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师德师风 内容页

效春蚕织出满园锦绣仿红烛点燃一片心灵

雷锋,一个用热血铸成的名字,更是一种时代赋予的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教师,一种无比神圣的职业,更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我在10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坚持以雷锋为榜样,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只讲奉献,辛勤耕耘、任劳任怨,用爱心谱写出了一曲青春的赞歌,让雷锋精神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中熠熠闪烁。
“一颗钉”精神折射了育人光辉。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丢弃浮夸和浮躁,踏实的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学习,更要有探索精神。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来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高,课堂教学更精彩,书籍成了我的主阵地。我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多方搜集材料,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如一面警钟,时刻在我耳边回响。钻研教材是老师的“硬功”,一位专家是这样说的,因为很多形式上的东西,我们往往是看过会挪移,但这样的搬是生硬的,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才有它合适的位置。但“理解有多深,课堂有多厚”,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内化,那么这样的形式只是一节课的位置。
干一行,爱一行,更应该钻一行!这是一种敬业的精神,也是一种乐业的精神。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中说得好:“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竞争日趋激烈,老师需要有更强敬业精神。面对最富活力的少年儿童,我们教师应该坚持敬业。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看学校,看学生,看同事,看生活,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去寻找敬业的动力,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这就是我们教师平凡而伟大之处。“给孩子一丝阳光,他看到的就是一片光明。”我希望真正做到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同时,教育是一个以爱传递爱,以火点燃火的事业,所以教师更需要乐业。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欢乐、有收获,也有失落、困惑……种种滋味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体验。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乐业的激情,无形中会感染一批批的学生,使他们乐观向上,以良好的态势健康成长、成才。我感觉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记得孔子曾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教师做到了乐业,工作才会有激情,有干劲,才会把一腔热血投身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才会从劳累中找到快乐,从快乐中品尝到成功的快感。因为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就应该尽到应尽的责任,必须认真对待应做的工作。我还记得,我一周带过二十几节课,每天都有早读课。我可以把备课写得井井有条,作业批改得认认真真。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我布置的作业,一定全批全改。每天一大早到校,都是先改完前一天布置的作业才上当天的课;如果下午上课,就在中午改完作业。我认为,学生的作业情况跟老师的讲课紧密相连,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如果是测验,必定是今天测验,第二天就把评改好的试卷发给学生。虽然辛苦,但为了心爱的事业,它是幸福的,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我教的课,孩子们一听是秦老师的课,欢呼的跳起来,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
“一团火”精神打造了和谐集体。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我也经常这样告诫自己,用燃烧自己的方式照亮别人。工作10年来,我作为一名年轻人,我虽然不是党员,却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从来不敢松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则,哪位老师工作中如果遇到了麻烦,我总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她排忧解难;如果哪位老师生病,或家中有事请假,我总是主动代课代班,每天都早早来校,拖拖地、擦擦桌子、提开水,并为每位同事的水杯接满水,十年如一日,从不计较报酬,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扬。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我将自己对待教育工作的热情都投入到所带的班级管理之中,确立了“让爱驻我班”的班风和“把学习当成快乐”的学风,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已经永驻老师和孩子们的心间。组织学生成立了学雷锋“一帮一”互助组,动员学生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让全体同学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要面对拥有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因材施教,学会在平凡的小事中关注学生。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

TAG标签: