训、科技服务等收入费用;
4.兼职教师:指正式聘任的,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任务(20学时以上)的行业、企业及社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5.教学仪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的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
6.大型教学仪器设备:单价不低于5万元的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
7.主干专业:指办学条件比较好,就业率较高的主体专业,或省级重点(教改试点)专业;
8.行业企业经历教师:指专任教师中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教师。
注:申报学校必须如实填写本表各项数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评审资格。
一、申报学校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河南省漯河市
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是否国家、省级示范校(骨干、重点校)
国家级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
是否承担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任务的单位或地区(试点名称)
否
是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专业建设联系点单位
否
举
办
方
□省级政府
?地市级政府
□行业
□企业
□其他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
3356人
学校类型
公办中职
通信地址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
邮
编
462300
学校网址
www.jsfw8.com
法人
代表
信息
姓
名
肖鹏
职
务
办公室电话
0395-5161369
传
真
手
机
13781723799
Xiaopeng1963
@163.com
联系人
信
息
姓
名
王
雷
职
务
书记
办公室电话
0395-5616366
传
真
手
机
13193928388
799458178
@qq.com
面积与仪器
占地面积(亩)
121.5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5.8万
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
5.3万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1.6万
实验实训场所占地面积
(平方米)
5600
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平方米)
6800
仪器设备
总值(万元)
700
大型专用
仪器设备
数量(台/套)
5
生均(元)
2085
总值(万元)
31
实验实训自开率(%)
100%
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
3800
办学经费与师资
近三年办学经费相关数据
总额(万元)
生均(元)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财政拨款
234
328
383
989
1068
1150
学费(含住宿费)
347
284
346
1800
1800
1800
自筹经费
28
40
58
100
120
150
其它
教职工总数(人)
196
专任教师数(人)
158
兼职教师数(人)
36
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数(人)
23
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数(人)
17
专业情况
专业数
15
稳定招生专业数
8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98.8
主干专业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设置时间
年招生数
在校生数
累计毕业生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1
计算机应用
1993
450
1320
6340
99
2
电子电器
1995
180
586
2135
98.6
3
服装设计制作
1996
180
543
1962
98.8
4
数控技术
2006
150
445
350
98.6
职业技能鉴定站
序号
名称(附相关佐证材料)
鉴定工种
等级
发证机构
1
漯河市教育局职业技能鉴定站
计算机
中级
漯河市劳动局
2
漯河市教育局职业技能鉴定站
电子电器
中级
漯河市劳动局
3
漯河市教育局职业技能鉴定站
电脑财会
中级
漯河市劳动局
4
漯河市教育局职业技能鉴定站
服装设计制作
中级
漯河市劳动局
校企合作经历
我校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于2005年11月开始与中集集团内蒙古呼伦贝尔木业有限公司协定校企,订单培养。2005年至2012年先后与深圳中裕电器有限公司、漯河市众诚计算机有限公司、漯河市银鸽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市永发制服实业公司、深圳比亚迪公司、江苏中达电子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校成立了由企业的技师、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落实基地建设,加快了实践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能吃苦、技能强、留得住、用得上,深受用工企业好评。学校还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每年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附相关佐证材料)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根据专业不同建立稳定的工学结合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习管理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教学管理。与深圳中裕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集团、中集集团内蒙古呼伦贝尔木业有限公司、湖北实验幼儿师范学校、上海小帅才食品漯河分公司、漯河市众诚计算机有限公司、漯河市银鸽实业有限公司、漯河市郾城区宏源计算机经营部等十多家公司签订有长期的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协议,每年的寒、暑假和上班年的3-7月份,学校派三年级和二年级下半期的学生到这些实习基地结合企业生产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建立了由校企领导、车间负责人和带队老师、工人师傅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对工学结合学生进行统筹规划,共同管理。最终达到中级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成效
认真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按照“专业设置顺应市场,人才培养重在实用的办学思路,确定了”文化课重在实用,专业课重在实训“的教学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突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充分挖掘和利用现代化手段,突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企业对人才类型规格需求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使教学紧紧围绕市场变化而开展,现已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灵活的适应市场变化的教学模式,学校严格执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就业率达99%,学校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学生多次在省市组织的技能大赛中获奖。
二、申报基地(专业)基本情况及建设思路
专业设置时间
1995年
年招生数
200人
在校生数
586人
累计毕业生数
3800人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99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总
数(人)
38
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数(人)
14
中级职称教师数(人)
18
初级职称教师数(人)
6
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人)
9
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人)
12
兼职教师总数(人)
11
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所
1
本专业学生实验实训学时数占总课时比例
60%
本专业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
4200人次
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状况
序号
名
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仪器设备
其中:大型专用仪器设备
主要实训项目
是否面向其他专业、数量
台/套
总值
(万元)
台/套
总值
(万元)
1
电子电子实验室
100
30
30
电式,电子实验
是、1个
2
电子装配实训室
120
48
12
电子工艺、装配实训
否、1个
3
电子技能实训室
110
12
15
模拟、数字电子实训
是、1个
4
彩电维修实训室
90
24
15
彩电原理、彩电组装、维修
否
5
电工技能考核室
90
8
15
维修电工及考核
否
6
空调制冷实训室
100
30
60
空调原理与维修
否
7
家电综合实训室
100
24
45
家用电器维修
否
8
电焊实训室
100
10
15
电焊、氩弧焊实训
是、1个
现有校外实训基地(附相关佐证材料)
序号
名称/合作企业
主要实训内容
1
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
2
内蒙古呼伦贝尔有限公司
电子、计算机
3
广州市永发制服实业公司
服装、电子
4
深圳比亚迪公司
电子,计算机
5
深圳市鑫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
6
深圳市中裕有限公司
电子
7
漯河市众城计算机有限公司
计算机
8
漯河市银鸽公司
电子、服装
9
江苏中达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财会
10
和泰电子(吴江)有限公司
电子
11
江苏精元电脑有限公司
计算机
项目建设方案概述(包括当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基地现有基础,申报专业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建设思路,主要举措和建设进度,将基地建设成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思路和举措,硬件、软件建设资金预算及用向等)
一、
