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本文简介: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纸是我们书法书写过程中密不可缺的一样东西,造纸术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造纸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原料到加工技术乃至不同用途的制品,都有不断的改造和创新。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
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
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纸是我们书法书写过程中密不可缺的一样东西,造纸术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造纸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原料到加工技术乃至不同用途的制品,都有不断的改造和创新。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蔡伦改进造纸方法后,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过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公元7世纪末期,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此后,新罗全面吸收唐文化,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学和汉文化,曾在唐代大量生产的藤纸也在朝鲜的高丽王朝时期重获生机。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苏东坡、黄公望和董其昌等人,都曾使用过“高丽纸”。
在从中国三国时期至唐朝这段时间里,中国的造纸等技术也正是经由朝鲜半岛诸国东传日本,相继传到越南、柬埔寨等地。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从此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后来辗转归国。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及中国工匠传授阿拉伯人造纸术的史实。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公元794年,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阿拉伯帝国在都城巴格达建立了新的造纸工场。此后,阿拉伯帝国的一切政府文书、档案均书写在纸制品上。
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也曾用羊皮进行文字记录工作。在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范围,造纸术的西传,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见中国纸文化对世界所产生的文化影响,纸张成为传播中国文明的载体和见证。
“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后汉明帝时,富阳就已造纸,随着历史的推移,造纸业不仅成为富阳最具传统特色的产业,同时也成了富阳内涵丰富的一种文化现象。清光绪《富阳县志》(1906年)载:“府志云有女桑山桑出富阳者佳,余县接种者亦名富阳桑,东南、西南两乡最盛。足见富阳桑技之多,质量之佳,桑皮纸的原料之丰富,制造桑皮纸的历史之远古。然后富阳造纸技术在中国远近闻名。它被称为“造纸之乡”。
二: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宣纸以及元书纸的价格不断上涨,对于我们经常要写书法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那究竟是什么影响到了纸的价格呢?了解造纸的过程。
三:研究的过程
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来到了“造纸之乡”——富阳。来到富阳之前,我了解到有关富阳元书纸赤亭纸,是浙江富阳的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北宋真宗时期(998-
1022)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祭(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改原称为元书纸;又因当时的大臣谢富春支持此纸生产,故尚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元书纸具有“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等特点。“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说的就是写完十捆富阳元书纸才可能考中状元。元书纸采用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在古代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等。在五十年代,主要用作学生大楷簿,裱装画轴等。此外,还可作上等包装纸。元书纸的纤维结构较为松,吸墨较强。元书纸那不同于任何宣纸、毛边纸的特有的纸性及特有的颜色,都是书画家无法抵挡的诱惑。元书纸是至今仅存的唯一一种传统的手工纸。
第一天我们先了解了造纸的过程,这里的村民都整天造纸,每天10个小时,做2000张纸。看着他们大汗淋漓的样子,不禁想到自己平时对待元书纸的态度,不禁惭愧。听讲解员介绍着,一张元书纸,从毛竹到成品,从砟竹开始,每道工序要流水作业,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精工细作,不得马虎,因此,制造高品质元书纸的关健是选料严,做功精,水质好,从砍竹到成纸,全过程约60天。手工纸原料取之自然,绿色无毒,比起机器纸化工原料制作,有着独特的优势。
从一根竹子到成为一张元书纸至少要经过二十五道工序以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漫长、纯手工制作,是非常辛苦的。元书纸的选料非常重要,首先要经过“碑青,小满前后,满山遍野的毛笋开始脱壳放枝成长成嫩竹,因嫩竹的色泽青翠浴滴,称之为青竹。纸业主就组织大批帮工上山砍竹,砍下青竹大捆大捆肩运或车拉到削竹场,等到后道工序的加工。然后工序就是断青、削竹、拷白、浸料、断料、煮料、缚料、淋尿、堆蓬、落塘、捞纸、榨纸、牵纸晒纸、磨纸等二十五道工序。生产元书纸过程中的抄纸工序是很需要功夫的。抄纸也叫捞纸,抄纸的技巧是不断发展的,从捞纸发展到荡纸,从托抄到吊帘抄,纸张的质量不断提高,幅面不断扩大。
四:总结
由于对元书纸原料选取的认真,制作工序的人工化,以及工人每人工作时间和环境的相结合,造成了纸张越来越贵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