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初中古诗文解读中唤醒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衢州市实验学校郑良仙

初中古诗文解读中唤醒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衢州市实验学校郑良仙 本文关键词:衢州市,唤醒,实验学校,解读,结题

初中古诗文解读中唤醒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衢州市实验学校郑良仙 本文简介:初中古诗文解读中唤醒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衢州市实验学校郑良仙1【摘要】唤醒教育思想主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本课题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情感意识、创造意识,与文本进行自由深刻、多元惬意的心灵对话。【关键词】唤醒教育;古诗文;语文新课

初中古诗文解读中唤醒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衢州市实验学校郑良仙 本文内容:

初中古诗文解读中唤醒教育的研究

结题报告

衢州市实验学校

郑良仙1

【摘要】

唤醒教育思想主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本课题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情感意识、创造意识,与文本进行自由深刻、多元惬意的心灵对话。

【关键词

唤醒教育;古诗文;语文新课程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背景一:源于学生个体体验性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里的独特体验就是指生命的体验,是与人的血肉、灵魂、禀赋、气质等个体特性交融在一起的,是对文本意义的深切领悟和感受。初中阶段,学生由初次接触古诗文到掌握一定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现象。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析字词、翻译句子的灌输式为主,脱离了学生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忽略个体的体验性。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作为一个思考着的灵魂参与解读活动,就必须唤醒学生的主体思维。

每一位学生的经历、思想、个性不同,与特定文本或文句中所蕴涵的思想与情感发生碰撞的程序也就不同。传统的古诗文讲解无法运用特定的文本对特定的学生起到唤醒作用。要使学生真正地思考并参与文本的解读活动就要切己体察、体之于身、验之于心,使解读活动真正成为生命的交融与震颤,成为灵魂的唤醒与提升。

背景二:源于多元开放解读的要求。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话:“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解读活动中,学生个体所拥有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对文本的兴奋点也存有差异,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领悟与理解做出自己的阐释,这就为再造想像打开了一扇窗口。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经典名篇,它们饱含着文化智慧和生命热力。独具的文化、审美特征使得古诗文学习具有动态生成性和多元开放性,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打破学科界限,提倡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中,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存在,获得生活与生命的体验。形成“自我感”,实现自我超越。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前人对这些名人、名篇的评价作为结论教给学生,忽视了多元解读。在解读古诗文时,应该唤醒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每一个文本对解读它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解读的过程就是唤醒解读者自身沉睡的感情和生命,激活读者思维性灵和创造潜力的过程,也是二者精神相遇、情感相融的过程。

背景三:源于解读活动的互涉完整性的要求。唤醒教育所主张的解读是包含作者解读与读者解读的完整性解读,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唤醒与交融,共同使文本不断获得新的生命与活力。不同的古诗文文本之间在结构、思想、意蕴等方面会有相互关联、补充或暗含的“互涉”现象,因而教师应把初中阶段的古诗文解读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来观照,特别是对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的解读。

依据一:唤醒教育理论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或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唤醒成长者的人格和心灵,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创造力。可见,斯普朗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本体的总体生成,实施人本体结构的唤醒,使文化价值与本体生命融合,使人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因此,从本体论上讲,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对人的唤醒的过程。

依据二:启发式教学思想

这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萌芽。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重德性,又重技艺;既重陶冶情性,又重启迪智慧。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的正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内在心灵的启发与唤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有所动,这样教师的引导才具有更大的效力。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实验法

文献研究法

(二)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为计划、实验、检测、反思几个环节,具体步骤:

1、发现问题。通过研究人员的听课、观察、访谈、测验等手段,获得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息,通过分析,从中发现问题。

2、文献讨论。从原有的文献资料中选取一些合理的解释。

3、由课题组成员尝试将唤醒教育实施于古诗文教学课堂,对课例进行记录、分析,对学生进行问卷,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4、反思修正。根据试行的行动方案进行修正,在研究工作中不断回顾反思、修正,使策略日趋成熟、科学。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古诗文解读过程中的唤醒教育策略,形成有特色的古诗文教学思路。

2、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因为“诗言志”,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就需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就还需要了解他生活的时代。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有助于解读古诗文。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有主动阅读浅显文言短文的内驱力。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唤醒教育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提高文化修养,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四、研究过程

本课题从立项至今,课题组成员先后举行了数十次研讨、学习、听课、评课、调查、访谈、交流等研究活动,主要内容有:

1、理论学习,加深成员对唤醒教育思想的理解

唤醒教育的提法是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首创。近年许多人着手研究唤醒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而真正把唤醒教育应用于语文教学,则寥寥无几,因此,学习唤醒教育的理论著作及其他古诗文教学理论成为课题组的首要问题。

2、开展实验

拟以七年级(3)、(4)、(5)、(6)班学生为研究样本,样本是经分类抽样法抽样产生的。在即将实行唤醒教育时举行一次测验,即初试,统计各班在学习兴趣上的差异情况。此后在(3)、(5)班运用唤醒教育法教学古诗文,(4)、(6)班不施行唤醒教育一学期后,再举行一次测试,即末试,再统计各班在学习兴趣和古诗文成绩上的差异情况。把前后测验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实验的效果。

3、开设课例研究,调整实施策略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共设计了8节古诗文教学公开课,对每节课均进行设计——反思——实践——调整——再实践……等方式的研究。其中郑良仙老师在市级公开课中执教古诗《观沧海》获得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等三百多位听课老师的好评;在市“教改之星”观摩教学中执教古诗《武陵春》,受到听课专家、老师的一致肯定,并获“教改之星金奖”。年轻教师刘华正执教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获柯城区“新生代”教学评比第一名。这些课例的成功正是课题组成员通力协作的成果,证明了唤醒教育在古诗文解读中的良好功效。

五、研究成果

唤醒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理念

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身世和创作风格,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文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作家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他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

古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文中刻下深深的烙印。爱国忧民的杜甫可以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雄浑悲慨,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就有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缠绵悱恻。曹操横槊赋诗,《观沧海》慷慨豪迈;曹丕志得意满,《燕歌行》志深笔长;曹植少年才俊,《白马篇》英逸豪迈。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追求隐逸,诗中有画;孟浩然追求入世,语淡而意长。我们循着这一印迹,就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古人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可以以一篇带动多篇,读一篇读懂作者一生。所以,“知人论世”是高效解读古诗文的方法。

在解读曹操的《观沧海》(七上教材)时,我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在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吞吐天地之志后,穿插曹操生平的介绍,重点突出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多方面成就;又列出他一生中的大事纪年表,从一小小的骑都尉至一方霸主,亲历战争无数,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他的文武全才和戎马倥偬的一生。在拓展部分又引入《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中有关曹操的评价,鲁迅、易中天等名人对曹操的评价和曹操自己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自白。这些材料观点、角度不一,或褒或贬,或是针对其诗文,或是评论其为人,有的赞其千古英雄,有的斥其奸佞小人。从而唤醒学生对曹操的重新审视,颠覆头脑中原有的受《三国演义》影响而产生的奸雄形象。这样的教学留在学生心目中的曹操形象是立体的丰满的,对今后解读曹操的其他作品均有引领作用。正是读一首诗读懂了一个人。

在解读李清照的《武陵春》(九上教材)时,我用三首词串起了李清照坎坷的一生,唤醒学生对词人生命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感的观照,实现由“知人”到“知情”的解读过程。这节课我由《如梦令》导入,这首词是李清照幸福的少女生活的写照:郊游、饮酒、嬉闹。在品读《武陵春》时,我紧扣一个“愁”,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愁”的内涵:丧夫、国破、故土难回、金石散尽、孤苦无依……对她“欲语泪先流”的悲苦处境有了深刻的认识。随之我牵住一个“愁”字,介绍李清照笔下诸多的“愁”:有“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对这个多愁而又善写愁的才女有了进一步认识。我又顺着“愁”介绍了她的另一首词:《一剪梅》,引导学生分析此词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学生很快体会到此处的“愁”是“相思之愁”,与前一首的“愁”不同:前者是死别,后者是生离;前者是永久的寂寞,后者是暂时的空虚。此时,将《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三首词在课件中同时呈现,一代才女坎坷的一生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三首词解读词人的一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诗歌教学方法。

