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小学语文第五册介绍教材

小学语文第五册介绍教材 本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介绍

小学语文第五册介绍教材 本文简介:-小学语文第五册介绍教材——第一、二单元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闫兴河l关于教材内容1、关于课文第二单元共有课文8篇。从文体上说,有诗歌和记叙文,其中现代诗歌2篇,古诗文1篇,古代传奇故事1篇,现代文4篇。从内容上说,4篇描写学生生活《和老师在一起》《上学一路歌》《墨渍》《今天我很忙》,1篇写古代传奇

小学语文第五册介绍教材 本文内容:

-

小学语文第五册介绍教材

——第一、二单元

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闫兴河

l

关于教材内容

1、关于课文

第二单元共有课文8篇。从文体上说,有诗歌和记叙文,其中现代诗歌2篇,古诗文1篇,古代传奇故事1篇,现代文4篇。从内容上说,4篇描写学生生活《和老师在一起》《上学一路歌》《墨渍》《今天我很忙》,1篇写古代传奇人物曹冲的《称象》,1篇现代歌曲的歌词《中国娃》,1篇介绍台湾鹿港特有民俗的《半边井》。从表达上说,《和老师在一起》

《中国娃》以并列小节方式表达,《上学一路歌》《墨渍》《今天我很忙》《称象》《半边井》是按时间顺序或事情的发展顺序构段成篇的,《古诗二首》是典型的五言诗、七言诗,用词精炼。

2、关于生字与认读字

两个的单元共有“四会字”68个(比原五册多15个字),其中多音字两个(杆、量);认读字33个(比原五册多11个字),其中多音字两个(和、假、)。

l

关于语文训练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本册教材“工具性”——语文训练突出表现在:

1、

识字写字能力——学习独立识字,培养自能识字的能力。

(1)识字量——68个,认读33个字。(学生已学会928个生字,其中80个多音字)

识字已具备一定基础——汉语拼音拼读方法基本掌握;认识了绝大多数偏旁部首,能够按笔画、按部件记字。学生对识字有了一定的兴趣。

书写已学会用铅笔写字,第五册要求学生学习用钢笔写字,能写正确,注意整洁,行款符合要求。高于低年级写正确、比较端正的要求。

巩固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会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高于二年级学习部首查字法的要求,同时要巩固音序查字法,并能利用字典选择字义,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据词或语言环境定字义)。

(2)词语积累与运用

二年级提出继续学习积累词语。三年级扩展了要求“学习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组词练习(形近字组词)(第2课),同时也应注意所学生字的组词练习。

抄写词语练习(第3、6课),练习使用钢笔书写。

看拼音写词语练习(语文实践活动1),与巩固汉语拼音相结合。

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练习(语文实践活动1),调动学生原有词语的积累。

词语搭配练习——偏正词组:严格的(

)(第1课)

动宾词组:采取(

语文实践活动2

词语积累与运用目的: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打好基础。

2、阅读理解能力

(1)朗读、默读和略读

阅读建立在低年级学生已能借助拼音独立阅读的基础上,但本单元朗读要求脱离拼音,学会自能读书,这是学生读书的一个难点。

朗读: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省去了低年级的“做到声音响亮而自然”。

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初步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于“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

略读:初步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涉及到每一篇课文)。虽低年级段学生能了解课文的部分内容,但更多的还是属于支离破碎的,往往不能较好的形成文章内容整体。因为低年级的要求“学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到了三年级,明确提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还要“学习理解自然段的内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训练,三年级是重要阶段,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3)语句训练

运用词语造句(第1、3课

必须

继续)

介词结构位置的变化,语义不变(语文实践活动1

3题)

语句理解与个性情感体验(关键字在语句中表上的作用低年级有所训练,本册教材又有所发展。

第3、5课

“直”;理解句义并体会情感——体会重点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第6课

2题)

语句理解:能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指出了理解语句的方法。高于二年级“学习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4)语段积累(第1、2、6、7课)

三年级要求:积累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5篇(段)。

(5)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1

4题

第7课选做题

)教学要求指出:愿意读书看报,学习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阅读不同程度的读物,课外阅读不少于8万字。

