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制度》word版 本文关键词:管理制度,成本,word
《成本管理制度》word版 本文简介:成本管理制度第一条建立“成本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节约各项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条“成本中心”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按照责任归属,根据经营决策总目标形成的责任预算,是控制成本、考核业绩的一种制度。“成本中心”通过分清责任、评价业绩,促进各部门加强控制;突出管理中的矛盾,分析原因,提高公
《成本管理制度》word版 本文内容:
成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
建立“成本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节约各项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条
“成本中心”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按照责任归属,根据经营决策总目标形成的责任预算,是控制成本、考核业绩的一种制度。“成本中心”通过分清责任、评价业绩,促进各部门加强控制;突出管理中的矛盾,分析原因,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第三条
“成本中心”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口管理,在公司内部由各部门、各车间分别进行相关成本的控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口管理,主要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处理公司与各部门、各车间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在公司统一安排下,明确各部门、各车间成本管理内容,把公司与各部门、各车间的成本控制结合起来;二是处理财务部与其他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明确相互责任,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以财务部为主,把财务部同其他部门的成本控制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
第四条
“分级管理”
公司根据本身情况制订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编制成本费用计划,预算成本降低指标,分解成本指数,下达成本费用指标、应完成的各项消耗定额任务,审核、核算各项成本费用,提出成本报告,检查,分析,考核各部门、车间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控制成本开支,采取措施堵塞漏洞,保证成本计划的完成,开展宣传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活动、组织评比、总结经验。
各部门、各车间组织落实公司成本管理制度,搞好本部门、本车间成本计划的编制和成本的核算,检查,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控制成本费用支出,预防并揭发错误,发现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费用指标、定额的完成,开展内部考核活动。
通过目标成本的责任分解和落实,对各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业绩予以考核,按责任归属反馈执行预算的差异,增强各成本中心领导对成本的责任感,进而评价各成本中心的实绩,并给予奖惩,开成一套科学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努力向上,争创佳绩,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
第五条
“分口管理”
在财务部负责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上,由其他各部门、各车间分别负责各自的成本核算责任。各部门总体目标如下:
总办负责涉外事务、联络、资料、电讯费用、劳动保护的成本管理。对劳动保护不当造成的损失负责,应加强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指标控制。
总工办负责分管产品产量计划,出库期的成本管理。对产成品储备指标加以控制,对人为造成产销脱节,生产计划错误,安排不当,调度失误停工等造成的损失负责;降低产品运输费用,负责出货、报关手续的正常运转;对人为造成运输费用增加,报关、出货延误等造成的损失负责。
物料部负责分管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成本管理。加强原材料的发放控制,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费用,负责材料储备安排,改进采购工作,降低存货资金占用成本,防止购进不能充分保证质量,或不十分适用的低价材料;对因人为失误造成的停工等料负责。
生产部负责分管产品产量,按时按质完成计划,优化劳动组合,提高生产效率的成本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加以控制,提高成品率指标。降低不良率、废品率。
品质部负责分管产品的检验成本,不良率成本等指标;保证产品质量的各项措施的实现,控制质量成本。对因品质控制、质量检验失误造成的损失负责。
中研部负责各项材料消耗,新产品制造,老产品改进,技术更新、改造产品设计的有关成本。负责原材料节约,工时节约,成本降低等指标,对由于工艺、产品性能设计不良造成的损失负责。
人事部负责分管工资、岗位设置计划等有关成本管理。对人员配置不合理,职工素质低下,员工技能培训不力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应加强工资总额指标控制。
后勤部负责分管后勤等有关成本管理。对消防安全松懈造成的损失负有责任。
工程部、设计室负责分管动力资源、消耗设备保养、维修的有关成本管理。搞好设备更新,节约原料、工时、降低维修费用、负责设备利用率;对设备使用不当及毁坏、设备陈旧落后等引起的成本上升负责,对物料用品、低值易耗品加强控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订设备操作规程、设备保养检修制度,拟订设备报废程序、保证设备的利用率,控制设备因素造成的废品率上升。购置或自行制作设备要做好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经过总工办技术部等相关部门论证其可行性后实施,避免盲目上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市场部负责销售方面的成本管理;扩大销售,降低产品销售费用、控制差旅费支出,对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坏帐损失负责。
