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黄陵县,耕作,实施方案,项目
黄陵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2010年黄陵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已有基础与本年度主要内容黄陵县地处延安地区西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山区旱作农业县。针对我县一年一熟春玉米的生产实际,按照实施农作物秸秆地表覆盖,免耕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原则,采取机械化与人工、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通过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免耕播
黄陵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2010年黄陵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已有基础与本年度主要内容
黄陵县地处延安地区西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山区旱作农业县。针对我县一年一熟春玉米的生产实际,按照实施农作物秸秆地表覆盖,免耕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原则,采取机械化与人工、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通过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免耕播种和化肥深施,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促进我县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2010年保护性耕作项目在黄陵县1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一年一熟春玉米主产区实施。在巩固2006-2009年保护性耕作面积和项目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实施面积1万亩,在项目区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65台,其中玉米免耕播种机25台,秸秆还田机10台,深松机5台,喷雾器25台。
三、项目对比试验田建设
在黄陵县桥山镇道南村选肥力中等均匀、地势平坦冬闲期春玉米田块200亩,建立保护性耕作试验田。试验设4个技术模式。即:整秆压倒蓄水+来年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秸秆粉碎还田+浅旋覆盖+免耕播种;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浅旋覆盖+免耕播种;机械深耕常规播种。试验期间要定期进行土壤水分、养分、作物生育期、田间性状测定。对比各种技术模式土壤含水量,苗情及产量。以此分析研究四种模式的生产成本、产出和效益及增产机理,探索出适合本地特点的技术模式,为本区域发展保护性技术提供典型技术模式和生产应用的理论依据。并以指导、辐射相同旱作区的农业生产。
四、项目拟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及作业质量
(一)作业环节及质量要求。
1、玉米收获秸秆处理:2009年10月中旬适时收获,一是留作物高秆,整秆压倒,第二年4月初秸秆还田;二是收获后11月份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浅旋覆盖。每亩秸秆覆盖量不少于200公斤。
2、合理深松:11月中旬对规划地块进行机械深松,深度25cm以上。深松作业可根据作业地块具体情况设计,一般在新增地块进行深松作业。
3、表土浅旋作业:秸秆粉碎还田后进行浅旋覆盖作业时,旋深不超过8cm。
4、杂草处理:5月上旬、6月下旬进行除草作业,采用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土壤处理:根据播前表土情况,亩用甲粉2公斤进行地面喷洒。
6、免耕施肥播种: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于4月上旬适时进行播种,播深4—6cm,施肥深度8—10cm,播量3kg/亩,亩施二铵25
kg。
7、田间管理:主要指杂草和病虫害控制,一般在玉米出苗后进行,要经常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对症防治,采取喷洒除草剂、农药等化学措施。
8、适时收获:在玉米成熟期适时留秆收获。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经济效益: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新增实施面积1万亩。预计平均亩产653公斤比传统的大田种植模式(600公斤/亩)亩增产53公斤,每亩增收84.8元(玉米价格按1.6元/公斤),亩节支18元,亩增收节支102.8元,实施项目预计可增加经济效益102.8万元。
2、社会效益:该项目完成后,可以全面提高实施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流失,防止沙尘暴、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高效环保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以增加冬闲期土壤贮水量15%,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10%—15%,减少土壤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效肥力,平均每亩增加土壤有机质0.05%。
五、项目组织措施
(一)项目组织机构
1、县上成立以主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农机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项目实施区各乡镇长、各村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层层明确责任,统一协调,相互配合,搞好保护性耕作项目各项工作。(详见附表1)
2、抽调农机、农艺等技术人员组成项目技术实施组,按照项目作业模式和流程具体实施。并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朱瑞祥、黄陵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刘月仙和农业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智民组成项目技术顾问组,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题,进一步规范技术。
(二)保障措施
(1)项目任务实行合同管理。在部省计划下达后,将以县政府文件下达计划任务分解到各实施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此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项目建设期间,按照计划方案,县农机中心就承担的项目建设任务与示范区所在村签订实施合同,并负责监督计划、方案及合同的执行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项目建设情况小结,向项目主管单位汇报进展情况,年终进行年度执行情况总结。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后,进行总结验收。
(2)机具及设施、仪器设备管理。项目区内凡使用国家投资购置建设的机具设备等固定资产,全部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由中央财政资金补贴购置机具的,由农户提出购置申请,经县农机中心审查筛选后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签订购置合同,采取统一采购。合同规定机具归属权单位管理,县农机中心监督其用途,三年内不得转让处理,每年必须完成县农机中心下达的项目作业任务服务。
(3)示范区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建立以示范区农机服务队为引导、以个体农机户为主体的农机服务网络。统一组织机具,联合作业,分片包干,提高机械利用率,确保各项技术措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示范区实行“统种分管”的生产管理模式,即:统一区域化种植,统一作物品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作业收费标准、统一技术指导。
