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范本简稿篇 本文关键词:辽宁,心得体会,推进,核心,建设
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范本简稿篇 本文简介: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范本简稿3篇范本一: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辽宁正抓紧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各项工作部署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每一项要求都落地落实。”辽宁省委主要负责人说。目前辽宁正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坚持多策并举,深
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范本简稿篇 本文内容:
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范本简稿3篇
范本一: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
“辽宁正抓紧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各项工作部署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每一项要求都落地落实。”辽宁省委主要负责人说。目前辽宁正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坚持多策并举,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整治和防止“圈子文化”,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着力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
总书记十分关注国企改革,对鞍钢集团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对僵尸企业和困难企业有效处置。全国人大代表、鞍钢集团董事长唐复平两会归来立即行动,鞍钢集团已经对僵尸企业和困难企业逐个摸底,并正进行有效处置;同时集团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重点抓好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有效落实,建立高效灵活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使鞍钢早日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总书记说,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大连市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连已经按照总书记要求调整产业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转变,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连日来,沈阳接连公开曝光处理几起干部腐败案件和不作为事件,引起轰动,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针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3月23日,丹东市委最新出台《党政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明确为敢于创新落实“三个推进”的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春分奋进正当时。走进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尽收眼底。辽宁自贸试验区正向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的目标,加倍努力。
范本二: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
通过创新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可以激发增长潜力、增强内生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着力打造创新驱动这一经济发展新引擎。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从包容性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三个层面积极推进。
包容性发展。创新分配机制,注重机会平等、规则公平,缩小收入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可以极大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是不断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强消费这一经济增长最终动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包容性发展,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养老、医疗等需求增长快的服务业,创造更多商业和就业机会,同时拓展困难群体发展空间,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救助体系资助水平和覆盖面,为困难群体构筑社会安全网。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全社会。将包容性发展理念扩展到国际范围,就是秉持合作共赢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牵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体现发展的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特征。
绿色发展。过去人们通常认为环境只具有生态承载功能,环境保护投入是社会成本的增加。现在应改变这一惯性思维,树立环保创造财富的新理念,将环境作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载体、作为自然资本参与经济分配;同时,引入和完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机制和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打造绿色经济新模式,激发绿色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促进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可以协调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运用3R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实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二是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三是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超载问题,促进生态系统(如草原、森林、海洋、湿地等)的恢复、利用和发展。
智能发展。依托新科技发展新产业,可以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资源能源投入低而经济附加值高,是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生机勃勃的互联网经济以信息和数据为投入要素,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低,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力、带动力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探索智能发展新路径,可以电子信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为重点,选择全城无线网络体系建设、云计算平台建设等作为切入点,努力促进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数据动态收集、加工处理和物联网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设智能城市及城市群,打造强劲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范本三:辽宁三个推进核心建设心得体会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是基础,懂是前提,只有在全面准确理解讲话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上下真功夫,在深刻领会把握讲话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上下实功夫,才能将其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任何学习,都需要一个深刻理解、沉潜往复、不断累积的过程。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思想十分深刻、内涵极其丰富,进一步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果我们学起来只是“应应景”“表表态”,或满足于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而不是反反复复地去咀嚼、品味、思考,就难以真正窥其堂奥、悟其要义、得其精髓,甚至可能因一知半解而在落实中跑偏走样。
我们更要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东北、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战略思考,是一个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去理解、去把握。否则,就难以将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就难以洞悉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的内在联系,就难以在站位大局大势、纵观“昨天今天明天”中充分认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学风亦作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必须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以端端正正、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态度,沉下心、坐下来、钻进去,一篇一篇、逐字逐句地去研机析理、学深悟透。要把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手头、案头的“必读品”,善于、乐于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原汁原味、如饥似渴地学,在一次又一次的温故知新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要我们把讲话精神吃透,将思想武器握紧,就会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本领。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学总书记重要讲话,必须边实践边学习,在学中干、干中学。要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实际,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去查找问题、明确重点、完善思路、改进提高。惟其如此,才能使讲话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才能进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螺旋式上升”通道。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把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始终带着信念、带着感情、带着使命,主动学习、潜心学习、终身学习,以上率下、以上促下、上下联动。
要制定周密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坚持分层次学、坚持分阶段学、坚持全面系统学、坚持创新方法学,确保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全省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位共产党员,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取得扎实成效。在学习、宣传和培训过程中,要多采用干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既讲关乎振兴发展的大道理、大主题,又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身边事、小话题,在润物无声中使广大党员群众越学越受教育、越学越受鼓舞、越学越有干劲,从而汇聚起推动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源头既清,波澜自阔。只要我们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思想指针、行动指南,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坚定不移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征程必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