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心得体会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下面就浅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的几点看法和体会一、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简短性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语言即简短又准确明了,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比如:在教学《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的过程时,学生发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先算个位减个位,再算十位减十位,结果把计算的结果再(合起来)加起来。通过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采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总结出计算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二、注重鼓励性语言的使用
低年级学生喜欢被老师表扬,因此,教学中多采用鼓励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起一再批评,指责的效果会更好。我们的男生比较多,因此,在课堂上比较好动,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举手发言,但课堂纪律相对较差,大家都抢着说,课堂变成了“拍卖场”。在经过几次教育下,我发现批评反而让学生失去动脑、发言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都保持沉没。后来在对自己教学行为反思后,我改变了评价方法。数学课上,我多次采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感觉课堂再也不像“拍卖场”那样,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大大改变了。倾听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1、对于个别学生采用找优点进行鼓励。我们班的吴一鹏是个好动玩颇的男生,在课堂里从没安下心来听课,更不用说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了。在一次数学课上,我让大家看图提问题,他也举起手了,对此,我立刻请他发言,对他的发言给予肯定:“真棒!不但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问题,而且还能先举手再发言,如果在上课时都能保持这样,多积极动脑筋,少做小动作,想信你的脑袋会越来越聪明。”听了这些话,他全身似乎充满力量坐姿比刚才更挺直了。
2、对于全班学生采用表扬一人带动全班。在让学生齐读算理时,只有女同学春婷的声音最响亮,在以往我会很生气的问学生:“怎么都没读出来呀。”但这回我却说:“我表扬春婷,因为她的声音最响亮。”接着全班学生都提起精神,也响亮的读了起来。看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离不开教师鼓励性的评语。我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采用鼓励性语言,可以使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注重无声语言在教学中的使用
无声语言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学中运用的无声语言主要包括: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几个方面。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应给予解释,训练学生的分辨能力,告诉学生并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这样一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无声语才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1、会说话的眼神是心灵的窗户。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能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学生们是否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眼神,判断是否在发呆,是否在注视每一个教学环节。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提醒,如:“老师的眼神如果一直看着你,说明你的眼神没有在关注老师,认真思考问题,得马上看过来。”教师在接下去的教学中给予眼神提示,也就不会影响他人。
2、面部的表情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微笑、严肃的表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此时的行为是否正确,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行。如:老师用微笑的表情看着大家,就表示小朋友现在的表现很好,让老师很满意;如果老师用严肃的表情看着大家或其中一小部份小朋友,就表示现在你的行为老师不喜欢,请赶紧改正过来。
3、手势、姿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述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手势要成为有目的性的动作,使双手成为最敏捷,最灵活的“教具”。在学生课堂发言举着手边说:“我,我,我”时,教师可用标准的举手姿势,让学生明白,先举手再发言。在教学《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中,学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时,可以借助手势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感受这几个词的含义。如:理解“多得多”,教师可以用两臂张开这一夸张的手势表示多得多。无声语言用得恰当,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辅助有声语言的表达,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更加富有感染力。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