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人本化班级管理追求的正是把学生放在发展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要求管理者(教师)始终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看待,遵循学生的身心、个性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感世界,使班级管理走向人格化、人性化,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班级文化的基本功能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种制约功能主要实现在三个方面:氛围约束(环境、关系、风气等);制度约束(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约束(理念、道德、舆论等)。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并为他们所接受的,寄托着学生共有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共有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这个集体中有着一种依赖与依恋,体验一种作为成员的安全感和自豪。有效地激发全体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以人为本,树立平等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要求在生际关系提倡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同学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现在独生子女增多,平等的意识在这些学生中普遍缺失。师生平等、亲子平等、男女平等、城乡平等、贫富平等,都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之义,成绩差别、能力差异、气质区别等都不能成为不平等的理由,差异正是互相欣赏的基础,世界因差异而多姿多彩。心理治疗专家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