3、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因是语文教学最广泛、最经常的训练,涵盖了听说训练,但又不同于听说。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训练。

4、习作训练:突出兴趣: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乐于动笔,不断增强习作自信心。愿以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感情真实,语句比较通顺,会用学过的标点。

(1)标点符号的运用:冒号、引号(第5课

4题

语文实践活动2

4题)

(2)总述与分述表达方法:语文实践活动2

5题

(3)按要求习作:应用文——学写便条

按总述、分述形式写短文——写自己的特长或爱好

l

关于目标要求(详见教学参考,希望教师认真阅读,领会其“三维”要求,指导教学实践)

l

关于教学实施

追求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

当前的语文教学比起课改之初,应该说越来越实在了,“热热闹闹”的现象少了,实实在在的训练多了;“关注结果”的少了,重视过程的多了;教师的分析现象少了,注重多元解读的多了;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少了,强调人文情怀的多了。五年来的课改,我们的教师逐渐地成长起来,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应该说教学一线的教师已基本确立了: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心中有教材、心中有方法、心中有技术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还要不断的探索与提高。

一、精心撰写朴实的教学设计,加强预设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准备,是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

教学设计充满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对教学生成的把握。所以精心撰写朴实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有的放矢的教学尤为重要。

精心撰写朴实的课时设计,加强课堂教学预设。关于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一、激发兴趣,引入学习

二、正确读文,认读词语、导读句子

第一课时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质疑梳疑

四、学习词语,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说明:第一课时前应加强学生预习能力培养。首先要做预读,其次运用工具书查阅不认识的字,了解难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首先说说预习。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决定命运。养成一种好习惯会终身受益。叶老也曾指出: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了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和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三年级的小学生在预习中,应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这对于学习一篇文章非常重要。尤其是学生刚从二年级带有拼音的文本,过渡到完全没有拼音的纯文本课文,预读就是一种尝试。其次每课都有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如第一课:《和老师在一起》“爱戴”“焦急”“解惑答疑”“善良”等,需要学生查字典、词典进行解决,因为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是中年级教学的中重点,需要教师有意识进行培养。同时运用工具书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再有,还鼓励学生提出预读中不理解的问题。此项设计应该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有所安排。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第一课《和老师在一起》可以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引入。可设计这样的导语:“两年的学习,你都认识了哪些老师?和他们在一起,你有怎样的感受?”

第三、四课,同样可以采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学习情景。而第二课、第八课可以由课题直接入手,引发疑问,激发兴趣。先请学生读课题,然后老师可以说:“上学路上会留下怎样的一路歌呢?”

“水井我们听说过一口水井,而课文怎会叫半边井呢?”

第五课,可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入手:“谁看过曹冲称象的动画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第六课,可以由歌曲引入。第七课,古诗教学可由学生背诵已学过的古诗展开。导入看似简单,但有时设计不好会事倍功半。

第二环节:正确读文,认读词语、导读句子。本环节整体读文不少于三遍。一读,采用自读,读准字音,达到读正确。二读,可互读,达到正确,读通畅读流利。三读,展示读(可小组,可集体),反馈读通读顺情况,有的放矢进一步进行指导。在一读或二读之前或之后,教师要安排学习字词的环节,落实识字、写字。落实中要分类、有序处理,突出重点。如:第二课《上学一路歌》共有生字12个。其中强化读音的字有:趟

教室

或者、便、以免(三连音),可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读。注意字形:独体字——互相

部件组字——溪水

滑梯

帮忙

闭眼等(可结合课后2题),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记忆字形。读词、理解词语:(第三课《墨渍》)放弃

继续(放弃、继续各什么意思?)

读句子“孩子,要记住,碰到这种情况别随便放弃,应该继续干下去,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把“放弃

继续”两个词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懂什么?)——这种设计既体现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又结合语境理解,把理解落到了实处。同时,也进行了难句导读和深入理解的铺垫。在了解难理解的词语时还可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等。第二环节,教师在预设中一定要思考与第三环节的关系,所以,学习词语的最后一个词或字,一定利于与下一环节的联系。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感知内容、质疑梳疑。中年级课标明确指出“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教学设计要有意识进行落实。

首先要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教材中的每一课练习题,大都有一个题是从文本内容整体上设计的。如第一课的第二题: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有过许多快乐。回忆一下,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可根据这个问题设计:读一读课文,我们是怎样称赞自己爱戴的老师的?