当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漯河市《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漯河打造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期末,漯河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利润达到50亿元,基本形成以消费类电子、新型
OLED显示器、光伏电子、绿色照明为支撑,以应用电子、信息安全为特色,通信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快速发展的格局,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亿元企业20家、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超5000万元企业50家以上,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特色中小企业为配套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人才需要调查分析,“十二五”期间漯河市每年需新增电子信息类技能人才2200人。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大量富有创新思想、动手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参与建设,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专业群应紧跟时代步伐,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
基地现有基础
我校是一所隶属于郾城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21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教职工196人,在校全日制学生3356人。学校1999年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2年以来被授予“省文明学校”、“省文明标兵学校”、“省教育教学管理示范性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年11月,学校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服装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点的评估验收;2004年12月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又顺利通过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点的评估验收,2005年1月被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2010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中央实训基地,同年还获得了“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开设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会计)、音乐、学前教育、现代农艺技术(种植)、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养殖)、数控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等十一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原理与维修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点,计算机应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为市级重点专业点。
我校于1995年开设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业,已连续招生十七年,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毕业生人数累计达3800多人,该专业随着学校的发展已成为了学校的骨干专业,在学校制定“将我校建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中职学校”的目标之时,电子电器原理与维修专业专业也提出了建设精品专业的目标。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教学方案,优化课程大纲,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建立和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突出专业教学优势,加快专业发展。
该专业目前有在校学生586人,专业课教师1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人,中级职级10人,“双师型”教师10人,本科学历人数1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主干课程的专业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并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有较全面的把握能力,在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电子CAD、电子元器件、电子技术基础、电子仪表与测量等专业课程教学方面有专门研究和较高的水平。
三、申报专业的必要性
我校电子电器专业属于河南省重点专业,有优良的师资和设施。进一步加强电子电器专业项目的建设,是学校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漯河市的健康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将漯河打造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需要。因此,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把我校电子电器原理与维修专业建设为漯河市乃至豫南地区电子电器原理与维修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是我市和整个豫北地区培养合格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目标
1、通过项目建设,新建一批实验实训室,扩充容量,增添工位,对学校原有的实验实训环境配置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档次,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培训能力。
2、为学生营造全真的职业环境和实习场境,将“工厂”建到学校,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
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组织教师制定建设方案、课程研发设置、设备配置、安装和调试设备等,拓宽专业教师知识面,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产学研一体化,满足教师更新知识的需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解决技术难题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快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
4、依托实训基地完善的实验实训设备,深入开展课程研发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构建以能力为禁止、以职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不断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推动专业建设纵深发展。
5、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禁止”办学方向,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下岗工人培训、企事业人员培训,服务区域经济,每年实训人数由原来的1000人次提高到2000人次。
6、以点代面,积极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通过资源共享、校际合作、共同开发等形式,建设一个以本校为主、合作学校为辅,校外实训基地为补充的辐射周边地区的专业实训培训中心。
五、基本思路
1、把项目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学校发展问题的突破口,把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相结合,空出教学主体,提高培训能力,扩大社会服务功能。
2、注重基础功能的多样化建设。融教学、实训、培训、鉴定、生产、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把握产业发展的走向。在功能设置、设备先配、环境布置、文化建设等方面贴近生产实际需求,模拟生产环境,符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3、把专业文化建设作为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硬件建设同步设计、实施积极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将企业理念、生产方式和“7S”管理融入到专业文化建设中,形成与企业相适应的专业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4、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实训基地软件与硬件同步建设的原则,保证基地建设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校内外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真正达到高起点、高水闰、高效益。
六、主要举措
1、建立健全初衷基地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制定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建立专业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落实财产管理、设备维护、安全制度、实训安排、指导教师配备等,强化基地的管理、使用和维护。
2、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提升基地综合实力。引进先进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让企业参与专业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共同制定、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编写技能训练指导书,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完善考核标准。在基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建设、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大力创新,大胆改革,适应生产性实训的要求。按照企业生产管理要求建立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调试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在建设过程中,把实训基地的配置要求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盐业,把校内培养与校外进修结合起来,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2-3年时间,“双师型”教师人数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兼职教师人数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0%,实训基地人员达到实验、实训专业素质的要求。
