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澄迈县文儒中心学校邱玲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分析讲解,轻自我感悟:重‘习题式’训练,轻实际能力培养”等现象。结果造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慢,社会对学校不满意的局面。特别是在我们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所以,作为一名在农村一线从事十几年语文教师的我尝试着对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改进,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和同行们商榷。
一、淡化分析讲解,注重自我感悟
课堂上的分析讲解,必须淡化。分析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理解课文,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动脑时间。但课课都是老师讲解,篇篇都要老师分析,分析讲解得又过多过细,这就不好了。这样无端地耗去了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会养成学生懒得动脑的习惯。分析讲解,一定要抓住教材的关键、难点、重点和带有规律性的典型问题,以达到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的目的。淡化了分析讲解,有些问题老师没有讲,学生又怎样搞懂呢?我采取自我感悟的方法来解决。例如教《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我没有进行过多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自己去感悟。我先对文章做个整体结构交代,接着把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用幻灯片展现出来,让学生分角色读,再结合齐读,自由读,让学生自己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内容。最后由学生概括出毛泽东是一个有着凡人情结和伟人胸襟的慈祥父亲。这样既达到语言训练目的,有培养了学生动脑自学的能力。
二、摒弃“封闭式”教学,提倡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学校的应试教育把学生与大自然隔离开来,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而作文教学离不开生活。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教师很少带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不去接触生活,只是关在屋子里拜读“小学生优秀作文”,背“好词佳句”。学生对有些词、句的意思根本不理解。现在的学生,活动内容少,生活舒适,部分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有些学生,作文题出来了,到处找书,报纸抄一遍,敷衍应付,而当堂作文时,这些学生就俩眼发呆,不知所措,可以说小学生作文教学已经被扭曲。根据年级教学要求,学生应能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明白,写清楚。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说不明白,写不清楚。根据这种情况以及学校管理的实际,每一次我们的传统节日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到来之前,我都会给学生提出写作的要求,抓住机会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今年清明节之前,我跟同学们提出要写一篇游记,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后来写出的游记与以前在课堂上写的,从整体上看,进步较大,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描述,有活动内容可写。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该让孩子们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吸收新鲜的空气,让孩子们认识生活,多读,多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