财务部负责公司成本管理综合工作,检查、监督其他部门的成本管理执行情况;负责财务费用指标的降低、财务费用与筹措资金对比、控制费用支出。
“成本中心”组织机构:成立公司成本中心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成本中心工作,制定成本中心的决策,发布公司总体成本控制方案,确定各成本中心责、权、利范围,协调各成本中心关系,处理因此而产生的矛盾。成本中心下设检查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各成本中心的日常成本管理工作,定期、不定期抽查或重点调查有关成本中心的成本管理内容,受领导小组委派,对成本管理表现突出或因过失造成公司损失的成本中心领导给予奖罚;对成本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成本中心按照公司目前管理现状,实行分类分步实施,分类为: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分步为:第一步设立各成本中心,制定指标计划;中心按照组织结构、工艺流程、公司管理要求划分,使成本费用在发生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处于受控状态,不存在责任空白区域;第二步试行三个月期间,对期间费用,只公布各部门有关费用数字,不考核指标,对产品成本按照指标计划按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罚;第三步正式实行,对各部门期间费用确定控制目标,力争降低费用,对控制效果显著的给予一定奖励;对产品成本指标计划进行调整并考核;第四步年终综合评价。
第六条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采用品种法和逐步结转法相结合进行核算,目前车间每一种产品每一道工序的在产品核算材料成本,转入下一道工序,工资、费用在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七条
成本控制
成本费用中心重点控制内容:计划编制有偏差,运输安排不妥,购进低质材料造成浪费材料,加大加工时间,工艺设计变更不当,计划物控标准设计不合理,不及时调整用料标准。工人操作疏忽,生产技术低下,产生废料,用料超过标准,工人技术不熟练,工人情绪低落,用料不认真,工人调动频繁难以适应和熟悉工件,工时付出大,材料供应不及时,停料停产,浪费工时,设备故障,停产待修,设备利用不当,生产计划不当造成“窝工”,产品批量小,批次多,工作时间准备长,间接工人过多。工资、修理费、水电费、电话费、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用车费、坏帐损失控制不当。
对各部门因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一律按单项事故处理,由本部门拟定处理意见,报上级批准,原则上按损失的30%以下对责任人处以罚款。
第八条
零件分厂财务工作和财务核算制度
零件分厂(以下简称分厂)在本质上作为公司的一个部门,但又由于分厂生产经营的特殊性,而又有别于公司的其他生产车间和部门,因此,在财务会计上有必要对其单独进行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的核算和考核。
鉴于分厂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为了提高分厂财务管理水平,明晰各产品的成本,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单据、报表流转程序,优化生产资料的配置和工作人员的组合,协调分厂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从而对成本进行有效核算和控制,达到节约成本、降低消耗、增加收益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一、
财务工作制度
公司财务部设成本主任一名,负责领导分厂的财务工作,协调分厂财务方面与其他方面之间的关系。设主管会计一名,具体负责分厂的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工作,其工作职责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如下:
1.
车间统计员工作
(1)统计、核实车间生产数据,编制生产日报表,反映车间材料的领入、耗用、报废、转交、结存的情况,并最迟于次日上午十时报送主管会计;
(2)月底组织、参与做好盘点工作,并于次日完成盘点报告,报送主管会计;配合财务部进行不定期抽盘;
(3)积极完成财务部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4)配合车间主任掌握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记录车间生产异常情况,及时向车间主任、主管会计反映。
2.仓库记帐员工作
(1)整理所有收发单据,真实、准确、及时地登记仓库帐簿,填制相关单据,单据财务联不迟于次日上午九时报送主管会计;
(2)随时检查帐、卡、物是否一致,不一致查明原因,及时向仓库主管、主管会计反映,并提出处理建议;
(3)每月、季、年末对所有物料及产品进行盘点,核对物资收发卡片、帐簿、实物是否一致。不符的及时查明原因,上报仓库主管及主管会计,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调整帐簿及物资收发卡。
(4)要保证真实、准确、及时完成仓库材料月报表、产品月报表及废品统计表等报表,月报表最迟于月后第三日报送仓库主管及主管会计;
(5)防止各种人为损耗和自然损耗发生,阻止任何与仓库无关人员及未经允许人员进入仓库;
(6)积极完成财务部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3.主管会计职能
(1)每日根据业务发生情况和车间提供的报表,填写凭证、登记帐簿,掌握车间生产、仓库收发存以及分厂财务情况;
(2)月末计算产品成本、分摊制造费用、确认收入、利润,编制成本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成本及财务管理分析报告;
(3)对车间生产、仓库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监督,及时向分厂厂长和成本主任汇报分厂财务和成本情况,提出合理建议,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
(4)不定期对车间、仓库进行抽盘;
(5)完成财务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
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控制制度是为了实现成本核算和控制的规范化、有序化、连续化,从而为财务核算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其相关流程如下:
1.
分厂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客户的定单,结合分厂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2.
分厂计划员依据生产计划制订月生产进度表,分别送达各车间主任、主管会计和仓库,并计算相应的材料需求量,对照库存填写请购单,请购单报送采购员、仓库、主管会计。
3.
