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中药学,重点,考试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本文简介:中药考试重点总结鉴别用药白芍与赤芍: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在应用方面,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证。但白芍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本文内容:

中药考试重点总结

鉴别用药

白芍与赤芍:

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在应用方面,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证。但白芍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舒所致的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证,因能清热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川贝母与浙贝母:

川、

浙二贝之功,基本相同,但前者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后者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至于清热散结之功,川、浙二贝共有,但以浙贝为胜。

龙骨与牡蛎:

龙骨与牡蛎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作用,均可用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证。然龙骨长于镇惊安神,且收敛固涩力优于牡蛎;牡蛎平肝潜阳功效显著,又有软坚散结之功。

黄连、黄芩与黄柏: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味皆苦寒,而黄连为苦寒之最。三药均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要功效,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常相须为用。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亢旺、高热心烦者多用;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桑叶与菊花:

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以及肝肾精血不足,目暗昏花等证。但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

鳖甲与龟甲:

龟甲与鳖甲,均能滋养肝肾之阴、平肝潜阳。均宜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及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但龟甲长于滋肾,鳖甲长于退虚热。此外,龟甲还兼有健骨、补血、养心等功效,还常用肝肾不足,筋骨痿弱,腰膝酸软,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及心血不足,失眠、健忘等证。鳖甲还兼软坚散结作用,还常于腹内癥瘕积聚。

重点药

人参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应用:①体虚欲脱,肢冷脉微②脾虚食少,肺虚喘咳,阳痿宫冷③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④气血亏虚,久病虚羸⑤心气不足,惊悸失眠。

大黄

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应用:①湿热积滞便秘②血热吐衄,目赤咽肿③痈肿疔疮,肠痈腹痛④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⑥烧烫伤。

桂枝

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③痰饮,水肿④心悸,奔豚

石膏

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锻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应用:①外感热病,高热烦渴②肺热喘咳③胃火亢盛,头痛牙痛,内热消渴④溃疡不敛,湿疹瘙痒,烧烫伤,外伤出血。

川芎

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①血瘀气滞,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②头痛,风湿痹痛。

黄芪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应用:①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②肺气虚弱,咳喘气短③表虚自汗④内热消渴⑤血虚萎黄,气血两虚⑥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痛麻木⑦气血亏虚,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白术

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①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带下②气虚自汗③脾虚胎动不安。

当归

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应用:①血虚萎黄,眩晕心悸②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③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④血虚肠燥便秘。

Ps:活血补血——鸡血藤

补血止血——阿胶

丹参

药性: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应用:①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②血瘀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痹疼痛③疮痈肿痛④心烦不眠

半夏

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应用:①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②呕吐反胃③胸脘痞闷,梅核气④痈疽肿毒,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生地黄

药性: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①热入营血,热毒发斑②血热出血③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内热消渴④阴虚发热,骨蒸痨热⑤津伤便秘。

肉桂

药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

应用:①阳痿宫冷,腰膝冷痛②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③痛经经闭,寒湿痹痛,阴疽流注④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

五味子

药性: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应用:①久咳虚喘②梦遗滑精,遗尿尿频③久泻不止④自汗盗汗⑤津伤口渴,内热消渴⑥心悸失眠

其他重点药

麻黄

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胸闷喘咳③风水浮肿

蝉蜕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柴胡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

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柴胡与人参、黄芪、升麻同用,以补气升阳。

葛根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①外感热病,高热烦渴②肺热咳嗽,阴虚燥咳③骨蒸潮热④内热消渴⑤肠燥便秘

芦根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芦根与天花粉均能清肺

竹叶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药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①热病心烦②湿热黄疸③淋证涩痛④血热吐衄⑤目赤肿痛⑥热度疮疡⑦扭挫伤痛

夏枯草

药性: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肝泻火(实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①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②瘿瘤,瘰疬③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决明子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黄芩(治肺热咳嗽之要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①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②肺热咳嗽,高热烦渴③痈肿疮毒④血热出血⑤胎动不安

黄连(治泻痢之要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①湿热痞满,呕吐,泻痢②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③血热吐衄④胃热呕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⑤痈肿疔疮,目赤肿痛,口舌生疮⑥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应用:①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骚,热淋涩痛,脚气痿躄②骨蒸劳热,盗汗,遗精③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大青叶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大青叶为菘蓝叶;板蓝根为菘蓝或马蓝的根;青黛为马蓝、蓼蓝或菘蓝的茎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未。三者大体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作用。相比较而言,大青叶凉血消斑力强;板蓝根解毒利咽效著;青黛清肝定惊功胜。

土茯苓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应用:①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鱼腥草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射干有而山豆根没有

山豆根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白头翁

应用:热毒血痢,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可单用,或与黄连、黄柏、秦皮同用,如白头翁汤

青蒿

功效: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

地骨皮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芦荟

功效: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

巴豆霜

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

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

独活

功效: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解表

川乌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尤宜于寒邪偏盛之痹痛)

先煎久煎

蕲蛇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木瓜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应用:暑湿吐泻,转筋挛痛

防己

功效: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苍术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应用:①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②风湿痹痛,脚气痿躄③风寒感冒④夜盲,眼目昏涩

砂仁(后入)

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茯苓

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①水肿尿少②痰饮眩悸③脾虚食少,便溏泄泻④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车前子(包煎)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石韦(血淋要药)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茵陈

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应用:①黄疸尿少②湿温暑湿③湿疮瘙痒

使用注意: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金钱草

功效: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附子

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①亡阳虚脱,肢冷脉微②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壁冷痛,阳虚外感③寒湿痹痛