4、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面向市场积极开展生产性社会服务,既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和综合素质培养要求,以能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保障基地建设和运转。
5、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自筹、各级政府的支持等广度筹集项目建设所需配套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基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七、建设进度
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预算投入资金36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学校自筹8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支持180万元。项目建设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积极争取资金,完成资金筹措,启动实训基地建设。在财政资金下达,配套资金到们后,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完成基地实训室建设项目,新增实训室1000平方米,建成电式技能实训室、电子无器件及线路测量实训室、电子整机维修实训室、PLC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应用实训室友、通信技术应用实训室、表面组装生产技术(SMT)实训室、空调制冷实训室等专业实训用房12个,同时启动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培训计划。
第二阶段:投入资金260万元,主要完成电工技能实训室、电子技能实训考核室、家用电器维修实训室、电力电子及电力拖动实训室、供配电装置实训室、电子元器件入线路测量实训室、电子整机维修实训室、PLC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应用实训室友、通信技术应用实训室、表面组装生产技术(SMT)实训室、空调制冷实训室等设施设备的购置。初步完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不低于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
第三阶段:对实训室采购的设施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保实训基地明年秋季能正常使用和运行。
三、行业企业专家论证(论证会由申报院校组织,至少邀请7名本专业行业企业专家)
专家姓名
职务
单位
联系电话
李俊豪
工程师
河南龙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13183191905
李耀民
工程师
合肥展翅自动化有限公司
18952011550
李伟涛
经理
金硕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13721321268
何冠超
工程师
洛阳牡丹通讯股分有限公司
13803887983
张耀民
经理
漯河市潜水泵厂
13323959933
彭安生
经理
漯河市三安机械厂
13783062321
阚松华
经理
松华服装厂
13346874111
论证结果(主要包括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项目建设方案论证,资金用向论证,基地建成后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预估等)
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市场,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但掌握电子技术人才数量上奇缺,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加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发展制造业的时代的需要。
漯河市《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漯河打造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期末,漯河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利润达到50亿元,基本形成以消费类电子、新型
OLED显示器、光伏电子、绿色照明为支撑,以应用电子、信息安全为特色,通信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快速发展的格局,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亿元企业20家、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超5000万元企业50家以上,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特色中小企业为配套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由于大力发展电子专业是社会各界的共识,近年来我校在电子方面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目前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建成集现代通信技术、家电维修、计算机应用、维修电工、电脑美术设计等工种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
该专业目前有较完备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基础设施条件,有家电维修室、家电十合一实习室、电子电工、制冷制热实验室、电子线路等8个实习实训室,仪器设备总产值200多万元,集教学与实习为一体的专业实训条件良好,并初具规模,能基本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
目前,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任教师有1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3人,硕士研究生2人;中级职称10人,高级职称3人;“双师型”教师有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
近年来,我校实施招生改革,采取提前招生与市场招生相结合的办法,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同时,又提高了质量。目前,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数达208人,培训人数达1254人,在校生586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9%。电子专业招生就业情况良好,为以后的实训基地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目前已是漯河市职业教育的龙头专业,办学声誉和培训效果已在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地经济发展已发挥了巨大作用。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后,不仅可大大改善自身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同时还可以使学校最大限度的发挥职业技术培训职能,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提供更多更广的服务。同时由于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漯河市职业教育本专业的龙头,具有极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还可以为兄弟学校相关专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教研服务,实现龙头带动和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漯河市这座轻工业发达,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办好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安置、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和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学校教职员工的努力进取、开拓创新,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一定会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2: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循环系统,传热,流体,纳米,申报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本文简介:序号:编码:第八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作品申报书【科技作品类(含实物制作、软件、设计等)】作品名称: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学校全称:昆明理工大学申报者姓名:杨舒萍、廖斌、刘廷森、陶冲说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科技类申报书 本文内容:
序号:
编码:
第八届大学生节能减排
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作品申报书
【科技作品类(含实物制作、软件、设计等)】
作品名称: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
学校全称:
昆明理工大学
申报者姓名:
杨舒萍、廖斌、刘廷森、陶冲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须完整填写A、B、C三类表格。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
4.序号、编码由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组委会填写。
5.科技作品类的作品说明书全文请附于申报书之后,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见附件。
6.作品申报书须由一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提供推荐意见。
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参赛高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
8.