(4)技术服务的组织管理。鉴于示范区内实施的新技术、新机具较多的实际,将加强技术骨干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技术素质。实行专项技术专人操作,专人包户指导农民,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全面落实。
(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为了把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尽快辐射到周边地区,要切实加强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宣传工作要面向群众宣传和向领导宣传相结合,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在项目实施区乡镇、村组增设读报栏、黑板报,设立大型项目标志牌;三是在实施区村组结合农时季节,利用村广播室和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做到“点”上突破;四是印发宣传培训资料。利用集会、“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等形式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6)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将认真执行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坚持“专人专帐,专款专用”原则,确保专人严管项目资金,在实施过程中,各项开支由实施小组提出具体书面计划,报省农机局项目管理办公室同意后,方可报帐核销。同时将加强审计检查,严防出现虚报冒领、挪用挤占等问题,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投资效益。
(7)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认真落实项目资金用途,对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春玉米的农户每亩补助10元,对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严格按照补贴政策兑现,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投资不足的问题,各个示范区的农机作业由县农机服务队承担,只收取机械作业然油费,让利于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
(8)在机具选型采购方面将综合各厂家机具性能、价格等因素,结合我县实际依据农业部、财政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选购保护性耕作机具。对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农户给予优先考虑和补贴资金倾斜。整合有限的资金,加大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购置力度,提高农机户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积极性。
六、项目技术措施
(一)宣传培训工作方案
时
间
内
容
预期效果
2010年
2月中旬
1、组织召开保护性耕作技术研讨会一次。
2、组织编写《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材料》。
3、举办技术人员、机手培训班10期。
4、在县电台、电视台播放保护性耕作资料10天,下乡逐村宣传。举办培训会、发放资料、观看录像。
培训技术人员。扩大影响,提高农机群众的认识,调动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3月中旬
1、印发宣传资料、刷写固定标语。
2、在县电台、电视台播放宣传资料20天。
按要求统一秸秆还田,深松、免耕播种作业规范。进一步扩大影响。
3月下旬
召开现场会4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5期。
4月上旬
逐村宣传指导进行秸秆还田、深松。
5月上旬
6月下旬
1、宣传化学除草技术,指导除草作业。
2、召开现场会2次。
7月中旬
定期到实施区调查作物生长情况走访群众。
(二)机具选型配置工作方案
2010年我县拟依据《陕西省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计划选购保护性耕作机具65台,其中玉米免耕播种机25台,秸秆还田机10台,深松机5台,喷雾器25台。确保保护性耕作示范田机械作业任务的完成。(详见附表2)
七、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从2009年10月—2010年12月结束。
2009年10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编写《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材料》,组织召开保护性耕作协调会,落实项目实施区及人员分工、责任。
2009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组织农机户对项目区规划内的玉米秸秆进行还田,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进行深松。
2010年3—4月份,对项目区10个乡镇、1个街道办的群众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指导和技术培训,引导农户选型购置机具。农田状况测定。逐村宣传指导培训,进行秸秆还田、深松、免耕播种作业。召开现场会。
5月份苗情调查(查苗、定苗、补苗),除草。
6—7月份进行土壤水分、温度测定,药物除草。
8—9月份调查吐丝期生长情况。
10月份测产、定产,玉米留秆收获,土壤水分测定,秸秆还田浅旋覆盖;收集整理基础数据、资料,编写项目总结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
11-12月总结本年度项目实施中的经验教训,收集各种资料,归档。
八、资金筹措及使用方案
(一)项目资金筹措
保护性耕作项目2010年度实施计划投资61.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6万元,农民自筹35.5万元。
(二)项目资金使用方案
示范区建设12万元,技术指导4万元,宣传培训4万元。项目管理4万元,机具购置15.5万元,其他22万元。
附表1: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表
项目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任务分工
项
目
领
导
小
组
组长
聂涛生
县政府
副县长
负责协调指导项目实施工作
副组长
党永红
县农业局
局长
负责组织实施农机、农艺技术
寇红斌
县农机中心
主任
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
成
员
李福仓
县农机中心
书记
负责项目实施监督工作
张亚明
副主任
负责项目的技术宣传工作
蔡晓青
县农机中心
副主任
负责项目的技术实施工作
席国营
李钰泉
田斌
谢宝乾
赵延军
朱高岭
张海宁
张康林
刘延琦
党占斌
蔡莉蓉
隆坊镇
太贤乡
阿党镇
桥山镇
店头镇
双龙镇
腰坪乡
侯庄乡
仓村乡
田庄镇
街道办
乡镇长
主任
负责所辖项目实施区的协调
和技术培训、指导
技
术
实
施
组
组长
雷福生
县农机学校
高级工程师
负责人员的技术培训
成员
尹得元
县农机中心
工程师
负责机具的选型、引进、
示范推广工作
薛军锋
工程师
负责机具的作业、演示
李玉芹
报帐员
负责项目财务管理、台帐管理
寇晓亮
石彩霞
王建宏
李
荣
工程师
负责项目相关记录、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秦明权等
农机大户
驾驶员
开展机具统一作业
刘月楼
农技站
农艺师
负责作物种植、农艺指导
村主任
项目实施村组
负责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
和实施项目
专家顾问
李智民
农业中心
高级农艺师
负责玉米种植、技术指导
刘月仙
农业局
总农艺师
负责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指导
附表2:
2010年保护性耕作新增机具选型及分配计划表
单位:亩、台
乡镇
面积
ISN-1050型深松机
4J-150型还田机
2BFY-3型免耕播种机
FST-30H型喷雾器
桥山
2000
1
2
5
5
店头
900
1
3
3
双龙
1000
1
1
2
2
腰坪
1900
1
2
4
4
仓村
900
1
1
3
3
侯庄
1000
1
1
2
2
田庄
1300
1
3
3
街道办
1000
1
3
3
合计
10000
5
10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