干姜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与细辛、五味子、麻黄同用——小青龙汤

肉桂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

牛膝——引火下行

陈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①脘腹胀满,食少吐泻②呕吐,呃逆③湿痰寒痰,咳嗽痰多④胸痹

木香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应用:①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积不消,不思饮食②泻痢后重③胸胁胀痛,黄疸,疝气疼痛

沉香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山楂

药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应用:①肉食积滞,胃脘胀满②泻痢腹痛,疝气疼痛③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

六神曲

功效:消食和胃

应用: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者,前人用本品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

小蓟、大蓟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①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②痈肿疮毒

鉴别用药:二者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

白茅根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三七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白及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

功效: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

延胡索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气血瘀滞,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姜黄

功效:破血行气,通络止痛

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红花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鸡血藤

功效: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马钱子

功效: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用量:0.3~0.6g

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鉴别:半夏、天南星药性辛温有毒,均为燥湿化痰要药,善治湿痰、寒痰,炮制后又能治热痰、风痰。然半夏主入脾、肺,重在治脏腑湿痰,且能止呕。天南星则走经络,偏于祛风痰而能解痉止厥,善治风痰证

白附子

功效:祛风痰,定惊搐,止痛,解毒散结

芥子

功效:温肺豁痰理气,散结通络止痛

旋覆花(包煎)

功效: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瓜蒌

功效: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桔梗

药性: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①咳嗽痰多,胸闷不畅②咽痛音哑③肺痈吐脓

本品又可开宣肺气而通利二便,用治癃闭、便秘

苦杏仁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朱砂

药性: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

应用:①心悸易惊,失眠多梦②癫痫发狂,小儿惊风③视物昏花④口疮,喉痹,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

磁石(归肝心肾经)

功效:真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酸枣仁

功效: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应用:①虚烦不眠,惊悸多梦

治心血脾气亏虚②体虚多汗③津伤口渴

柏子仁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应用:①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仲②肠燥便秘③阴虚盗汗

远志

功效: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

石决明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本品锻用有收敛、制酸、止血之功

牛黄

功效: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

用量:0.15~0.35g

钩藤(后入)

功效: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天麻

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活络

应用: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

麝香

药性: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应用:①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②血瘀经闭,癥瘕,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难产死胎③痈肿瘰疬,咽喉肿痛

用量:0.03~0.1g,多入丸散用

白术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配伍人参、茯苓——四君子汤

山药(归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甘草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应用:①脾胃虚弱,倦怠乏力②心气不足,心悸气短,脉结代(炙甘草汤

气血阴阳都补)③痈肿疮毒,咽喉肿痛④咳嗽痰多⑤脘腹、四肢挛急疼痛⑥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鹿茸

功效: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杜仲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补骨脂

功效: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菟丝子

功效: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熟地黄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白芍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阿胶

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百合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枸杞子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龟甲

药性: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

鳖甲

药性: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乌梅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肉豆蔻

功效: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山茱萸

药性: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应用:①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②遗精滑精,遗尿尿频③月经过多,崩漏带下④大汗虚脱⑤内热消渴

要药:

艾叶:为温经止血之要药。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为妇科安胎之要药。

白术: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白及:收敛止血之要药

败酱草:治肠痈腹痛之要药

半夏: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

萆薢:治膏淋要药

陈皮:治湿痰、寒痰之要药

川芎:治气滞血瘀诸痛症之要药。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治头痛之要药。

大黄:治积滞便秘之要药

大血藤:治肠痈之要药

代赭石:为重镇降逆之要药

丹参:为治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经产病的要药。治疗血瘀证之要药

当归:补血圣药。为妇科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要药

阿胶:为补血、止血要药

茯苓:利水消肿之要药

附子: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干姜:温暖中焦之主药

广藿香:芳香化湿浊之要药

诃子:治失音之要药

金银花:治热毒疮痈之要药

厚朴:消除胀满的要药

黄芩:治肺热咳嗽之要药

黄连:治泻痢之要药

黄芪:补益脾气之要药。亦为气虚水肿之要药

桔梗:治肺经气分病之要药

苦参:治皮肤病之要药

苦杏仁:治咳喘要药

雷公藤:治风湿顽痹之要药

羚羊角: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麻黄:发汗解表之要药。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咳喘胸闷之要药

马钱子:为伤科疗伤止痛之要药

牡丹皮: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木瓜:湿痹筋脉拘挛之要药

木香:为里急后重之要药

蒲公英:治乳痈之要药

茜草:妇科调经之要药

秦艽:治虚热要药

全蝎:治痉挛抽搐之要药

人参:拯危救脱之要药

肉桂: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乳香:外伤科要药

三七:伤科要药

砂仁:醒脾调胃要药

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山茱萸:为平补阴阳之要药

射干:治热毒痰火郁结所致咽喉肿痛之要药

麝香:醒神回苏之要药

石膏: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之要药

石决明:为平肝凉肝之要药

熟地黄:治血虚证之要药。治疗肝肾阴虚证之要药

桃仁: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症之要药

威灵仙:治风湿痹痛之要药

吴茱萸: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五味子: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香附:疏肝解郁之要药。妇科调经之要药

薤白:治胸痹之要药

益母草:为妇科经产病的要药

茵陈:治黄疸之要药

鱼腥草:治肺痈之要药

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朱砂:为清心、镇静安神之要药

竹茹:治胃热呕逆之要药

生姜:呕家圣药

连翘:疮家圣药

防风:治风之通用药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