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A.作品作者团队情况申报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信息填写必须完善无空白否则视为无效;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第一作者,其它作者按作品作者排序依次排列;
4.团队分为本、专科生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其中有一位本科以上学历者的团队视为研究生团队。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代表情况
姓名
杨舒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90.8.12
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
系别、专业、年级
动力工程
学历
本科
学制
3
入学时间
2013.9
作品名称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昌路68号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314室
邮政编码
650093
移动电话
18213460813
常住地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昌路68号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314室
邮政编码
650093
住宅电话
18213460813
其他作者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廖斌
男
26
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
刘廷森
男
25
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
陶冲
男
23
高中
昆明理工大学
资格认定
研究生团队作品认定
作品是否为研究生导师项目
□是√否
导师签字:*年*月*日
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
以上作者是否为2014年7月3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
√是□否
(本科生学籍管理部门签名盖章/书院):*年*月*日
√是□否
(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签名盖章/学院):*年*月*日
学校教务处或团委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否
(签名盖章):*年*月*日
B.申报作品情况(科技作品类,含实物制作、软件、设计等)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等必要的说明资料;
3.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作品名称
采用碳纳米流体强化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的传热性能
作品摘要
(500字以内;含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本作品以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中碳纳米管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因素条件下碳纳米管的传递特性及强化机理。主要包括:
1)多因素下碳纳米管的迁移特性及强化规律
研究在不同流场、不同温度场耦合驱动下,不同浓度、不同管形状、不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碳纳米管的迁移质量、迁移率等流动特性的影响。利用数字图像技术提取纳米管图像数字特征后,用贝蒂数(Betti)定量表征纳米管中的块、洞、团聚及迁移特性,构建纳米管迁移行为的演化与强化规律模型,揭示纳米管迁移行为特征与强化机理;
2)尺度效应下碳纳米管动力学与热传递的耦合机理
利用混沌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纳米尺度效应下控制力为表面张力时,碳纳米管的团聚、离散、跃迁及运动的动力学机理,纳米管迁移时的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和粘度等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尺度效应下纳米管动力学与热传递的耦合机理。
本作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中碳纳米管的迁移质量、迁移率等流动特性和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等传热性能和机制,建立纳米颗粒的流动和传热耦合的数学模型,优化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及装置,并对多场耦合驱动、多因素下ORC系统的静电-流-热传递性能和耦合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500字以内;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节能减排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效果。请提供技术经济分析说明。)
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的复杂性来自流体动力学与碳纳米管颗粒动力学两种动力学机制交互作用,并且还受到纳米尺度效应和表面粗糙度的相互影响,作品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性能。有机工质的宏观动力学参数可以在工艺过程动态实时检测与控制,但微观的纳米颗粒迁移行为参数不易在线检测和识别。将微观碳纳米管颗粒迁移传递的影响因子用于建立流体动力学微分方程和纳米颗粒动力学方程相结合的混合动力学模型是目前动力学研究发展方向。利用混沌学理论和方法,揭示纳米有机工质ORC体系内多因素下的传递与传热机理,建立起纳米有机工质ORC体系内碳纳米管颗粒颗粒迁移行为动力学模型和静电-热-流场耦合模型。
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是复杂的纳米颗粒-有机工质液相间剧烈的搅拌、混合与传递过程,特别是在微观下纳米尺度效应、器壁表面粗糙度对强化混合效果影响巨大。而利用混沌学理论、格子波尔兹曼方法,可以对有机工质ORC系统中碳纳米管颗粒-液相-相界面强化搅拌、剧烈混合程度、分布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这对揭示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内多因素交互耦合传递和传热机理是可行的。
作品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0字以内)
1)利用混沌学理论和方法,对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中复杂的多参数下纳米管的流动和强化传热效果进行研究,构建多场驱动下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的静电-流-热耦合数学模型;研究尺度效应下纳米管流动和强化传热行为与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性能耦合规律,揭示纳米管的流动、热传递和纳米有机工质ORC性能耦合规律。这是本作品的重要特色。
2)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碳纳米管图像数字特征,用贝蒂数(Betti)定量表征纳米管中的块、洞、团聚及迁移,构建纳米管行为演化动力学与ORC系统性能间耦合的数学模型,阐明纳米管颗粒迁移行为特征与热传递的协同机理。
作品可展示的
形
式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作品的真实性及原创性声明:
申请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作品是由申请者完成的原创性课外科技成果。除了报告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作品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创作的成果作品。申请者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申请者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者(签名)
学校管理部门推荐意见
签字(盖章)*年*月*日
C.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推荐者
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住宅电话
推荐者所在
单位签章
(签字盖章)*年*月*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其它说明
D.竞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
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年*月*日
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年*月*日
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
□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E.竞赛专家委员会预审意见
篇3: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运营的目标模式研究申报书
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运营的目标模式研究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科技成果,服务项目,申报,自行车,运营
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运营的目标模式研究申报书 本文简介:项目编号: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项目申请人:申请人所学专业:产业经济学推广项目名称: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运营的目标模式研究主要依托学科:经济学、城市规划项目承担单位(公章):浙江财经大学填报日期:2014年10月19日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制填写说明一、申报书要
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运营的目标模式研究申报书 本文内容:
项目编号:
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申
报
书
项目申请人:
申请人所学专业:
产业经济学
推广项目名称: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运营的目标模式研究
主要依托学科:
经济学、城市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公章):
浙江财经大学
填报日期:
2014
年
10
月
19
日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制
填写说明
一、申报书要按照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二、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中的字体为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申报书由所在学校领导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一式1份(均为原件),报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10
一、项目简介
项
目
概
况
项目名称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运营的目标模式研究
项目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来源
(√)自主立题
()教师指导选题
起止时间
自
2014
年
10
月
至
2015
年
10
月
项目状况
√1、研发阶段
2、中试阶段
3、批量(规模)生产(选项打√)
申
请
人
姓名
性
别
女
出生
年月
入学
年月
所在
院系
经济与国际贸易
联系
电话
电子
信箱
项
目
组
主要成员
姓名
年龄
性
别
专业
具体分工
综合所有信息,撰写文字报告
实地走访调查,收集整理数据
结合数据,绩效测评,得出结论
项
目
指
导
教
师
姓名
性
别
男
出生
年月
主要研究方向
近三年获奖成果:国家级__等奖___项,省部级__等奖___项
项
目
主
要
内
容
简
介
“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艰巨的节能减排的任务。“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适应了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杭州、苏州等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收到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就是在公共自行车系统普遍运行的背景下提出,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几个城市现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Public
Bicycle
System,以下简写PBS),建立一个PBS运营模式的绩效测评体系,最后针对指标,提出一个适合推广的PBS运营模式。本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1、通过大量阅读中外文献资料,了解PBS的作用机制和建设的可行性。
2、选取杭州、苏州、绍兴作为代表城市,实地考察这三个城市的PBS运营模式状况,如公共自行车网点数量、使用率、租赁手续、维修完善系统等。
3、剖析三个代表城市的PBS经济运营模式,以及运营模式对PBS建设维持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并揭示PB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选取指标,建立PBS运营模式绩效测评体系。
5、收集数据对比较后的较优模式进行进行绩效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优化目前的较优PBS运营模式,提出一个适合推广且具有较高社会经济效益的运营模式。
二、项目目的意义
目前许多城市正在推广和应用PBS。自行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能够无缝接驳各种大型公共交通工具,最大限度地促进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市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以及不同目的的交通需求,可以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PBS的运营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城市由于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多而出现的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效率,还可以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解决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大环境下,提倡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自行车出行健康环保,顺应当下“低碳生活”的潮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各地PBS在运营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一些城市站点设置不合理,公共自行车使用率不高,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配置。