采购员按标准确认请购单,选择供应商,并商定材料的品种、数量、价格、结算方式、合同签定以及送货事宜。分厂主要原材料和辅料由分厂采购员采购,其他如办公、劳保用品统一由公司采购,如自行外购一律不予报销,分厂需用时到公司领用。
4.
供应商将材料送达待检地后,由采购员通知收料员收货,验收程序按公司品质部有关规定执行。
5.
仓库收料单据流程按公司现行相关规定处理,如因特殊情况,让步接收的,必须经品质部、分厂厂长批准,但其价格必须按一定比例给予降价处理。委外加工物料出仓开具《委外加工出仓单》、进仓开具《委外加工进仓单》。
6.
财务部收到进仓单(财务联、税务联)后、采购员凭供应商开具销售发票,到财务部办理结算手续。
7.
车间物料员持领料单或材料(自制)委托加工出仓单到仓库领取次日需用材料,领料单用于领取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如镍带、模具材料)、辅助材料等;材料(自制)委托加工出仓单用于领取自制加工的材料。仓库根据生产计划及月生产进度表进行核对后发料,所开单据需经仓管员、物料员签字,领料单等单据分别送达主管会计、物料员、仓库记帐员。车间补料所开领料单必须有车间主管和计划员签字,并于单据右上角注明“补料”字样。仓管员发料必须依据“先进先出”原则,发放物料同时登记《物资收发卡》。
8.
分厂内部相关车间之间转交半成品或材料,由转出方开具生产交接单,双方车间主任签字,并报送主管会计。
9.
车间完工产品在完工当日由车间送交仓库进仓,仓库开具进仓单,并报送主管会计。车间退库材料由物料员持车间主任签字的领料单或材料(自制)委托加工出仓单到仓库办理红字退库手续。生产过程中发现因材料品质等问题不能使用物料的,由品质科填写退货报告,车间主管签字,物料员签红字领料单或材料(自制)委托加工出仓单,仓管员验收后将物料放入退货区,由采购员安排退货,仓库登记《物资收发卡》。
10.
分厂从公司领入材料或半成品、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由分厂开具领料单。公司从分厂领出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由零件分厂开具调拔单,调拔单经主管会计、仓管员、公司收料人员三方签字。
11.
分厂对外部销售产品或材料时,一切销售事宜均通过公司统一办理有关结算手续。出仓单经计划员、主管会计签字,仓库依据出仓单、调拨单发货,出货单据送交公司,由财务部统一开具销货发票。
12.
分厂车间不得直接将材料或产品对外销售或加工,必须先入仓库,再通过仓库对外办理相关手续,且必须有财务人员签字。
13.
车间的废品由车间主任、统计员、物料员按期予以清理,由车间主任提出申请,阐明报废原因,经成本主任,分厂厂长签署意见后,报财务部审批,如报废数额较大须经总经理审批。审批后办理调帐手续,废品转存仓库废品存放区,仓库记帐员填写“废品统计表”备查,“废品统计表”一式三份,仓库记帐员、仓管员、主管会计各一份,仓库存放废品由仓管员负责处理。
14.
冲压、电镀、注塑车间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由统计员编制车间日报表,详细记录各车间原材料领入、耗用、转交、结存量,产品、在产品产量,不合格品,废品数量,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体做法是:领入或转出材料、产品必须当面点清,核对单据,交接班时,车间主管指派人员称重、点数,得出车间当天原材料消耗量、结存量,产品产量,不合格品、废品数量,以及在产品数量,统计员填写车间生产日报表。每月月底,车间主任安排人员配合主管会计和统计员对车间原材料、产品进行盘点。
15.
主管会计根据统计员送交的生产日报表以及领料单,每天登记车间产品帐和材料帐。产品帐记录各车间产品产量,不合格品、废品数量,入库或转交量以及产品结存数量,材料帐记录各车间各产品的原材料领用量、消耗量、结存量,同时还要记录人工和设备使用情况。在月末时将这些数据汇总按产品分类,连同制造费用及相关人员工时费用,将这些费用按产品的产量比例在各产品之间分摊,最终计算出各产品的成本。同时,主管会计必须对车间日常生产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并确保产品成本的准确。
16.
主管会计协助成本主任,根据成本数据,对照上个月的成本,考察相关数据或比例的变化,分析得失利弊,作出成本报告送交分厂厂长、财务部经理。
17.
模具车间根据模具制作任务绘出图纸并计算用料,车间主任填写“模具项目预算表”,据此向采购员请购。制作计划和预算表交主管会计备案。
18.
模具车间物料员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领料单要填写完备,对于“领料用途”要详细注明模具项目,并写明物料名称、数量。领料单要经仓管员、车间主任签字确认,并将财务联上交主管会计。
19.
