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一堆文学书籍。然而我这人有“书非借不能读”的毛病,因此每每一些好书却被束之高阁——俨然“雪藏”——惭愧。
寒假阴雨绵绵,深感无味,忽然想起梁晓声的《致青年》,翻出细读,感受颇深。书中有几篇关于书和读书的文章,想想自己一教书匠,与书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以后还将充斥在我的生活里。如此紧密相连的伙伴,自然还颇有些交情。
很感谢母亲,不管家境如何,都经常给年幼的我买书。父亲则喜欢在新买来的书的扉页上写上几句激励的话。我那时几乎看到《西游记》每集必买,悟空把妖怪打得乱窜让我何等过瘾!直到小学五年级,突然发现每次悟空都要请观音菩萨才能把妖孽收服,不禁感觉索然。每当《少年报》、《少年文艺》到刊的日子,放学我就飞奔回家,生怕被二姐抢先拿了。同龄小朋友经常到家里借阅着看,也都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大姐买的《十月》、《花城》慢慢成了我的杂志,然后就有《青年博览》、《青年文摘》等,充实着那弥漫着“台湾校园风”的花季。还曾站着读完了借来的《第二次握手》,但母亲爱读的《红岩》、《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却一直没能吸引年少的我——书太厚,看不下去。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把《鲁迅全集》认真地读了一遍。很喜欢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高中阶段买得最多的是《读者》,故事精悍,言简意赅。还很不安分的在课堂上,借课桌上烂的乒乓球大的洞,打地道战般的看了一些课外书,均是同学传阅的武打或青春小说。大学期间我是图书馆的常客,除了借阅美术专业书籍,更多的是诸多中外名着,还迷上了侦破小说,把欧文·华莱士、谢尔顿的书看了个遍,为了看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还把蚊帐烧了个洞。后怕。
如今,更多的人热衷于电子小说,而我还墨守成规,没看过一部电子小说,总感觉书——还是纸质的好。劳顿于工作与家务之间,除了专业书,文学书看得少了许多。偶有闲暇翻阅,常感人“不可不学”,书会让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书,还是多读好!
我爱惜书,每次买来必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购买日期,还特怕别人借,因为曾借出去不少,却很少有完好如初回来的,甚至有回不来的。于是,再不轻易往外借书,宁愿背负小气鬼的恶名。
年龄越大,在这个浮夸的社会里融入的也就越深。顾不了陶冶情操,顾不了修身养性,害怕平凡,却又实实在在地平凡着。生活撵着人往前走,离书本远了,离梦想也远了。人之爱书,原本可以爱得很可爱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