刘华正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八上教材)一文时,也巧妙地唤醒了学生“知人论世”的阅读观。他以“读懂一篇文章,理解一个人”的理念设计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赏景的基础上深挖“闲人”,细腻地感受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理解作者赏月的欣喜、悠闲、淡淡的孤独以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还将《卜算子》同《记承天寺夜游》相比较,让学生认识一个真性情的苏轼,一个逐步成熟的苏轼,一个乐观旷达的苏轼。

“知人论世”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作家整体人生的观照,这对同一位作家在教材中有多篇不同作品出现的情况尤显高效。我们在实践中大胆地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组织在一起教学,体现了解读活动的互涉完整性。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在七—九年级中安排了陶渊明的四篇作品。八上:《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八下:《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五)》。《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安宁和谐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描绘了自己田园劳作之乐,表现出作者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心情;《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描绘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饮酒(其五)》这首诗则是作者的“酒后真言”,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满意和返朴归真物我两忘的境界。再结合作者的生平可以看出,陶渊明作品中的思想是一贯的,那就是对官场黑暗现实的厌恶,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格赞美。按教材的编排授课,四篇文章一般需要六课时,而且时间跨度大,对课文的解读是分散的,对作者的认识也是零碎的。而我们打破常规,用四课时将四篇文章同时呈现给学生,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观照,避免多次介绍作家生平的低效。用“知人论世”来解读陶渊明的不同作品,四篇作品的内在意蕴就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隐士”形象成了贯穿他的四篇作品的核心,从而唤醒学生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全面的评价与认识。

唤醒学生多元解读的思维

每一个文本对解读它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解读的过程就是唤醒解读者自身沉睡的感情和生命,也是二者精神相遇、情感相融的过程。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唤醒,对传统名篇的解读就不再囿于一家之言,往往会有属于个体的独特的见解。

对古代文学作品作者原意解读的困难在于“史料的搜集和考证”。其难易程度一般与文本历史年代的长短成正比,也就是说年代愈久远解读可能愈困难。解读作者原意这种烦琐严谨的考据行为一般为专家学者所为,不过普通的阅读者只要有良师指引,再加上勤于觅材勇于探究,还是有可能解读文本原意的。

中学生虽然阅历、水平有限,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对经典诗文的原意进行有效的解读。譬如,解读《关雎》的原意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考《毛诗序》和后代考据家的意见而得出“是一首爱情诗”的结论。

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我们通过对苏轼生平材料的补充,参考《东坡突围》等资料,对文中“闲人”的内涵作了多角度的深入的解读。读出作者心中有世态炎凉的感慨:“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是个忧愤寂苦的“闲人”;有仕途失意的郁闷:无案牍之劳形,亦无宏图可施展,是个壮怀难酬的“闲人”;有月下漫步的闲适安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是苏轼永远的朋友,如此皎洁清澈的月色,只有他们二人懂得欣赏,只有他们是有闲情雅致的“闲人”;历经宦海风涛、阅尽人间沧桑,看透人情冷暖,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一个“闲人”的丰富解读读出了苏轼愤世嫉俗和飘逸旷达的两层性格。

我们认为中学经典诗文的多元解读,一定要占有史料,重视作家和同时代权威人士的意见。因为在原意解读的过程中,只有“知人论世”“设身处地”“涵咏体察”,才可能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发现其创作的原意。Q

