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影团团,照进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这首古风道出私塾先生一生的清苦。后来,“苜蓿生涯”这个成语便成了教师的生活写照。
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便注定与清贫为伴,与富贵无缘。父亲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走完了他的工作历程,一辈子清风两袖身无长物。我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他在从教的清苦中为某种信念而安贫乐道,我也跟随着他在安贫乐道中生活、学习。初中毕业,在父亲的调教和怂恿下(那时候在职业的选择上大人说了算),还有那些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桂冠的诱惑下,我毅然报考中等师范专业,这注定我与笔结下了不解之缘,用它书写着我的“苜蓿生涯”。
师范毕业之际,我正值弱冠之年,满怀激情走向了工作岗位。开始用铅笔勾勒着从教的工作蓝图,那是自己对未来充满喜悦和渴望的画卷。在三尺讲台上,我呼吸着黑板与粉笔的气息,孜孜不倦地书写着真理,又在挥手之间欣然抹去功利。在三尺讲台下,我用苦读的身影作细线条,用黎明早起的身影作粗线条,为自己紧张而饱满的生活书写着一幅充满活力的画稿。有时也用觉悟的橡皮擦拭着画卷,煎熬地斟酌后,为焕然一新处勾勒出新景象,注入新元素。但那淡淡的素描笔调始终掩饰不了清贫。
在反反复复的擦拭、描绘中,而立之年悄然而至,在心灵深处翻开陈年画卷,虽已锈迹斑斑,但毫无擦痕,俨然一幅完美画卷。当我沉浸在喜悦之中,恍惚间让我感觉到缺少了些什么?的确如此,我无法从这幅画卷中感受到我经历了多少煎熬。于是,在后来十年中,我改用了钢笔书写着清贫。从笔尖流淌着点点墨迹,记载的是生活中斑斑点点的思绪,探索教改之路中的困惑,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虽然在记载过程中有败笔之处,但我不再执意地去擦拭,而是用圈圈叉叉记录成败。并将此作为信号灯,为我今后实际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扬帆远航!我深信,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每当我腹中墨水枯竭之时,我就会从外界不断汲取营养,然后又不断笔耕,直至下一次的汲取营养,周而复始地书写着寂寞、坎坷、困惑、清贫。
在众多的笔中,我感觉人生仿佛一支铅笔,它总是不断地磨损、衰减,用去一截便短了一截,犹如流沙岁月从我们手指尖一点一点地溜走并永不复还。如今,我正处不惑之年,每每回想起从教二十年的生活,原有跌宕起伏的心情已荡然无存。横流物欲的诱惑,空泛的高调与说教,功利的觊觎与浮躁对我来说毫无作用,因为我正试着用崇高的信念无数次击败心中的清贫,为自己心中的那份美丽执著而踏踏实实地工作着。我曾用钢笔刻画着岁月痕迹,用铅笔反复描绘从教蓝图。在这幅素雅的从教画卷中,从表象到深层次无不在心中镌刻着深深的烙印。偶尔有着色彩斑斓之处,那只是来年含苞待放的花蕾,我坚信教师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在今后的从教之路上,我定与笔相伴,我要用钢笔标注人生,用它书写着对事业的赤诚,用它书写着对工作的热忱;我要用粉笔塑造人生,用它将青丝染成白发,用它书写着那份执着;我还要用画笔渲染人生,把岁月写进了窗前的小树,把青春写入了皎洁的月光,把辉煌写在了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