第二课《上学一路歌》一题:想象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第三课《墨渍》3题,说说课文中“意外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第四课《今天我很忙》,说说“我”今天都忙了些什么?

第五课《称象》二题,和官员们说的方法相比,曹冲的方法好在哪儿?

第六课《中国娃》一题,想一想:你认为“中国娃”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中国娃”有志气?

第七课《古诗二首》二题,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景象?

三题,说说《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第八课《半边井》二题,人们为什么说鹿港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要教给学生归纳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什么时间或环境,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其次,广泛质疑,及时梳疑

,培养质疑能力。论语:“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也。”教育家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语文课标中年级提出:学习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初步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生疑问应该说为教学确定了学习的方向,即体现了因学定教——叶老所说的“教得法子来自于学的法子”。起初学生的质疑可能漫无边际,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筛选与梳理,从而形成针对学习课文的一个相当“整”的问题,进而形成学习提示,为学生逐渐走向自能读书打好基础。若本班学生质疑有困难,可先从课后练习的问题入手,渐渐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第四环节:学习词语,指导书写。此环节老师往往不十分重视。不曾想,汉字的学习同其他语言的单词学习有着共性——需要“反复呈现,多次认读”。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再次认读的机会,不但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还要有多维组词的训练。关于书写的指导,要重视从汉字的整体上观察,间架结构——宽窄处理、大小处理,重要笔画的位置等。06年6月7日在密云县召开的写字教学现场会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例子”与经验。我区的石园小学在写字教学中也有独到的做法。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第一课时在作业设计上,不光要让学生写些生字词,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重视资料的查阅等等。

总之,第一课是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精心进行设计,预设问题,为第二课时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努力追求扎实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心灵净化的过程,是塑造人的工程,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促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主阵地,是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场”。朴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突出自主、注重探究、恰当合作、重视体验、精当讲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立体化的教学,学生在读、思、议、体验的多种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形成学习方法,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

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具体说说如何实现扎实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往往是教师使用力量最重的。通常可设计如下环节:再现词语,回顾内容;出示提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体验;总结提升,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课外发展。

第一环节:再现词语,回顾内容。设计要巧,突出重点,短时高效。

1、再现词语。强化认读,重视文本关键词语的词义的了解,为细读文本做好准备。如《上学一路歌》一课,可认读“溪水、教室、滑梯、帮忙、或者、以免、互相”等词语,然后用一句简洁的语言,导入下一个环节:“我们又是趟着溪水,又是坐滑梯,上学的路上真是太有趣,让我们一起走在一年四季的上学路上,来共同感受上学的快乐。”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季节上学时的情景?

《墨渍》一课可认读“布置、作业、突然、继续、中央、眼泪”,“放弃”——先追问词义,课文中说放弃了什么?然后出示语句“孩子,要记住,碰到这种情况别随便放弃,应该继续干下去,也许会有以外的收获”。“收获”——追问课文中收获到什么?(意外的成功)

接着教师用导语导入下一环节:“已经我要放弃的一幅画,怎会有意外的成功呢?快打开书,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称象》一课可设计认读“曹操、官员、沿岸、一堵墙、一杆大秤(处理多音字)、重量”,导语:“大象象一堵墙,官员们想用一杆大秤来称它的重量?太有意思了,曹冲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想一想课文围绕称象,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年级学习词语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要在反复的认读中识记、理解与运用。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教师要深刻认识“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于表现的鲜活元素。(小学语文教师2006第六期杭州张祖庆)。”

2、回顾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在第二课时进行精读教学,而从文章整体内容入手,使本课时不可或缺的,要注意设计与落实。