唤醒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热爱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呈现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瑰宝,始终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绪论部分指出:“古汉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继承。”古诗文教学在完成“文”的同时,还应当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对传统经典的热爱的重任。经典的古诗文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音韵美,还在于它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思想情感又会反过来丰富语言内涵,使其富有生命力,即“文以载道,道以传文”。学习古诗文既传承语言也传承情感。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在课内激发学生对经典的热情,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演绎经典,使经典真正扎根于学生内心。我们先后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诗词演唱比赛”、“读经典演讲比赛”、“经典诗文书法比赛”等等诠释经典的活动。

在“经典诵读比赛”中获奖的夏诗霖同学在赛后说:一个满口粗话的人与一个张口便能吟诵诗文,句句珠玑的人相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古诗文,是中华文明的精髓。读一些古诗文自然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文学功底。古文,也是中华几千年来思想的结晶,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我们中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去传承这样一种文明精髓,思想结晶呢?

获奖者余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这不正告诉我们要乐观的面对人生的挫折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正告诉我们要学会奉献吗?“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这不正告诉我们要努力,注重后天教育吗?看来多读读古诗文还能明白一些古人的人生态度,处世道理。

唐路成同学说:吟唱经典是一种享受,在七年级的古诗文朗诵会上,我很荣幸成为带领大家走进经典的一员。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那个神圣的舞台。开始我有一点紧张,但当我渐渐融入诗词中去后,我忘却了所有紧张,我进入了那千里冰封的北国世界与毛泽东主席一起谈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诗可以让我站在人生舞台上吟出我的心声,可以让我走进古人的世界,让我走进那高雅的古典。

“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古诗文是我们的国粹,是祖国语言的根基。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有义务学好中文,学好中国的古诗文,为弘扬中华文化作贡献。作为教师,更应该做好古诗文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质疑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质疑探究是新课标的重要主导词和关键词,怎样促成这一点呢?教师要成为能够引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探究的人才,自己首先就应当有主见、会分析,敢于向包括教材和教参在内的权威发难质疑。学生思辩的火花是由教师点燃的。

在教学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时,教材的前言里写着: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见到此诗即佩服之至,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一般人都会理解成李白对崔颢的诗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乃至为之敛手。但一贯心高气傲、狂放不羁的李白何以对这首诗膜拜至此?短短四句诗中,“黄鹤”出现三次,“空”出现两次,这不是格律诗之大忌吗?诗的结尾,写得也太过直白,而且开头四句与结尾的思乡关系并不密切:写仙人的一去不返与思乡何干?唐诗中写乡愁的诗举不胜举,登楼思乡更是平常无奇。只因前人都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理解为李白对崔颢的诗才自叹不如,后人也就认同了。我在教学中就提出了质疑:李白到底为何拍案叫绝?随后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李白闲云野鹤的生平,尤其是他对求仙访道的痴迷,加上他的其他作品的佐证,得出结论:这首诗触动了李白的心弦,前人驾鹤仙去的传说令他徒生惆怅,“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乡关”并非如教材中所注为“故乡”而是“心灵之乡”。我的这一思考得到学生的认同,后整理成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

教师的探究、质疑精神唤醒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课堂上学生不唯师、不唯书,常有独到、睿智的见解。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他们发现了教材插图的几处错误:一是图中枝头花朵怒放,一片春意盎然。可词中写的是“风住尘香花已尽”,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二是图中人物的外貌。此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应是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李清照的年龄已在五十以上。词中又写到“日晚倦梳头”,不思梳头,且“未语泪先流”,应是一位面容憔悴、无心梳妆的老妇形象。可图中的人物却是发饰齐整,面容青春,不见愁态。三是图中出现了一轮月亮,而词中的“日晚”应是“日高”之意,应该画上太阳才是。

这样的探究、质疑在整个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数见不鲜,已成为学生解读中的一种习惯。朱熹早已提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质疑中进步是本课题的一大成果。

验证了唤醒教育在古诗文解读中的功效

唤醒教育在古诗文解读中的效用还通过我们的实验法得到了验证。

我们把七年级的(3)(4)(5)(6)班作为研究样本,(3)(4)班为同一教师授课,(5)(6)班也为同一教师授课。这四个班在期初分班时尤其考虑到了班级之间的均衡性:四个班的学生数相同,都是48人;男女生比例相同,都是1︰0.92,即男生25人,女生23人;期初分班测试的语文成绩(满分为100分)基本呈正态分布,语文成绩情况见表1。

