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素养的建议”之十三至十五章笔记如下。
一、有效学习的学习原则P170-171
l学不一定是教的成果。教学应选择和强调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质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数量上。
l学生学习受其现存观念的影响。一个人往往把新的信息和概念同自己已有的信息结合起来。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那些与一个学生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没有多重联系的的概念不可能被记住或有用。当概念融合在各种背景之中并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时,才最容易掌握,因为这可以确保有更多机会使概念牢牢扎根于学生们的知识系统中。有效地学习不仅仅要求建立新旧概念的多重联系,有时还要求人们彻底地重建思维方式。为了融合一些新的概念,学习者必须改变某些原有观念的关联方式,或者抛弃某些对于世界的长久坚持的信念。
l学习进程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的概念结构的背景时,对学习最有利。许多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时都有困难,但他们却有能力记忆和背诵他们不理解的技术术语,这便掩盖了他们的困难。
l实际去做才能做好。如果学生期望把概念应用在新的场合,那么他们必须先在新的场合进行练习。除非允许和鼓励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在各种特定环境中实践,否则,学生就不能学会批判性思维、分析信息、交流科学概念、进行逻辑辩论、组成小组工作和获得其他必要技能。
l学生有效的学习需要反馈。如果仅仅要求学生重复某项工作,不管是动手的,还是动脑的,并不能改进学生的技能或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当学生有机会向同学表达思想并能得到反馈,常常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是若要反馈对学习者产生巨大帮助,反馈应该是分析性和建议性的,并在学生感兴趣时获得。然后必须留给学生一些时间,以便对收到的反馈做出反应,进行调整,然后再去做。
二、讲授科学、数学和技术P172-174
科学、数学和技术既要通过取得的成果,更要通过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获得定义。要把它们理解为思维和工作方法,理解成知识主体,就要求具有学生具有这些领域典型行动和思维的经验。
从自然间的问题开始正确的教学方法通常起始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问题和现象,而不是从那些超出了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范畴的抽象概念和现象开始。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生需要许多各种各样的机会从事搜集、筛选和分类;观察、做笔记和绘制草图;访问、调查和进行民意测验;他们还需要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照相机和其他普通仪器。他们还应该学会剖析、测量、计数、画图和计算;探索一般物质的化学特征;养殖和耕作;系统地观察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社会行为。在这些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测量。
把注意力放在搜集和使用证据上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熟程度向学生提出问题。这就是要他们自己决定哪些证据是相关的,并能对证据的含义做出解释。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全面分析的能力,正如科学的作用一样。学生在收集、筛选和分析证据以及据此进行论证过程中,需要指导、鼓励和实践。
提供历史背景学生会遇到一定背景中提出的许多科学概念。教书与其选择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如选择科学事业的范畴和多样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科学思想发展的知识,学习这些思想在其发展道路上如何经过反复曲折达到我们现在的理解水平,了解不同调查者和评论者所起的作用和理论与证据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对科学的形成产生一个概念。
坚持清晰地表达思想讲授科学的教师应强调清晰地表达思想。
采取小组学习方式经常性的课堂小组活动有助于强化科学技术工作所需要协作的特性。学生应获得与同学分担学习责任的经验。在求得共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小组的同学必须把学习步骤、概念意义经常通报给伙伴,对调查结果进行辩论,以及估量工作进展如何。
不要把求知和发现割裂开探索的性质取决于调查什么,学到的知识取决于所使用的方法。讲授科学时,如果知识向学生传授某个领域积累起来的知识,学生真正理解的东西就很少,更不能灵活自主地发展智力。讲授科学的教师既要帮助学生了解与这个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要帮助同学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淡化记忆技术词汇的重要性传授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理解,而不是为了记忆。如果教师只在需要时引入术语,目的是为了理清思绪,促进思想交流,那么学生就会渐渐地掌握一些专业词汇,这些词汇即使考试以后还能记住。
我的启发:教学过程需要穿插即学科知识的背景史。我教授技术的授课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常常情境设置,从学生的生活或者以我自身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将知识与生活建立关联,据此我和学生交流更透彻,加深对技术知识应用价值的理解。但是知识出现的起源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也就是知识背景的缺失让知识成为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嚼着干巴巴的知识,往往失去了求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