落实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整体把握,规范学生语言的同时,注意方法的指导。如,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一件怎样的事,或什么时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第二环节:出示提示,自主学习。学习提示来源于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需求,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文本产生的问题。学习提示要注意学习方法的设计,三年级学生通常采用画一画文中的相关语句或写简单批注,然后读一读或谈一谈理解。

第一课学习提示可根据学生与文后练习的问题这样设计学习提示:轻声读课文,思考我们和老师在一起,有怎样的快乐?用“__”画下相关的语句,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第二课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留下了怎样的欢乐情景?用“___”画下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

第三课学习提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意外的成功”指的什么?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学习伙伴谈谈体会。

第五课学习提示:官员们和曹冲各用什么方法称象?用“____”和“﹏”分别画出相关语句。和官员们说的方法相比,曹冲的方法好在哪儿?

第六课学习提示:朗读课文,你认为“中国娃”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中国娃”有志气?用“__”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写在后面。

自学提示设计的问题要“整”,要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切忌琐碎或缺乏指导意义的旁支侧节问题。

关于学习提示之后的自主学习,教师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同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理解体验。本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信息共享、多元对话的过程,是思维、思想碰撞的过程,是朗读、理解、感悟、体验等相融的立体化教学的过程。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要注意软设计、硬着陆。所谓软设计,是指多角度、开放性的设计。所谓硬着陆,是在教学某个段落、某个语句、某个词语时的语言训练,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思维碰撞、情感体悟、思想升华、生命烙上印迹的历程中有所触动。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说明例谈:

(一)关于精读课文:

第一课:将以“读课文,思考我们和这样可亲可爱的老师在一起,有怎样的感受?从哪里感受到的?画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展开教学。

学生交流可能会以读带答:体会到的感受——快乐、高兴、愉快、幸福、甜蜜

1、老师是充满爱心的指路人

读句——引思(帮我们指了哪些路?关爱集体)——举例谈体会——导读语句感受快乐

2、老师是亲密的伙伴

读句——谈理解并导读——理解“解惑答疑”——举例谈感受——再读体验

3、老师是严格的教练

理解“严格”——读句(从哪儿感受到)——换词理解句子(“他说学习必须认真”必须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一定”“肯定”等,这句话什么意思?理解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还有哪些也应该是必须做到的?目的在于用“必须”造句。)——指导学生朗读

4、老师是充满童心的朋友

结合语句谈体会——指导读句——体验朗读

5、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补充诗句: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总结全文,提升情感:和老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快乐,我们的学习充满乐趣,我们的生活更加甜蜜。

7、背诵全文:把积累落实在课堂。

第二课:以“默读课文,想一想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留下了怎样的欢乐情景?用“___”画下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展开教学。(也可用教学参考中的问题:孩子们上学时开心吗?你是从那感受到的?)

学生可能按季节顺序汇报,在想象中指导学生朗读。

1、

春天

读句子想象情境——谈体会(野花多、颜色美,香味浓)——读出体验(读出舒畅)

2、

夏天

谈感受(露水多、小溪唱的歌好听,伴我走一路)——范读想象情境——带着体验读出感受(读出欢快)

3、

秋天

边谈感受边想象(吃野果:核桃、酸枣,心里美)——带着理解读句子

4、

冬天(全文的重点段)

谈感受——对比中理解,感受上学路上的快乐——在想象中练读体验——讨论:同学们到了学校,为什么“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冰道。我们从家门口能滑到学校。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们让小伙伴帮忙一推,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一路哒哒哒!哒哒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跑进校门,大伙有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5、联系自己一年四季上学路上的情景,说一说其中一个有趣季节的上学一路的情景

6、总结全文,完成填空(落实课后一题的积累)

第三课: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意外的成功”指的什么?为什么能获得意外的成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学习伙伴谈谈体会。

1、了解“意外的成功”所指——利用墨渍画出一条小花狗,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说出成功指的是什么——指导相关读句

2、交流获得“意外的成功”原因(着重理解妈妈的话)

(1)了解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结合第二自然段)

(2)妈妈鼓励我不轻言放弃:出示妈妈的话

别哭了,可别这么容易灰心。依我看,这墨渍很像狗身上的斑点呢。画下去,也许会画出一条小花狗。孩子,要记住碰到这种情况别随便放弃,应该继续干下去,也许会有意外的成功。