在制作过程中,所领的料要严格按照领料单上的项目用途用料,由统计员配合主管会计进行监督。当发生与预算不符的材料变动时,由物料员作书面说明,经车间主任签字确认,报主管会计。
20.
公司其他部门或里比公司委托模具车间制作模具,须经分厂厂长批准,交主管会计备案。若是委托部门出料,要在转交单上写明物料名称、数量、用途,经双方主管签字。若是模具车间出料,在领料单上注明委托加工部门。
21.
模具制作完工后,由统计员整理该项目领料单,汇总数据,填写模具决算表(草表),报交主管会计。主管会计在此基础上,将人工、设备折旧及其他制造费用按比例摊入各模具中,并最终确定模具成本。
22.
模具成本入帐为“低值易耗品”,并在一年内直线摊销。
23.
分厂使用的固定资产按五年折旧,分期摊销。
三、财务核算制度
分厂单独建立帐簿,并按月编制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以反映分厂经营效益和资产状况。分厂设立总分类帐、二级明细分类帐、三级明细分类帐各一套,仓库划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产成品库各一个并建立相应三级帐,车间按设置建立三级帐,均实行实物负责制,由车间主管、仓库主管分别担任实物负责人。
公司将分厂现有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及其帐面净值,连同各种原材料投入分厂。公司不再核算分厂的成本、收入与费用,而由分厂会计单独核算。月末,公司对其报表进行内部合并。
分厂在对产品生产成本进行核算时,既要核算产品材料成本,还要将分厂发生的所有制造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福利费、水电费、租赁费、差旅费、伙食费、运输费、劳保费、办公费等)分摊计入产品成本中;在销售核算时,对分厂提供给公司的产品作内部移库处理,对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产品(主要是里比)作对外销售处理,其销售价格应包含增值税。分厂没有独立的资金运作权力,有关资金的使用、审批按公司现有规定办理,所有与外界有关业务、财务票据均由公司统一处理,公司处理后按业务性质转帐给分厂,如采购、销售环节中的单据、发票等。具体的财务处理流程如下:
1.分厂材料采购回来后,向分厂原材料库办理进仓、验收入库的有关手续,仓库将进仓单财务联、税务联、回单联送交零件分厂会计,采购员将发票及其复印件,及进仓单采购联送交分厂会计,由分厂会计根据进仓单采购联配齐财务联交采购员,采购员凭上述资料到公司财务部报帐,公司据此开出“转帐通知单”。若材料发票已到,则由公司帐务借记“其他应收款——零件分厂”,贷记“应付帐款——已开票”;若材料发票未到,则由分厂暂估,借记“原材料”或“物料用品”等,贷记“其他应付款——公司”;公司根据分厂提供的暂估表,借记“其他应收款——零件分厂”,贷记“应付帐款——暂估”。收到发票后,确定材料价格,由公司冲销“应付帐款——暂估”,并调整为实际到票金额,其差额计入“其他应收款——零件分厂”。具体作法为借记“应付帐款——暂估”,贷记“应付帐款——已开票——供应商”、贷或借记“其他应收款——零件分厂”。分厂会计则借或贷记“材料差异”,贷或借记“其他应付款——公司”(依开票价格与暂估之间的差异而定)。
2.分厂在日常运营中发生的所有制造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福利费、水电费、租赁费、差旅费、伙食费、运输费、劳保费、办公费等),均由公司支付,发生时由公司借记“其他应收款——零件分厂”,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开出转帐单。分厂会计根据转帐单借记“制造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公司”。工资由分厂会计根据上月数据及本月的人员变动进行预提,待发生时再根据公司的转帐单调整。
3.分厂产品入分厂成品库,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并将进仓单送交分厂会计。产品价格由分厂和其他相关部门协商确定,并报送公司财务部和分厂会计以便及时处理帐务。分厂转给公司的产品,出库时分厂仓库仓管员填写调拔单,分厂会计根据调拔单财务联,借记“其他应收款——公司”,贷记“原材料”。产品入公司材料库,材料库仓管员根据随产品的调拔单直接入帐,公司根据调拔单财务联借记“原材料”,贷记“其他应付款——零件分厂”。
分厂销售给里比的产品填写出仓单,公司根据分厂提供的数量、销售单价开出增值税发票,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借记“其他应收款——里比”,贷记“其他应付款——零件分厂”,贷记“应交税金——销项税”。分厂会计根据出仓单借记“其他应收款——公司”,贷记“销售收入——里比”,其他应收款不含应交税金金额。
4.每月月末分厂会计分配制造费用,核算生产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分厂月末将此部分销售成本转入总厂,分厂会计处理为:借记“其他应付款——公司”,贷记“产品销售成本”,公司借记“其他业务支出”,贷记“其他应收款”。
5.分厂会计综合各种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反映分厂经营及资产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