表1

分班测试四个班语文成绩差异性比较(n=48)

班级

人数

M

S

Z分数

七(3)班

48

79.33

6.323

0.745

七(4)班

48

78.95

6.167

七(5)班

48

80.05

7.420

-0.346

七(6)班

48

80.24

7.039

由表1可见,(3)班与(4)班、(5)班与(6)班的语文成绩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选取的样本是符合要求的。

现在我们可以假设,(3)班与(4)班、(5)班与(6)班的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在2006年9月份没有采用唤醒教育法教学文言文,而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然后在九月底采用5点法[毫无兴趣(1分)、兴趣很少(2分)、兴趣尚可(3分)、兴趣较高(4分)、很有兴趣(5分)]利克特量表对四个班学生进行一次关于古诗文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初试四个班古诗文学习兴趣差异性比较(n=48)

班级

人数

M

S

Z分数

七(3)班

48

3.258

1.781

-0.048

七(4)班

48

3.271

1.744

七(5)班

48

3.395

1.667

0.261

七(6)班

48

3.327

1.595

由表2可见,在采用唤醒教育法教学古诗文之前,(3)班与(4)班、(5)班与(6)班的学生在古诗文学习兴趣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2006年10月份开始,(3)(5)班作为实验班运用唤醒教育法教学古诗文,而(4)(6)班作为对照班继续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古诗文。为尽可能消弭执行者的偏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两位教师统一教学进度,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这样一直持续到2007年4月底(除掉寒假1个月共5个月),再次采用5点法(毫无兴趣、兴趣很少、兴趣尚可、兴趣较高、很有兴趣)利克特量表对四个班学生进行一次关于古诗文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末试四个班古诗文学习兴趣差异性比较(n=48)

班级

人数

M

S

Z分数

七(3)班

48

3.812

1.579

2.483﹡

七(4)班

48

3.153

1.802

七(5)班

48

3.916

1.633

2.775﹡﹡

七(6)班

48

3.194

1.617

注:﹡P<0.05

﹡﹡P<0.01

由表3可见,在采用唤醒教育法教学古诗文之后,(3)班与(4)班学生在古诗文学习兴趣上产生了显著差异,而(5)班与(6)班学生在古诗文学习兴趣上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差异。

为了分析学生前后两次问卷的差异性,分别对四个班的前后测成绩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前后测四个班古诗文学习兴趣差异性比较(n=48)

班级

前后测

人数

M

S

Z分数

七(3)班

前测

48

3.258

1.781

-2.094﹡

后测

48

3.812

1.579

七(5)班

前测

48

3.395

1.667

-1.998﹡

后测

48

3.916

1.633

七(4)班

前测

48

3.271

1.744

0.434

后测

48

3.153

1.802

七(6)班

前测

48

3.327

1.595

0.514

后测

48

3.194

1.617

注:﹡P<0.05

由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3)(5)班)前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在5个月后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对照班((4)(6)班)前后测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如果单看平均得分,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甚至有轻微的下降。

表3和表4的结果都说明采用唤醒教育法教学古诗文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一位心理学家也说过: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经过十年的训练,都可以成为天才。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阅读浅显古诗文的内驱力。据我们初步统计,截止2007年4月底,实验班已经有25人至少阅读过老师推荐的课外文言读物中的一部,如《浮生六记》、《聊斋志异》、《世说新语》、《三国志》等,而对照班仅有4人阅读过。学习兴趣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们统计了四个班2007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部分(18分)的得分情况,结果见表5。

表5

期中考试四个班古诗文部分得分差异性比较(n=48)