(3)结合语句谈理解(“放弃”是什么意思?进而联系前文弄清“可别这么灰心”指的是什么?联系下文了解“意外的成功”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朗读的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理解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挫折教育。)

3、体验获得“意外的成功”心情:(也可讨论:当初如果放弃了,结果会怎样?)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中加深对课文妈妈话的理解。)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自己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又是怎样做的?学习课文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耐挫教育)

第五课:官员们和曹冲各用什么方法称象?用“____”和“﹏”分别画出相关语句。和官员们说的方法相比,曹冲的方法好在哪儿?

1、

学生交流称象的方法(教师出示相关的语句)

2、

对比理解两种称象方法的不同,感受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突出曹冲称象方法,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1)读出曹冲称象的方法语句。

(2)说出曹冲称象方法的步骤(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或其他方法演示)。

(3)再朗读,感受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

(4)与官员方法对比,了解曹冲年幼、聪明。(此环节要把课后3题相机落实)。

3、扩展思维,培养创新:如果你也在场,你还有其他方法来称象吗?(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当时的科技水平与技术支持,鼓励学生的同时,要注意合乎当时的实际。)不求同一,但求科学、创新。

(二)关于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学习资源,是讲读课文的必要补充,它承载着阅读、巩固语言训练等任务。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进行略读课的教学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略读课文要加强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中一项重要的训练。作为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语文的预习作为一项中的作业内容进行布置,并做好认真地检查、落实。

预习工作应从以下内容入手:

(1)做好课前读书

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只有一课时,教学前一定利用好早读、晚读(在家中给家长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读好认读字,能文从字顺地、正确地读好文本(包括对练习的阅读)。

(2)做好词语解释

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能利用工具书查阅词语的意思,了解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阅读课本身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运用与展示的平台。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就应该把这项任务扎实落实,使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利用工具书能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半边井》应运用工具书解释:“巷子、钦佩、乖巧”。

(3)做好资料查找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资源是丰富的、深广的。教科书只是作者、编者经典语言的呈现。在阅读学习中还需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进行补充。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开发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查找资料,丰满这个“例子”。如,关于相关地理知识的补充,文中一些“术语”的理解。《半边井》一课,课前可让学生看地图,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搜集一些有关台湾的民俗资料,从一个侧面了解台湾。

(4)能力较强的学生,预读中可初步把握整体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略读课文要把握整体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1)把握文本的整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中年级要求)。

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

《今天我很忙》可设计“今天‘我’都忙了些什么?”——课后一题。

《半边井》一课,可设计“课文以半边井为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2)把握训练的整体

语文训练是螺旋上升的进程,要针对年级、文本、单元目标等循序渐进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取舍,在把握文本特点(重点训练项目的练习题,文本本身适合进行哪项训练)的基础上,扣准本册及单元的训练重点,合理、统筹安排。

质疑——带着问题读书——搜集整理信息,结合语句思考——理解语句、段落交流——带着体验读出情感、谈出体会,这是立体化的教学过程,在略读课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结合理解谈体会。而不应上成讲读课。

《今天我很忙》以“今天‘我’都忙了些什么?”问题展开教学,然后学生进行自读画出忙的事情;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谈体会;最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双休日忙了些什么?”学习文本语言进行表达。

《半边井》一课,可结合学生的质疑展开教学。学生可能要提出“什么叫半边井?”“为什么鹿港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先引导学生读懂何谓半边井;然后结合第二个问题展开讨论(重点围绕第二自然段发表看法,同时也可融进第三自然段升华情感)。

(3)把握学生发展的整体

略读课要体现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学生知识、能力、特点,相信学生,并为学生创设条件,促进发展。如:《半边井》可采用新闻发布会形式,学生在角色体验获得发展。

2、

读课文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略读课文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活动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时间、空间属于学生自己,是学生运用所学而学,运用所得而再得;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导在重难点上,导在学生认知的需求点上,……