通过对PBS运营模式的比较研究,建立PBS运营模式的绩效测评体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个PBS运营的目标模式,使得其能够在更多的中小城市应用与推广。
三、技术路线与组织管理
(一)技术路线
1、持续关注杭州、苏州、绍兴三个代表城市当前的PBS状况,收集资料具体分析当前PBS运营的机制和特征以及PBS的发展现状。
2、采用调查的形式(网络、纸质、口头)收集杭州、苏州、绍兴的公共自行车网点数量、使用率、租赁手续、维修完善系统等
3、研究大量中外文献资料,了解现有PBS的作用机制和建设的可行性(资料收集、询问专家意见)。
4、在结合杭州、苏州、绍兴三市的实际情况,剖析三个代表城市的PBS经济运营模式,并揭示PB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选取指标,建立PBS运营模式的绩效测评体系,根据测评结果,提出一个PBS运营的目标模式,对此目标模式进行推广和运用。
(二)组织管理
1、研究生导师为主要指导老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
2、项目组成员由四人组成,均为14级研究生。各自均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项目调研能力。
3、本项目所有的调研工作统一由负责人分配,负责人定时向组员了解调研调查情况,并向导师汇报。成员积极主动完成分配任务,定期以交流形式了解相互之间的进度、困难等问题。
四、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本项目在公共自行车系统普遍运行的背景下提出,成员对此项目非常重视,有热情有毅力能够持之以恒做好本项目的研究,推出适合PBS升级优化的方案。
在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和维普中文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的资料和书籍,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及时与导师就问卷的设计可行性等问题联系探讨。在调查过程中,设定调查的调查区域(杭州市、苏州市、绍兴市)。
项目团队指导老师为研究生导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研究,能为本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成员为在校研究生,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且作风实事求是,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及求真务实的品质。项目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保证了项目的按期完成。各成员以合作为主,不拘泥分工形式,大家各施所长,以大局为重共同完成任务!
本团队在前期准备、研究能力、研究时间、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均有充足的保证。
五、实施内容与任务分工
主要的工作与技术内容
具体工作、任务
负责人
收集相关资料
查找、分析相关资料,选取指标
实地走访调查
走访调查,数据整理
数据整理和分析
结合数据,绩效测评,得出结论
报告撰写
综合所有信息形成文字报告
六、实施地点及示范推广规模
实施地点: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江苏省苏州市
示范推广规模:部分具备推广条件的城市
七、预期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本项目以寻找PBS目标运营模式为出发点,选取杭州、绍兴、苏州三个城市为基点,分析这三个城市现有的PBS运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国内外成功运营PBS的城市的经验,建立PBS运营模式的绩效测评体系。运用测评体系对现有的PBS运营模式进行测评,依据测评结果,推出一个可以推广的PBS运营目标模式。
本项目成果的推广实施预期可以解决现有PBS运营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社会经济效益增长需求,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骑车购物消费、骑车旅游、自行车生产销售,以及更高层次需求相关的产业领域等。
本项目成果的推行有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八、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
项目总时间约为十二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10月):申请项目,考察杭州、苏州、绍兴三个城市的PBS现状,组建项目团队,做好前期规划,制定相关的研究计划。
2、调查整理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确定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根据目标和团队成员特点进一步地分工,按照计划进行调研。记录相关的数据,整理搜集到的数据,沟通并做好阶段性总结。
3、数据分析阶段(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设计前期分析,将各方调研信息进行整理,并做好三个运营模式的对比分析,整理成调研报告,为后续的PBS运营模式优化方案做好阶段性准备。
4、成果成形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根据前期阶段的数据信息等形成文字(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推出一个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PBS运营模式,再对初步成果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给出优化方案。
5、成果推广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将已经完善的PBS目标运营模式成果投入市场进行推广,收集大量的市场数据,对于在市场运营中所得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决。
6、结束整理阶段(2015年10月):总结和展望研究项目。总结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整理书写结题报告等。
九、经费使用计划
项目经费预算
支出预算科目名称
金额(单位:元)
经费支出(合计)
10000
调研费
3000
版面费
2000
资料费
1500
会议费
1000
咨询费
1000
其
他
1500
十、项目组承诺
承
诺
书
以上所填内容真实可靠,本项目组承诺:该项目立项后,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遵守本申报书和预算表中规定的条款和内容,保证按计划进度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组全体成员(签章):*年*月*日
十一、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单位(公章)*年*月*日
十二、专家组审核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章*年*月*日
十三、实施办公室审核意见
公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