班级

人数

M

S

Z分数

七(3)班

48

16.47

3.62

3.309﹡﹡

七(4)班

48

15.13

4.25

七(5)班

48

16.66

3.72

3.985﹡﹡

七(6)班

48

15.03

4.31

注:﹡﹡P<0.01

由表5可以看出,实验班((3)(5)班)在古诗文部分的得分要高于对照班((4)(6)班),且已经达到了极为显著性水平。这也证明了采用唤醒法教学古诗文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是有效的。

归结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觉得,唤醒教育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古诗文阅读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即使是从最功利的中考角度看,在初中进行古诗文的唤醒教育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也能提高初中生中考古诗文部分的考试成绩。因此,在初中推广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大有裨益。

自我评价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唤醒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对自然美、生命美、人性美的共鸣;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情感,与作者亲切交流,与文本深入对话。我们同时也是心灵对话的导航者,让学生感受作品心灵的律动,唤醒学生的灵魂对话,引导学生“以美读美、以情品文”。与文本进行自由深刻、多元惬意的心灵对话。

通过我们的实践,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指向也发生了转变:从娱乐消遣性的阅读转向高雅的文学经典诵读,读诗诵词成为习惯。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善于将作品放在作家人生、时代背景的大环境下解读,对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风格有所认识,对历史上文学风格的主要演变历程也有浅显的了解,为将来进一步深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实验前后检测的对比,学生古诗文阅读的能力有大幅度提高。怕学文言文的人数逐渐递减,考试成绩总体提升,证明我们的课题研究于教学是有实际意义的。

通过课题研究,大家的教育理论、实践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对唤醒教育理论由一知半解到深入领会,从理论研究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反思、总结,不断提升。一年的课题研究,不仅使我校初中语文组创出了精品课,还提高了大家教学科研的热情和水平。

推广价值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唤醒教育理念设计的《武陵春》一课获市教改之星评比“金奖”;《观沧海》在学校九十周年校庆的学术专场中向全市骨干语文教师展示,深受好评;《记承天寺夜游》获柯城区“新生代”教学评比第一名。这些成功的课例在全市初中语文界引起关注。在古诗文解读中通过恰当的引入资料,增大课堂的容量,以使学生“知人论世”,这一实践得到了众多听课教师的肯定。

过去很多人以为“知人论世”是高中语文的事,初中阶段只要读通课文,讲清字意即可。而本课题的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课上“知人论世”完全是可行的,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古诗文学习的效率。在我们开设的研究课中,都可以看到,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一位作家,对他的生平际遇、创作风格都有了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种高效的解读古诗文的方法极具推广价值。

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方面,本课题的一些尝试也取得了成功。我们举行的经典吟诵比赛,打破了朗诵经典的惯例,使古诗文回到了它的本真状态:古人写诗本叫“吟诗”,且吟且唱,才能真正体会诗的意境,真正感受到古人的诗意人生。让学生吟唱经典作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诗性情怀。这种方式也是值得推广的。

下一步研究打算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也日益发现自身的不足:对唤醒教育理论的理解还属肤浅;引领古诗文学习的方式尚显简单;对一些实践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不能形成更有说服力的论证等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打算继续沿着唤醒教育的理念,全方位唤醒学生的体验,寻找与学生心灵契合的切入点。

对我们初显成效的“知人论世”解读法,还要进一步提升,要寻找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要对初中阶段的所有古诗文篇目的作家、作品背景整理出一个素材库,使“知人论世”在每篇中都能有效实行,使本课题的成果更易推广。在现代文阅读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唤醒教育,也是有待我们研究的领域。

文献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大出版社

2001

倪文锦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施良方

崔允郭《教学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冯现冬

《语文解读活动中的唤醒教育》

《语文建设》

2005第5期33-34

王啸

《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许更生

《立体整合

引领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第8期第

叶国炎

《拨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心弦》

《语文教学之友》2006第9期

胡立根

《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第10期

熊芳芳

《与文学共舞

让青春欢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影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第11期

廖飞

《谈谈“建构式”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第12期

刘吉英

《给诗歌一个心灵对话的舞台——诗歌导学理念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第1期

欧阳钦波

《以情入手

由情生发》

《中学语文教学》2007第1期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