(1)重点部分突出,旨在加强自主阅读,把握主要内容,搜集相关信息,理解、体验情感,获得富有个性特点的语文知识等。

(2)难点部分突破旨在选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对比阅读、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或想象理解,或结合具体事物、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化抽象为具体直观的影、图、音等信息信号,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感受语言的内涵。

《半边井》一课体会“鹿港是个好地方”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运用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半边井的特点;然后在讨论中结合“我爷爷说,过去鹿港有些人家比较穷困,没有能力雇工人挖井。为了让他们也有井水喝,有些人就把自己家的井挖在围墙下,井口一半在墙内,一半露在墙外。这样一来,那些没有井的人家,也能来挑水喝了。”语句感受鹿港的人情味儿。

(三)关于古诗教学:

古诗文语言简练内涵深刻,文人墨客用经典语言描绘图画,抒发诗人的情感。第七课《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登高远眺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建议:先让学生自主读诗,结合注释了解诗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在共议交流中解决疑问;接着边读诗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结合课后第2题进行思考、理解诗句(也可结合书中的图画),再朗读中指导诵读,体会意境,感受山河的景色之美、气势的宏大,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随后后在反复吟诵中,理解诗人揭示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最后背诵或默写。其中“边读诗边想象”是古诗教学重要环节。

第四环节: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

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引起共鸣,强化、提升情感。

2、

学生通过学习进行收获性的总结,回归、提升认识。

3、

学生结合内容写一写感受或体会,抒发情感,提升认识。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课外发展。

必做性作业:教学要求中学生必须达到的相关作业。

选做性作业:根据能力与条件,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重点提供读书信息、自由表达的话题等等。

(四)关于习作:

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教师要加强指导,做好写话向写段的过渡。三年级习作要求:能用简短的便条进行书面交流;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动笔,不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以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语句比较通顺,会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五)关于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教学中教师不要上成枯燥无味的练习课,而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强化自我。

1、

语文实践活动要有趣味性

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成闯关性游戏活动。

例如语文实践活动1:主题“才能大比拼”

第一关:我回拼,我会写

第二关:我会用,我会填

第三关:我会变,我会改

第四关:我读书,我展示

第五关:我观察,我写字

第六关:比一比,我能行(评出各种奖项,鼓励学生,使每一个人感受成功的喜悦)

2、

语文实践活动要有开放性

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孤立地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训练和学生学习中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必要的补充。如第一单元独体字加一部分组成与之形近的字再组词;第二单元,第六课

AABB式的叠词练习,可以让学生在找一找,进行词语积累。

切忌:语文实践活动机械地上成题海课,加重学生的负担。

总之,追求扎实的课堂教学需要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在创设的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中脚踏实地进行语言、思维训练,进行情感熏陶,也只有坚持语言训练与思想品德熏陶感染的融合统一(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真正创生出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三、注重理性、务实的教学反思,提高素质

教学反思已成为课改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就其反思质量看,部分教师多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或督导,或三言两语,或缺乏对问题的本质意义的认识,所以校本教研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

1、要实现教学反思的理性化,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建立理论支撑点。一是要学习国际与国内教育理论。如《教育论》《建构主义学说》《多元智能理论》等。二是要学习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和当代教育家的专著。如《叶圣陶文集》《吕叔湘文集》《张志公文集》《陶行之文集》等。三是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四是学习现代教学经验。此行为为快餐式学习,有时会收到较快的效果。五是深入研读教材。弄清目标要求,理解教材内容,理解编者、作者的意图,从而确定好学者的学习和教者的教学策略。六是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理性分析现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实现有的放矢的分层教学。

2、要实现教学反思的理性化,其次要敢于大胆实践,悟化理论转变为教学行为。

3、要实现教学反思的理性化,还要提升语文素养与知识结构。要读百家书,

“读书破万卷”教学才有“神”。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做一个学生的“领跑者”。

总之,追求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目标出发,加强教学的设计,充分预设;要遵循在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中解决语文问题,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教师共勉的几句话:

有知识——追求渊博

有修养——追求大气

有行动——追求实效

有思想——追求深刻

有智慧——追求创新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